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物质的危险性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物质的危险性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工艺生产及操作过程中的具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介绍1.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物质的危险性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主要内容1.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1.2危险辨识1.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第一种:从导致事故和伤害的角度(即在事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分类1)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它是造成系统危险或系统事故的物理本质,也称为固有型危险源。2)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或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1.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失控,作用于人员、物质和环境的条件,它是系统从安全状态向危险状态转化的条件,是使系统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系统事故的触发原因,又称为触发型危险源。两类危险源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是这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能量主体,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促使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种: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点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识标不清等。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第三种:参照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方法,将建设项目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与职工伤亡事故的种类相对应,进行危险因素的分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与安全生产实际工作较为吻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成20类: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指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故。适用于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12)透水矿山地下开采、隧道开挖过程中,意外水源造成的伤害事故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危险辨识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并识别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以及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治理,并持续提升控制手段的方法和过程。1.2危险辨识1、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a.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b.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2、危险辨识的内容1)辨识物质物化特性与安全有关的物质物化特性包括毒性、蒸气压、闪点、自燃点、燃爆范围、气味、腐蚀性、溶解度等。毒性分为急性和慢性作用,这对于有关火灾、爆炸和急性中毒等应急计划很重要。计划者还必须考虑有关运动速率、挥发性、流动性和蒸气密度等物理性质。其它危害如腐蚀性,在预防时也要考虑,因为它可能影响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健康。这些特性一般都可在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上获得。2)辨识反应活性和不相容性的危险化学品的反应活性(自反应性)和与其它物质的不相容性可能被忽略,从而发生危险。自反应物质包括一些聚合用的单体、热不稳定物质(如过氧化物)以及震动敏感物质。常见的不相容性物质如水、氧、铁等可能给工厂造成很大的危害。不相容的物质被同时加工或存放很近时可能引发酸碱反应,放出热量、毒气或烟雾;氧化/燃烧反应可导致火灾、爆炸;其它反应生成能量和气态产物。3、危险辨识的三种形式直观性危险辨识——工作方法相对简单、职工群众易掌握、便于参与的危险辨识组织形式。开展直观性危险辨识可运用的工作方法有:危险因素排查法、头脑风暴法、班前(作业前)安全确认、标准化交接班等。逻辑性危险辨识——查找诱发事故的充分条件是逻辑性危险辨识的关键。开展逻辑性危险辨识可运用的工作方法有:逻辑性分析法、能量转移分析法等。专业系统性危险辨识——是以专业分工和生产作业主体为基础,定性定量地分析工作对象的危险性以及各系统间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制定防范措施的危险辨识的组织形式。开展专业系统性危险辨识可运用的工作方法有:逻辑性分析法、能量转移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4、危险辨识的过程1)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将危险、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归纳,得出系统中存在哪些种类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分布状况的综合资料。2)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内容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危险几部分,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列表登记。4、危险辨识的过程3)确定伤害(危害)方式伤害(危害)方式指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例如机械伤害的挤压、咬合、碰撞、剪切等,粉尘在肺泡内阻留、肺组织纤维化、肺组织癌变等。4)确定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大部分危险、危害因素是通过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例如爆炸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造成伤害;噪声通过一定距离的空气损伤听觉。4、危险辨识的过程5)确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基础。6)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对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危害因素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得忽略。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标准号GB18218-2009。2、重大危险源相关规定:《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3、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以某厂连续重整装置为例:1212+1nnqqqQQQ……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危险化学品名称年处理量104t/a15天储存量104t临界量tqi/QiΣqi/Qi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石脑油2209.502047508386.74是汽油131.445.60202800液化石油气6.530.26810268氢气7.490.307710307.7苯12.480.512550102.5甲苯41.611.5854100158.542.工艺生产及操作过程中的具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介绍主要内容1.1具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介绍1.2案例分析1)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a、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b、类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c、案例法: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同或相似工程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后果;相类似的工艺条件、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后果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有事件树、事故树等1.1具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介绍锅炉压力容器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公用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有机载热体炉和压力管道。我国政府将锅炉、压力容器、有机载热体炉和压力管道等定为特种设备,即在安全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国家对其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等各环节,实行国家劳动安全监察。l)锅炉及有机载热体炉锅炉和有机载热体炉都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其功能是用燃料燃烧(或其他方式)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或有机载热体,以获得规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热油等。锅炉的分类方法较多,按用途可分为工业锅炉、电站锅炉、船舶锅炉、机车锅炉等;按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可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亚临界压力锅炉和超临界压力锅炉1.2案例分析锅炉及压力容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压力容器广义上的压力容器就是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因此广义上的压力容器包括压力锅、各类储罐、压缩机、航天器、核反应罐、锅炉和有机载热体炉等。但为了安全管理上的便利,往往对压力容器的范围加以界定。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中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容积大于或等于25L,且最高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不小于20L·MPa的容器为压力容器。因此,狭义的压力容器不仅不包括压力很小、容积很小的容器,也不包括锅炉、有机载热体炉、核工业的一些特殊容器和军事上的一些特殊容器。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也很多,按设计压力的大小分为常压容器、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根据安全监察的需要分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和第三类压力容器。3)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用于输送介质,可能引起燃烧、
本文标题: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物质的危险性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9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