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精品)南宋御街改造案例
案例分析闫雯霞02号葛娴娴06号南宋御街引言南宋御街的规划设计主持者——王澍2007年初,杭州市政府找上门,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了方案: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他说:“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是‘保护性破坏’。”目录第一部分现状分析第二部分功能的改造第三部分结构的改造第四部分机理的改造第五部分单元的改造第六部分立面和细节的改造第七部分元素的改造2020/10/7•“十里”御街可分三段:•首段从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的政治中心,靠近皇宫、朝廷中枢机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集中,消费与购买力最强,因此,这里的店铺大多经营金银珍宝等高档奢侈品;•第二段从鼓楼到众安桥,以羊坝头,官巷口为中心,是当时的商业中心,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据《梦梁录》载,这里名店、老店云集,有名可查的多达120多家;•最后一段从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路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街段,这里有都城最大的娱乐中心——北瓦,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天有数千市民在这里游乐休闲。基本概况御街呈南北走向,分主、辅两道,东、南、北三面压在中山路下。根据史料记载推测,御街宽度至少可容纳14匹马并行,而十四匹马并行宽约12米,估计御街宽度在15米以上。路河并行。突出强调中心御街不可逾越的威严性:但在视觉和听觉上具有通透性,彰显出与民同乐的亲和性。杈子的设立。象征性的警示标志,以防车马越界或人员接近。行道树的种植。上层“桃李杏梨”和下层杂花以及水中的“莲荷芦”,变化丰富。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每三年,皇帝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民国初期曾改称江墅路,抗战胜利后又改称中山路。清末民初的大街是杭州的商业区,熙熙攘攘,店铺云集。现在北起庆春路,南至鼓楼的中山中路这一段被划分为弻教坊、里仁坊、寿安坊、积善坊、三元坊、保佑坊、甘泽坊、太平坊、清河坊。每个坊之间都筑有一座砖砌圆拱门的高墙,拱门上方刻有坊名,门下则装有木栅门。1928年,大街上开修马路,所有坊间公墙均被拆毁。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杭州市中心不断北移,作为以往商业中心的御街与河坊街一带失去了当年的辉煌,日渐衰落,原格局虽风貌犹存,但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居住条件很差,很多建筑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已不适应现代生活居住的需要。80年代90年代2000后基本区位•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全长约4185米。•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区块总面积约87公顷。目录南宋御街历史变迁文化价值问题分析具体措施吴越时期,建城之初形成的南北大道南宋定都后扩大形成皇帝专用道即御街,元朝降为杭州路明清时期形成以商业为主的街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清末民初因《马关条约》为日本人商阜“,折衷主义”建筑出现,展现出中外文化混合的元素民国时建中山路,八十年代开始重点保护与改造历史变迁2020/10/7文化价值•“皇室”文化——高贵、富裕、典雅大度•高贵、大气、典雅、神圣的皇室文化,象征皇权是“御文化”的内涵所在,集中体现的是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化概念。•“商贾”文化——繁荣、悠久、中外融合•街,不同于“路”“道”等发挥运输功能为主的交通概念,而侧重体现一个商业概念的性质,是人们用货币、物品进行劳动产品交换的集中场所。分布在御街两旁的“坊、巷、里弄”,不论不同时期的称谓如何变迁,都从空间上拓展了御街的商业文化形态,使御街从“线”到“面”得以延展而形成“街区”,体现了南宋的市民社会的“商贾文化”。•“休闲”文化——大众、热闹、体验丰富•南宋御街两侧众多的“坊”之中,还分布了几座较大的瓦肆。说明御街不仅具有商业贸易的功能,还发挥着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作用。瓦肆文化,其核心恰恰展现了南宋时期大众“品质生活”中的休闲文化,勾勒出一副喧嚣、娱乐的南宋百姓生活图景。2020/10/7业态分析-规划前•南宋御街业态类型比例结构图业态类型的比例结构不平衡,休闲类型业态偏少,很难让游客和市民停下脚步来休闲。品牌方面外国的品牌偏少,部分品牌的知名度还不足,难以吸引规划中高端市场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欲,低档、中低档、中档消费水平的业态居多,高档消费水平的业态数量不足。体现皇家“御文化”的业态数量有限,种类不足。反映市民社会“品质生活”中休闲文化(南宋“瓦肆”文化)的业态也非常不足。2020/10/7空间分析-规划前•商铺内——立体空间利用不充分一楼利用多,为经营的最主要场所,二楼、三楼利用少。•主街道——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利用少2020/10/7设施问题•视觉系统街灯没体现出特色、介绍牌太少,不足以让游客完整全面的了解御街历史•声音系统缺少声音进行氛围的营造,更显几份冷清,包括引水入街后应有的水声等都没有得到体现•慢行系统无障碍通道成为制约很多老人进店体验的障碍,另外停车场建的有点小•公共卫生系统街上设置的公厕很偏僻,内部卫生也较差,垃圾桶的造型很没有特色•休憩设施石板长凳,在寒冬季节特别冰冷很难让游客停下休息2020/10/7具体措施•业态调整方案•1整体业态类型调整策略——加入休闲娱乐型业态,再现南宋“瓦肆”文化•2对于商贸类型的业态调整策略——中外近代名牌聚集,不符合的业态北迁•品牌方面:中国的品牌当中,减少品牌低知名度的、年代不久远的业态。吸引国际上的老字号品牌以及中高端的业态,从而协调中外的业态比例,进而增加御街的历史厚重感,实现名副其实的“中外老字号”商贸街区。•消费档次方面:增加高档消费水平的业态,引导中档、中低档的业态进行升级,而低档的业态调整到中山中路北段的大众消费区。进而提升“御”街文化的高贵、典雅的特色元素,以此吸引高端的消费人群。•商铺的时代特征方面:恢复御街近代时的繁华风貌,增加近代的业态,将其作为最主要的业态,使得南段真正成为近代杭州的缩影。鼓楼附近设置少量的古代业态,西湖大道附近设置少量的现代业态,以便更好地从近代过度到古代和现代。商铺的中西混杂是近代历史大背景的集中体现。•3业态的文化映像调整策略——突出“御文化”和“商贾文化”主题内涵•增加系列“贡品商店”,进贡茶、进贡珠宝、进贡绸缎、进贡官窑,进贡瓷器等一系列进贡业态来增加皇家“御文化”的业态,从而还原御文化的本真性。设置以宫廷菜肴为主的特色主题餐厅,配以宫廷式的服务,进而提高其消费档次。实现御街文化的“落地”。2020/10/7•空间布局及利用调整策略•充分利用好纵向和横向的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发展中高端休闲娱乐业态,赋予南宋“瓦肆”文化以新时代的生命力。•横向上,重点利用好水道边、店门前的辅道,以及后期即将改造的弄堂和巷坊等公共空间,逐步转变为半公共的休闲消费空间,以露天、半露天的形式,引入水吧、咖啡、茶座等休闲业态,为游客延展了游憩和休闲的空间和时间,扩大休闲消费;•纵向上,要转现在二、三楼的私密空间为半公共空间开展休闲、商务类经营,并以体现中外文化特色和“御街文化”特色的方式,引入中外戏剧、杂耍、说书等娱乐表演形式,开展动态、有声、体验式的消费活动,让御街闹起来,活起来。改造过程建筑道路改造——建筑TeardownRectifyandReformNewdevelopingProtect严重破损,无法修复重利用的发挥其功能的保存完好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作为历史博物馆或者重新发挥其功能基本完善的,去除影响整体的部分,重新修整,使其获得二次生命,重新发挥作用加入新建筑,完善整体,注入新活力阮仪三说,历史街区的保护绝对不是纯粹的文物保护,只有让老百姓居住在里面,历史街区保护才有意义。不是让老百姓全部搬走,只留下一段空空的马路给游客和商家。这条老街在整改之前有一半已经被拆除而以难看的新房代替,另一半则破败不堪。细致地调研之后,王澍提出了老城改造的基本原则。一反当地居民全部拆迁的做法,不做强制拆迁,因为人的生活是建筑的根本。于是将一些在历史建筑周围搭建和改建,以至于将历史建筑掩盖的建筑加以拆除。原街区内,部分体型突兀,割裂原有城市肌理的建筑也被拆除。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整体保护街区的环境和历史氛围。现保留的建筑是晚清至民国初年的江南建筑为主,其内包括了从中国传统到西洋古典,从木构土屋到早期现代主义,规模也大小皆备。这些建筑经过表面的清洁和微整,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样。有不少历史建筑都具有这样一种特别的现象:房屋的外观(即沿街的建筑立面)往往是西式的,里面的结构却完全是中式的。杭州的老百姓将这种房屋称作“面鬼儿洋房”。有爱奥尼柱式门楼,西式拱券门,有西式阳台,有洋式的山花浮雕,但整座大楼的内在结构却完全是砖木结构的中式建筑。中西建筑文化以这样的方式碰撞融合,颇值得后人去细细领会其中的奥妙。一些老建筑年久失修,外观破败;沿街大楼的墙面上充斥着各式空调机及自行搭建的遮阳板,杂乱无章。在建筑立面的整改中,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各种业态的建筑立面又各具特色。将欧式、印度、现代等多种元素统一于中式风下。使其有一种“修旧如旧”的感觉。立面元素:1、欧式元素:历史保护老建筑2、中式元素:将原有老建筑稍加装饰。3、现代元素:在宾馆、餐厅等建筑的立面上感受到了现代的气息,但又通过颜色、材质等将其统一于中式风格。立面构件:1、百叶(不仅遮挡空调外机,更增添了中式印象)2、铜钱纹饰(一种历史的意向)3、雨棚(作为传统建筑的延续)立面材质:1、木(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2、砖(不同的砌法成为立面的装饰)3、混凝土立面颜色:采用建材原色或近似颜色,以自然色为主1.新建的仿古建筑,填补已经被拆除的部分,使整体协调完整连贯,不至于太突兀。2.王澍设计的观景阁点缀在中山路上,取意向与吴山的山意,将一份写意情怀纳入御街中。希望游客可以获得一种登高观街景的乐趣。新建建筑墙面整治在连接两商铺的墙面,印有明星手掌,名人手掌,大手掌小手掌,成为过街游客争相留影的景观。改造——道路中山中路上的坊墙,展现着杭州的坊巷制结构,每座坊墙上都写着不同的文字。引中河水到鼓楼进水口,流经13个水景池,最后通过暗管,从西湖大道出水口排入中河,形成一个循环。仿南宋御街形制,尺度适宜步行街。RoadWaterWallLight南段老建筑灯光以暖白色是主打色,红色、橙色、绿色、琥珀色的灯光只能用作点缀,而随着中山路的向北延伸,都市感逐渐增强,彩色灯光出现以装饰夜景。路面整治从鼓楼至西湖大道的路上,街两旁中西合璧的建筑和高档多样的业态,让你倍感这里最世界,这里最中国。脚底踩着的诗词、浮雕、脚印,让你倍感这里最文化,这里最新奇。是近代杭州的缩影。规划思路:从鼓楼至西湖大道的路面,路面上刻写着南宋时期的诗词,一块路砖上是一个完整的七言绝句;或者几块路砖上洋洋洒洒的毛笔字体刻写的诗词。小孩可以在大人的引导下诵读路面的诗词,游客可以感受南宋的文化,居民可以重新找回御街的新奇点,使得
本文标题:(精品)南宋御街改造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3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