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秘笈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自创复习秘笈仅供参考(资料来源)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以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科学2.、地貌学:研究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3、冰期;在第四纪期间一次气候寒冷的时期,全球降温,冰川扩大。(考的几率较大)4、间冰期:第四纪中夹在两个冰期之间、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考的几率较大)5.风化作用:出露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矿物和岩石,由于受到大气,温度,水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6.风化壳;由残积物构成的分布在陆地表面的不连续的薄壳。(考的几率较大)7.古风化壳;在地球历史时期形成,保存在地层中的风化壳。8、片流:沿着斜坡缓慢流动的暂时性面状流水。9、洪流:沿着冲沟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10、裂点;每一次侵蚀基准面下降时都会引起河流的向源侵蚀,两次向源侵蚀作用形成的河床纵剖面坡折处叫裂点。(考的几率较大)11、岩槛:横卧于河床上的坚硬岩石经河流侵蚀形成的陡坎。12:河漫滩:分布在谷底河床两侧能被河水淹没的河成台地。13:水系:由一条干流与众多支流构成的一个水流运行系统。14、丹霞地貌;厚层近水平的红色砾岩、砂岩、砂质泥岩,沿着垂直节理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奇峰异石的总称。(考的几率较大)15、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线状区域。16、冰斗:冰期来临气候变冷时,在雪线附近的一些小形洼地开始积雪,并发生强烈的冰劈作用,使洼地加深,形成雪蚀洼地,雪蚀洼地进一步积累就形成冰斗。17、刃脊:两个冰斗或者两个冰川谷的侧壁不断后退,使其之间的山脊或者分水岭变得非常尖锐,就形成刃脊。18、冰碛物:冰川搬运作用并堆积形成的各种物质的总称。(考的几率较大)19、冻土:是指在气候寒冷的地区,含有冰的土层或者岩层。20、黄土:一种灰黄色的、棕黄色的、甚至棕红色的,由风力搬运堆积未经次生扰动的、无层理,主要有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的富含碳酸盐并具有大孔隙的土状堆积物。(考的几率较大)21、波切台:沿着平均海平面向内陆延生并向海洋方向缓倾斜的基岩台地,也叫海蚀平台。22、火山作用:地下的岩浆物质沿着地壳的软弱带(通常是断裂)喷出地表并形成地貌以及其堆积物的过程。23、夷平面: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的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使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差异逐渐减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地形。(考的几率较大)24:.雅丹地貌:在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而裂隙发育,风沿着裂隙不断地吹蚀,形成垄槽地形。典型的风蚀垄槽是雅丹地貌。(考的几率较大)第二部分填空题1.第四纪包括更新世(Qp)、全新世(Qh),其中更新世包括上、中、下三部分。2.冰期的特点有:冰川扩大、生物迁移、全球降温、降雨变化、气候带移动、海平面下降3.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研究主要包括剖面测量、岩性描述、岩性分析、岩性岩相观察、剖面图绘制等。4.沉积物的成因标:沉积学标志、地貌标志、环境标志(生物、物理、化学)。5.地貌形态要素:地形面、地形点、地形线、6.地貌形态分类:(1)按组合形态分:地貌单个形态、地貌组合形态;(2)按相对关系分:正形态地貌、负形态地貌;(3)按地貌规模分:星体地貌、巨型地貌、大型地貌、中型地貌、小型地貌。7.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结晶与潮解)、化学风化(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生物风化(根劈作用、动物挖洞)。8.斜坡重力类型包括:流动作用(泥流、蠕动)、滚落作用(崩塌、撒落)、滑动作用(滑坡)9.滑坡要素:滑坡体、滑动面、滑床.10.地面流水分为暂时性和常年性,暂时性包括片流和洪流,常年性包括河流,其对应的堆积物为坡积物、洪积物和冲积物。11.河谷要素:河床、河漫滩、谷底、谷坡、阶地、陂麓、谷肩等,其中三个基本要素是河床、谷底、谷坡(P61)。(考的几率较大)12.阶地的类型: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嵌入阶地、内叠阶地上叠阶地、掩埋阶地)。P7313.湖泊演化四个阶段:碳酸盐湖阶段、硫酸盐湖阶段、卤化物湖阶段、沙下湖阶段。(考的几率较大)14.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层间水)。15.风力作用:剥蚀作用(吹扬、磨蚀)、搬运作用(推移、跃移、悬移)、沉积作用。16.第四纪地层划分原则与方法:(1)原则:生物地层学的原则、气候地层学的原则;(2)方法:古生物学、岩石学、地貌学、年代学、考古学、构造地质学、古气候学等等。17.第四纪气候波动标志:生物学标志、岩石学标志、地貌学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学标志、土壤学标志、地球物理学标志。18.火山类型;(1)爆发方式:中心式、裂隙式;(2)按强度分:宁静式、猛烈式、递变式;(3)按活动时间: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4)按喷发特征和形态:马尔式、维苏威式、夏威夷式。19.火山结构:火山口、火山锥、火山喉咙。20.新构造的类型:隆起构造、凹陷构造、断块构造、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活动断层。21.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地质构造标志、地貌标志、沉积物标志、地震标志、火山标志、水文标志、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标志。22.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定量法、地质学法、地貌学法、历史考古法、遥感解释法。第三部分: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冰期的特点:(1)生物迁移:由于气候变冷,生物从高纬度迁移到低纬度,从高海拔迁移到低地区;(2)冰川扩展:高纬度的冰川向低纬度扩展,高山上的冰川向低海拔出扩展,陆地上的冰量增加几倍;(3)全球降温:冰川发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球气候变冷,平均降低约5-7摄氏度,以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4)降雨的变化:在中高纬度地区降雨减少,蒸发量也减少;在西风带降雨增加。(5)气候带的移动:寒冷气候带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从高海拔向低海拔移动,雪线也降低。(6)海平面下降:冰期海平面下降,但是每次下降值不同,一最后两次冰期下降值最大。2.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考的几率较大)(1)岩性松散:第四纪沉积物一般形成的时间距离现今比较短,有的还在形成之中,没有经历明显的成岩作用,因此大部分沉积物岩性松散。(2)成因多样:第四纪时期的地球表层系统,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多变,地质营力多样,在陆地上有流水作用形成的坡积物、洪积物和冲积物,有风力作用形成的黄土,风成沙等,还有冰川作用形成的冰渍物等;在在海洋中有滨海的砂、砾石沉积物,浅海的泥、砂、碳酸盐沉积,深海的锰结核等。(3)岩相岩性多变:由于气候背景、地貌环境以及地质营力等变化条件大,即使同一种成因的沉积物,在岩性和岩相也有很大的差异。(4)厚度变化大:由于构造的影响,地壳不断上升和下降,导致不同地方的沉积物厚度差异较大,从十几厘米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不等。(5)含有化石以及古文化遗存:第四纪沉积物中含有哺乳动物、古人类、石器和陶瓷等的化石。(6)形成多种地貌:由于地质营力不同,导致多种地貌的产生。3.风成沙的特点:(论述题可能考)(1)、风成沙粒度特征:风成沙的粒度成分主要集中在0.25~0.1mm的细沙部分,粉沙、粘土的成分一般不超过10%。(2)风成沙的形态特征:风成沙的磨圆度一般较高,特别是大于0.5mm的沙粒,但很少有滚圆的颗粒,这与沙粒以跳跃为主的搬运方式有关。风成沙在搬运中由于连续的高能冲击,沙粒表面常呈毛玻璃状,无光泽,并常有不规则的麻坑、碟形坑、裂纹及跎蛇曲脊等。(3)风成沙的矿物特征:风成沙的矿物成分90%以上是石英和长石等轻矿物组成,密度大于2.9的矿物含量很少。由于风力搬运过程中的强烈冲击与磨蚀作用,致使风成沙中的稳定矿物(如石英、石榴子石、锆石、蓝晶石、磁铁矿)含量高。(4)风成沙的化学成分:由于风力搬运使风成沙的矿物成分变化,因而其化学成分也会发生改变。随着风的吹扬,沙中的Al2O3、CaO、CaCO3和有机质成分不断减少,而SiO2和Fe2O3的含量则相应地有所增加。(5)风成沙的结构构造:近水平层理:通常由分选很好的细沙组成,发育在沙丘的丘顶、两翼及迎风坡处。斜层理:沙丘在移动过程中背风坡不断发生重力崩塌堆积而成的倾斜纹层。交错层理:两个相反方向风交替作用。4.黄土的总体特征:(考的几率较大)(1)颜色上以黄色为基调,主要为灰黄、棕黄、早期的黄土为棕红色;(2)质地均一,只要有粉砂和粘土组成,富含碳酸盐,形成结核;(3)疏松多孔,孔隙率高,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4)在剖面上,黄土与古土壤层交替出现,代表不同的气候环境,黄土层指干冷气候,古土壤指温暖湿润气候;(5)黄土层中常常含有喜欢干旱动植物的化石(如田鼠、鼠兔等);(6)黄土发育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覆盖范围比较广泛。5.简述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的特征(p55、p58、p78、)6.简述阶地的类型及其特点(P73)7.简述冰碛物的特点(p111)
本文标题: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秘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9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