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2012.10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地区2002年200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3长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大东北12.849.737.512.550.437.1()1.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2.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①劳动密集型工业②资金密集型工业③技术密集型工业④资源密集型工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4—5题: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5.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A.沙尘暴频度减少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6.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图例井沙地草地甲井沙地草地井乙井沙地草地水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此回答7-8题。7、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的原因是:()①国家政策倾斜②劳动力丰富而廉价③土地租金低廉④气候条件优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①质检设备落后②大量喷洒农药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④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材料,回答9-10题。9、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A.澜沧江B.怒江C.红水河D.雅鲁藏布江10.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1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1~12题。1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1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图1对植物来说,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状况、健康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有较大差异。读图2,完成13~14题。()13.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病害的松树B.健康的松树在0.4~0.76微米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C.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此波段反射率越低图2D.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松树()14.松树属针叶林,要把松树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A.GIS技术B.RS技术C.GPS技术D.计算机技术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回答15~16题。比较项目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1995年2000年人均GDP73.973.6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128.2157.3出口依存度24.835.5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51.748.7()15.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16.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政策存在差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答17~19题。()17.该地区可能位于A.两广丘陵B.山东丘陵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稻田柑橘林()18.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19.本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A.大量出售木材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20—22()20.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2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22.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A.水分差异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读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完成23~24题。23.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24.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甲国―→乙国―→丙国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25.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二、综合题。26、(12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推动型就要向技术推动型转变,而长三角本身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这时恰好表现出来。另外,长三角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上是珠三角的两倍。而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由于受到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珠三角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从市场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苏南地区以及浙东北地区,共15个城市,而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在内共计14个县市,从几方面数字看,两者都相差一倍以上。与此相对比,珠江三角洲无论在城镇的规划质量、布局的合理性,还是在城市功能的发育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过分依赖“香港因素”的特点,市场的辐射性也不如“长三角”。可以肯定,曾因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而成为沿海明珠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咄咄逼人的竞争。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答题卡2012.1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密………………………………………………封……………………………………………线…………………..班级:高二()班姓名:考号:答案二、综合题。26、(12分)(1)联系教材,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2)分析材料说明目前珠江三角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3)为了使工业化和城市化更好地发展,同时面临长江三角洲的竞争,你认为珠江三角洲该如何发展?(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27.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20分)(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工程。(4分)(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2分)(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2分);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1)(2)(3)28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分)(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答对一点给1分,共8分)主要生态问题治理措施地理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DCABD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CBDCAACD题号2122232425答案CADCA26、(1)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不足;土地用地规模不足;市场范围、腹地范围不够广;城镇的规划质量、布局合理性不够高。(3)针对上述限制性因素,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应该做到:努力做好产业升级,使资本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吸引高水平的人才,提高市民的劳动力素质;搞好城市规划,区域内经济合作协调发展;突破市场、区域界限,努力扩大市场范围,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大珠江三角洲等等。但是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同长江三角洲的恶性竞争,开拓自己的空间,发展自己的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好经济规划。27.(共18分)(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4分)(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2分)(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2分)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2分)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2分)(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分);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4分)28.(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98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