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腕关节望诊触诊运动功能检查特殊检查望诊畸形:餐叉样畸形-多发生于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爪形手-可见于前臂缺血性肌痉挛而引起的损伤,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形似鸟爪。当臂丛神经或尺神经损伤时,则掌指关节过伸,无名指、小指不能向中间靠拢,且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猿形手-见于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合并损伤,表现为大鱼际肌,小鱼际肌萎缩,掌部的两个横弓消失,掌心变的扁平。亦称铲形手,扁平手。垂腕-桡神经损伤时,前臂伸肌麻痹,不能主动伸腕。锤状指-多由于手指伸肌腱止点及止点附近断裂,或手指伸肌腱止点处发生撕脱骨折。腕部出现肿胀,多由于关节内损伤或病变。如:腕部挫伤,关节囊或韧带撕裂,腕骨骨折或月骨脱位。腕部呈梭形肿胀,不红不热,多见于腕关节结核,双腕对称性肿胀,时肿时消,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腕舟骨的骨折多可引起鼻烟窝的饱满肿胀。触诊在腕关节触压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以判断其骨轮廓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压痛。桡骨茎突处压痛明显,多见于拇短伸股,拇长展肌腱鞘炎。嘱患者伸开拇指,于鼻烟窝处触诊,如有压痛,应考虑腕舟骨的骨折在手腕背侧中央触摸,如有空虚感,并在腕掌侧中央能触摸到向前移动的骨块,多提示为月骨脱位尺骨茎突高凸且有松驰感,下尺桡关节处压痛,多为下尺桡关节分离。腕部背侧触摸到局限性肿块,且肿块可顺肌腱的垂直方向轻微移动,但不能平行移动者,多为腱鞘囊肿。正中神经通过腕管,嘱患者屈腕,医者用拇指按压腕管近侧缘,如患者正中神经分布区皮肤麻木加重,并有疼痛放射至中指、食指,多见于腕管综合征。尺神经通过豌豆骨与钩骨钩部之间的骨性纤维鞘管,尺神经综合征时,患者多有小鱼际肌及骨间肌的萎缩,小指及无名指尺侧半皮肤感觉退钝。运动功能检查伸腕运动:正常时腕关节可伸腕60°检查时,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前方,嘱患者屈肘90°,前臂位于旋前位,掌心向下,作伸腕运动。参与运动的主要肌肉为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屈腕运动:正常时腕关节可屈腕60°检查时,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前方,嘱患者屈肘90°,前臂旋前位,掌心向下,作屈腕运动主要参与运动肌肉有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桡偏运动:正常时桡偏运动幅度可达30°检查时同前体位,嘱患者手向桡侧作桡偏。主要参与运动肌肉有桡侧腕屈肌,桡侧腕伸肌。尺偏运动:正常时尺偏运动幅度可达40°检查时同前体位,嘱患者手向尺侧作尺偏主要参与运动的肌肉有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特殊检查握拳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握拳,并将拇指握在掌心中,医者位于其前方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握住患者手部使腕关节向尺侧屈腕。阳性体征:桡骨茎突部出现剧烈疼痛。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芬格斯坦(Finket-stein)试验,其阳性提示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腕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前方,嘱患者将腕关节极度屈曲。阳性体征:出现手指部的麻木,疼痛。临床意义:正中神经由腕管中通过,在屈腕时,正中神经受到挤压而出现麻木,疼痛,本试验阳性多提示有腕管综合征。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屈肘90°,掌心向下,医者位于其前方一手握位患者前臂远端,另一手握住手掌部,使患手被动向尺侧偏斜,然后伸屈腕关节,使腕关节尺侧发生挤压和研磨。阳性体征:腕关节出现明显疼痛。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多提示三角软骨盘损伤。叩触诊试验又称Tinel征。轻叩或压迫腕部掌侧的腕横韧带近侧缘中点,若出现和加剧患侧手指刺痛及麻木等异常感觉时,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下肢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特殊检查髋关节承重机能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取站立位,医者位于其后,嘱患者单腿站立,并保持身体直立,当一腿离开地面时,负重侧的臀中肌立即收缩,将对侧的骨盆抬起,表明负重侧的臀中肌功能正常。阳性体征:不负重一侧的骨盆不抬高,甚至下降。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站立位屈屈膝试验,还称存德林伯(TRENDELENBURG)试验,本试验阳性提示负重侧臀中肌无力或功能不全。此试验须两侧对比检查,常用于诊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陈旧性髋关节脱位、髋内翻、股骨头坏死骨骺滑脱等疾病的检查。髂胫束挛缩试验检查方法:医者位于其前方,嘱其尽量外展患肢然后屈膝90°,使髂胫束松驰,然后放松外展的大腿,正常时大腿下降到内收位。阳性体征:外展的大腿放松后仍保持在外展位,不下落。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欧阳(ober)试验,其阳性,多提示有髂胫束挛缩。脊髓灰质炎后遗髂胫束挛缩也可出现阳性。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医者位于检查床一侧,一手握住患者的踝关节,另一手扶住膝部,嘱患者一侧屈髋屈膝,使大腿贴近腹壁,腰部贴近床面。阳性体征:伸直一侧的腿自动离开床面,大腿与床面之间形成夹角。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托马(Thormas)试验,试验阳性,提示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多由于髋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引起。本检查亦可使患者取仰卧位,腰部放平,分别伸直两腿,医者观察腿伸直过程中,腰部是否离开床面向上挺起,如某一腿伸直过程中,腰部挺起,说明本试验阳性。下肢短缩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髋、屈膝并拢,两足并齐,放于床面,医者位于一侧注意观察两膝的高度,如两膝等高为正常。阳性体征:一侧膝比另一侧低。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艾利斯(Allis)试验,阳性时表明有髋关节后脱位或股骨、胫骨短缩。掌跟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医者位于一侧,嘱患者将足跟放在医者的掌面上,正常情况下,下肢呈中立位直竖在掌面上。阳性体征:足侧向一侧,呈外旋位。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临床多提示有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截瘫。足跟叩击试验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医者位于一侧,一手将患者患肢稍作抬起,另一手以拳其足跟。阳性体征:击足跟时髋关节处疼痛。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多提示髋关节有病变。屈膝屈髋分腿试验检查方法:患者者仰卧位,医者位于一侧,嘱患者两下肢屈外旋,两足底相对,两下肢外展外旋。阳性体征:两下肢不易完全分开,被动分开时即产生疼痛。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多提示有股内收肌综合征。膝关节触诊特殊检查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囊的一部分,经常在膝关节受到外翻力量时发生撕裂,检查时从起点向止点依次触摸,是否有连续中断或触痛,若内侧副韧带从内上髁处撕裂,常附带有撕裂的小骨片,若内侧副韧带从中点处断裂,则可触摸到局部缺损。检查膝关节外侧,患者膝关节屈曲,医者用拇指插入外侧关节间隙,触摸外侧半月板。髂胫束位于膝关节外侧的稍前方,触摸髂胫束的紧张度及有无挛缩。检查膝关节后面,对腘窝深部进行触摸,如摸及囊性肿块,多为腘窝囊肿。半月板检查膝关节的压痛点说明如下:髌骨边缘--髌骨软化症关节间隙--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附着点--侧副韧带损伤髌骨下报--髌下韧带病髌韧带两侧--髌下脂肪垫病变胫骨结节--胫骨结节骨骺炎特殊检查回旋挤压试验(膝关节旋转试验)检查方法:患者仰卧,医者位于一侧一手握足,一手固定膝关节,使患者膝关节极度屈曲,尽力使胫骨长轴内旋,医者固定膝关节的手放在膝外侧推挤膝关节使其外翻,小腿外展,慢慢伸直膝关节。按上述原理作相反方面动作,使膝关节外旋内翻,小腿内收,然后伸直膝关节。阳性体征:膝关节有弹响和疼痛。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麦克马丽(McMurray)试验,是利用膝关节面的旋转和研磨的动作来检查半月板有无损伤的。做本试验时,外侧有弹响和疼痛,提示外侧半月板损伤反之内侧有弹响和疼痛,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在临床上很有实用价值,但损伤早期,至少三周内没有意义。因为膝关节受伤后,周围软组织的损伤还没有修复,用本试验检查时,不管有无半月板损伤时,只要有屈伸和旋转活动,就会产生疼痛,因此伤后时早期应用本试验检查半月板有无损伤并不准确。研磨试验阿普莱(Apley)试验1.挤压或研磨试验检查方法: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医者一手固定腘窝部,另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向下压足,使膝关节面靠紧,然后作小腿旋转动作。阳性体征:膝关节有疼痛。临床意义:阳性提示有半月板破裂或关节软骨损伤。2.提拉试验检查方法:本试验有助于鉴别损伤发生在半月板还是在侧副韧带。患者俯卧,膝关节屈曲90°,医者一手按住大腿下端,另一手握住患肢足踝部,提起小腿,使膝离开检查床面,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阳性体征:出现膝外侧或内侧疼痛。临床意义:阳性表明有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侧向活动试验检查方法:检查时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医者一手扶膝侧面,另一手握住踝部,然后使小腿作被动的内收或外展动作。如检查内侧副韧带,则一手置患者膝外侧推膝部向内,另一手拉小腿外展。若检查外侧副韧带,则一手置膝内侧推膝部向外,另一手拉小腿内收。阳性体征:膝关节产生松动感,内侧(外侧)有疼痛。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表明膝关节内侧(外侧)副韧带损伤或断裂。抽屉试验检查方法: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90°,医者坐在床边,用大腿压住患者的足背,双手握住小腿近端用力前后推拉。阳性体征:如果小腿近端向前移动,表明前交叉韧带断裂;反之,有向后过多的移动,表明后交叉韧带断裂。临床意义:本试验用于检查膝关节交叉韧带有无断裂。浮髌试验检查方法:检查时患者腿伸直,医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局限于关节腔。然后用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阳性体征:可感觉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临床意义:本试验用于检查膝关节腔内积液。交锁征检查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让患者作膝关节屈伸活动数次。阳性体征:出现关节疼痛且不能屈伸。临床意义:表明因半月板撕裂、移位而发生膝关节绞锁。此时,内外旋转小腿,屈曲膝关节,然后旋转并伸直小腿,直到半月板滑到合适的位置。膝关节能屈伸自如为止。则交锁缓解。踝关节望畸形与肿胀畸形内翻足:足底向内翻转,行走时足背外侧缘着地。外翻足:足底向外翻转,行走时足内侧缘着地。马蹄足:行走时足前部着地负重,足跟悬起,踝关节跖屈位。仰趾足:行走时足跟着地负重,前足仰起,踝关节保持背伸位。高弓足:足的纵弓异常升高,行走时足跟和跖骨头着地。扁平足:足纵弓塌陷变平,足跟外翻前足外展。肿胀踝关节的肿胀,多由踝部的外伤所引起,肿胀明显,早期以踝部前方为主,进而发展为全关节的肿胀,多见于内、外踝骨折或胫骨下端骨折。若肿胀形成缓慢,多见于踝关节结核或骨性关节炎。触诊一般让患者坐于检查床边,两小腿自然下垂,医者一手握住足跟,固定住足部。先在足底前部触摸第一跖骨头和第一跖趾关节,注意跖骨头周围是否有骨疣。跖趾关节是否肿、变形、局部发红,有无滑囊增厚,此处为痛风和滑囊炎好发部位。足舟骨结节位于足内缘,如儿童局部有触痛时,必须注意有无足舟骨的无菌性坏死,但足舟骨结节太突出,与鞋面摩擦也会产生触痛。紧靠足舟骨的近端是距骨头的内侧,扁平足患者在足内侧距骨头明显突出,触摸足内踝,注意压痛,异常活动等。紧靠内踝远端的后面可摸到距骨内侧结节,是踝关节内侧副韧带后侧部的附着点,注意该处有无压痛。在足外侧面触摸第五跖骨粗隆,该部位易发生骨折。沿骨外侧缘向近端摸,可摸到跟骨,注意压痛点,在跟骨周围的压痛点往往就是病灶的位置,如压痛位于跟腱上,可能是腱本身或腱旁膜的病变,在跟腱的止点处,可能是跟腱后滑囊炎,如果8-12岁的小孩,跟部后下方压痛,可能是跟骨骨骺炎(塞渥病),压痛点在跟骨的跖面正中偏后,可能是跟骨棘或脂肪垫的病症靠前部可能是跖腱膜的疼痛压痛点在跟骨的内外侧,可能是跟骨本身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两侧靠内、外踝的直下方,则可能是距下关节病变。特殊检查足内、外翻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将踝关节极度内翻或外翻。阳性体征:出现同侧或对侧疼痛。临床意义:如同侧疼痛,提示有内踝或外踝的骨折。如对侧疼痛,提示内侧或外侧副韧带的损伤。
本文标题:推拿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9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