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3赤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杜牧的知识;背诵和默写全诗。2.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诗句,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诗歌主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三国演义》中有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赤壁之战,哪个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为大家讲述这场战争吗?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形势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次战役,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周瑜,是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赤壁》是作者经过这个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二、讲授新课(一)文学常识介绍: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诗、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这首诗是——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二)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因晚年曾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之为“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三)朗读诗歌:1.自由朗读。2.请学生读。读准字音和节奏。2/3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熟读。(四)合作学习:1.结合注释,师徒合作了解诗的内容,不懂之处举手询问。2.师傅问,徒弟答,要过关。3.小组展示:(1)师徒展示,解释词语。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取前朝:前进遗物。便:方便铜雀:铜雀台,曹操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2)师徒展示,译读诗歌。从黄沙中取出折断的戟铁还没有销掉,拿起来磨洗一番仍可辨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操时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铜雀台春宫深处就会关着大乔二乔。(五)思考探究:1.《赤壁》前两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记叙,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使诗人无法平静,引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因此他磨洗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为下文做铺垫。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表达方式?)议论。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3.“东风”“二乔”各有什么深刻含义?“东风”指有利条件、机遇等;“二乔”代表东吴命运,也指成功或者失败。4.作者借折戟和赤壁故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慨叹成功需要有机遇。表达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3/3不平。同时相信自己只要有机遇,也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诗人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耐人寻味。三、课堂练习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哪个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耐人寻味。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没错,但诗味没有了。四、课堂小结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五、布置作业结合赤壁之战的情况,仔细揣摩“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含义,说说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将其写成一篇短文。
本文标题:赤壁-优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7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