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规划原理(总规)复习资料-长安大学(一)
名词解释1.城镇化:从传统乡村社会到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过程,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4.雅典宪章: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居住—人口密度过大工作—工作地点在城市中的布局缺少统一规划游憩—缺乏开敞空间城市绿地少位置不适中。道路—不够宽交叉口过多未能按功能进行分类6.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7.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8.概念规划:指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概念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门的研究,从经济、社会、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目标体系和发展战略,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和决策的要求。9.城市用地: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10.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搞的现象11.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活动的地质现象12.崩塌:峭斜坡上的岩土体突然崩落、滚动,堆积在山坡下的地质现象13.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14.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15.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用地规模A=人口规模P*人均用地指标a16.近期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依据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近期发展重点、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建设时序;安排城市重要建设项目,提出生态环境、自然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措施等。17: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扩过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而世界贸易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18.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19.理性主义规划:该理论认为规划方案是对城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推导的必然结果。城市规划的对象还主要局限在物质方面,规划编制程序步步相扣,从现状调查、数据收集统计、方案提出与比较评价、方案选定、各工程系统规划的编制都在理论上达到了至善至美的严密逻辑。20.战略性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空间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时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开发控制的直接依据。简答1.城市是如何形成的?物资交换形式是以物易物开始的,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及交换次数的频繁,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易的上任,交换的场所也由临时的地点改为固定的市,由于原始部落中生产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多样化,劳动分工的加强,逐渐出现一些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可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2.城镇化发展的历程课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城镇化三个阶段:诺瑟姆曲线起步、加速、稳定。起步—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化速度缓慢、城市人口未到30%。加速—城镇化超过30%、快速提升阶段、到达60%。稳定—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3.中国城镇化道路人口增长较多,但PU比重增长不快,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PU很不稳定,有激增骤减,波动明显,与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密切联系。4.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农业发展是初始动力(为城镇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工业提供原始资金积累,为工业提供原料,为工业提供市场,提供劳动力);工业化是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5.世界城镇化特点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属于支配地位。6.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分为基本、从属两个部类,基本经济部类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不去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从属:城市内部。基本.....带动从属....的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城市人口上升;“相对集中”工业化进入成熟期: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也开始向郊区扩展,城市人口仍多于农村;“相对分散”: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人口扩散超过人口增长;“绝对分散”后后工业化成熟期:第三产业主导越来越明显,城市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有些城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城市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与国家劳动分工: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是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新的经济格局中,控制与管理功能趋于空间集聚,制造与装配趋于空间扩散。7.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城市处于生长期,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向外扩展为主;继续发展,居民对居住商业文化娱乐设施有更高的要求;成熟期,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内部重组为主8.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10%,65岁以上7%,老年型城市社会)家庭核心化(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生活闲暇化(食品支出减小,教育文化娱乐旅游增多)9.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受儒家思想影响形成严谨、中轴对称的规律布局二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长期存在周代修复建设洛邑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周礼》《管子》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比重准绳功能分区10.古代西方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城市得到大规模发展。广场铜像凯旋门和记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交点中世纪欧洲城市形态有机发展缓慢佛罗伦萨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11.空想社会主义:意义: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种社会现象;提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乌托邦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提出社会改良;傅立叶法郎吉1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33年成立委员会1842年提出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3.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发散发展(田园城市)和集中发展(光辉城市)1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概念:是为健康生活生产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环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有委员会受托管理。霍华德人物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他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都提出了见解。城市矛盾的根源是阶级矛盾。14.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昂温提出了卫星城的概念,他曾完成了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彻沃斯的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卫星城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单位,是母城在某个功能上的疏解,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巴黎郊区居住建设规划,卫星城,除了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上的需求尚需去巴黎解决——卧城。1944年阿伯克隆比大伦敦规划在伦敦周围建立卫星城哈罗新城1947年规划设计1949年建造。卫星城第三代强调独立性15.《雅典宪章》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运动重要人物1925年《城市规划设计》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带入城市规划1922年“300万人口的当代城市”明天城市1931年,柯发表了“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是他以前城规方案的进一步深化,也是他的现代城轨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他认为,城市必须是集中的,只有集中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和解决。反集中的空间分散规划理论赖特《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共性:都有大量的绿化空间在他们的“理想城市”中,都已经思考当时出现的新技术:电话和汽车对城市产生的影响。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城市规划大纲》又叫《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引起的。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16.马丘比丘宪章1978年12月秘鲁的利马修正了《雅典宪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要求将城市规划的专业和技术应用到各级人类居住点上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承认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更进一步的推进其发展17.邻里单位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是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织居住区的“细胞”在其内部设置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建设施,使内部和外部的道路分工。二战后,在欧洲进一步应用。18.有机疏散思想伊利尔·沙里宁《城市——特的成长衰败与未来》大赫尔辛基规划为地区发展留有日后膨胀发展的余地以往的城市是把有秩序地疏散变成无秩序的集中,他的思想可以把无秩序的集中变成有秩序的分散。19.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刘易斯·凯博《城市规划的原则与实践》系统工程的导入和数理分析的大量推力;城市规划编制的程序强调性;规划方案是对城市现状问题的理想分析和推倒的必然结果;批判工作方法:理性多局限于物质形态对城市的社会问题关心太少20.城市设计研究吉伯德1952《市镇设计》凯文·林奇1960《城市意象》1985布罗西《论新技术对城市形态的未来的影响》1987埃伦·雅各布斯与阿普亚德《走向城市设计的宣言》不是单纯的采用对城市环境的批判态度,而是以积极的态度确定城市设计的新目标,良好的都市生活,创造和保持城市肌理,再现城市的生命力。21.世界城市体系新的等级体系结构: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及城市,地方级城市22.永续发展1978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在国际社会正式提出“永续发展”观念。1922年第二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永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决策体系23.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24.规划法规系统现代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第一部规划法的诞生,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规划法为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奠定了基础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规划法(主干法):是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因而又被称作主干法。其主要内容市有关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城乡规划法》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是我国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依据,也是城乡规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原理(总规)复习资料-长安大学(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5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