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自考本科《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名词)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同时也称“结构良好”决策。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管理宽度: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工作团队:也称自发型团队,是对某一特殊过程负责,成员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协同工作。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组织适宜性原理:是指组织机构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设计的控制技术越是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管理审核:管理审核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准则,系统的考查、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多选)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霍桑实验的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4.存在着霍桑效应。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满足度霍桑效应管理者所能变革的领域或对象不外乎三种选择:结构、技术和人员。外部招聘可通过:广告、就业服务机构、学校、组织内成员推存等途径。美国管理学家卡茨认为,管理者至少具备三大基本技能:技术技能、人事技能和概念技能。个人的权力分为:专家的权力和榜样的权力。布莱克和穆登提出四种基本的极端类型方式:贫乏型管理、战斗集体型管理、乡村俱乐部型管理和独裁的、重任务型的管理。预算的种类:运营预算、投资运算和财务运算。(简答)影响管理道德饿因素:1.个人特征。2.组织结构。3.组织文化。4.道德问题的强度。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在确定适宜的管理层次时,要考虑下列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2.面对问题的种类。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4.授权。5.计划。6.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矩阵结构:1.优点:矩阵组织的优点是灵活性、适应性强。2.缺点:矩阵组织稳定性较差,双重领导使小组成员在工作中无所适从。有效授权的要求: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2.要有放手的态度。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4.要善于信任下级。5.要善于适度控制。实现员工活性化的途径:1.营造促进活性化的文化。2.组织职位的成功设计也是实现活性化的重要途径。3.选拔适合活性化文化的员工。4.对员工进行不懈的培训和教育。5.建立促进活性化的考核评价制度。有效沟通的要求:1.表达清楚。2.传递准确。3.避免过早评价。4.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5.管理者积极进行沟通。6.对情报沟通过程加以控制。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鲁姆提出,基本观点是: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个目标。他认为任何时候,一个人从事某一行动的动力,是由他的行动之全部结果的期望值乘以那个人预期这种结果将会达到所要求目标的程度决定的。激励强化理论:强化是心理学术语,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来的。管理者可以采用四种强化类型来改变下属的行为:1.积极强化2.惩罚3.消极强化或逃避性学习4.消失。控制工作的要求:1.控制系统应切合管理者的个别情况。2.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3.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4.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5.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6.控制工作应具有全局观点。7.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控制工作的原理:1.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2.组织适宜性原理。3.控制关键点的原理。4.例外情况的原理。5.直接控制原理。(论述或案例)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成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目标管理的特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形成一个“目标—手段”链,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企业各部门、各车间直至每一个员工的目标。2.强调“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可以成为更强烈的动力,促使人们尽力把工作做好,而不仅仅是“过得去”就行了。3.促使下放权力:有助于在保持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使组织气氛更有生气。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起到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作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求。他还断定,当一组需求得到满足时,这组需求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他将个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定或安全的需求,社交和爱情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管理者应用强化手段改造下列行为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要设立一个目标体系:管理者应该把总目标分解成分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每完成一个分目标和分阶段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以便增强下属信心,逐步实现总目标。2.要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管理者要使下属尽快知道自己的行为结果并及时强化,使下属得到及时的鼓励。3.要使奖酬成为真正的强化因素:奖酬是否成为强化因素要看行为发生的次数的增减。4.要多用不定期奖励:定期奖励成了人们预料中的事,会降低强化作用;不定期奖励的非预料和间歇的强化效果更好。5.奖惩结合、以奖励为主。6.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强化模式。7.
本文标题:自考本科《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5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