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 构造地质学实验(5)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姓名:宋青磊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10号指导教师:田立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十分析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一、目的和要求1、学会在地质图上分析褶皱、断层及其组合型式。2、初步掌握构造复杂地区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二、内容说明(一)地质图的分析1、分析地层对地层的发育和分布情况的分析,能知道地层的接触关系,特别是角度不整合,它是确定构造形成时期的重要依据。2、分析褶皱先分析单个褶皱的形态特征,进一步着重分析横剖面上及平面上的褶皱组合形态。3、分析断层根据断层两侧地层的新老断层及本身的组合规律(有几组断层、各组断层的方向和性质、规模及产出部位等),来确定与褶皱的关系及形成时代。4、综合分析本次实习是在褶皱、断层单向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褶皱、断裂形成的力学原理,在地质图上分析其组合规律。基本方法是,先分析各类构造的形态特征,然后找出它们在时间发展上和空间分布上的关系,从而分析它们成因上的内在联系。空间分布上:分析不同构造层中断层线与褶皱轴迹的关系;断层面产状与褶皱轴面产状的关系,把各种构造形迹从空间上联合起来。褶皱与断层在空间分布上是有规律的,三次构造运动中,与褶皱作用密切相关的断层有:(1)纵向逆掩断层或推覆构造走向常与褶皱轴向一致,倾向往往与褶皱轴面倾向一致,常发生在倒转背斜的倒转翼与斜歪褶皱的陡翼,而与区域最大主应力相垂直。(2)横向正移断层与褶皱轴迹直交,而与区域最小主应力相垂直。(3)斜向平移断层与褶皱轴迹斜交,成组出现,是由最大剪切应力形成(二)剖面图的编制其方法和步骤与前面所学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相同。但应注意:按断层产状先绘断层面,再绘其它地质界线,因上下两盘地质界线已断移,不能直接通过断层面;绘制断层两侧地质界线时,要考虑升降盘及断距大小:断层下盘未露出的地层还可以根据邻近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厚度合理填绘;若剖面斜交断层或岩层走向,剖面上应用其视倾角。三、实习作业阅读宝顶地区地形地质图1、选择色谱对宝顶地区地形地质图进行着色。2、在宝顶地区地形地质图上自选一条图切地质剖面线(A——A‘),绘制一副图切地质剖面图(绘制在A4纸上)
本文标题:构造地质学实验(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9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