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第1-2章)二附答案及解析
第1页,共15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第1-2章)二姓名:班级:考号:成绩: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0分)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2.汽车速度是36𝑘𝑚/ℎ,运动员速度是10𝑚/𝑠,自行车1min通过0.6𝑘𝑚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𝑣=𝑆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4.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描述。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A.声如洪钟B.曲高和寡C.悦耳动听D.余音绕梁5.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A.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D.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7.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A.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B.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C.用超声波清洗物体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8.我国的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盛已乘坐着宇宙飞船“神舟6号”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第2页,共15页9.甲乙两人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匀速跑步前进,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的位置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A.B.C.D.10.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色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11.范海中学“第八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现在开始…”,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各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跟()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12.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0分)1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1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_𝑚/𝑠,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15.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𝐻𝑧,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___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16.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17.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如果观众离舞台较近时,感到舞台音响发出声音很难受,这是由于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跟离声源的远近有关。18.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人类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9.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第3页,共15页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4.0分)20.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和______测平均速度(填测量工具).(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填计算公式).(3)实验中测得上半段路程𝑠2上的平均速度为𝑣2,下半段路程𝑠3上的平均速度为𝑣3.那么,𝑣2、𝑣3的大小关系是𝑣2_____𝑣3.(选填、、=)(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5)如果小车已经动起来才按下停表计时,则记录的时间会______,平均速度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6)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乙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______𝑚/𝑠.21.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𝑐𝑚琴弦的横截面积/𝑚𝑚21钢200.32钢0.53钢400.54尼龙丝300.55尼龙丝400.5(1)该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4)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1、2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6分,23题4分,24题6分,共16.0分)第4页,共15页22.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深度是多少?这种办法能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什么?(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𝑚/𝑠)23.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时,所用的时间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24.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2)此时汽车距山崖多远?第5页,共15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第1-2章)二答案1.A2.D3.B4.A5.A6.D7.C8.B9.D10.C11.B12.B13.1mm1.2514.42515.分贝超声波倒车雷达16.固体快17.音色空气响度18.350能19.振动响度音调20.(1)刻度尺;秒表;(2)v=st;(3);(4)变速;(5)偏小;偏大;(6)0.09。21.(1)控制变量法;(2)35;(3)45;(4)2022.解:(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𝑡=12×4𝑠=2𝑠,那么海洋的深度ℎ=𝑠=𝑣𝑡=1500𝑚/𝑠×2𝑠=3000𝑚,答:海洋的深度为3000m.(2)这种办法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月球在大气层外,没有空气(真空),所以声音不能传播.23.解:s桥=1.8km=1800m,t=100s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时,行驶的路程:s=s车+s桥=200m+1800m=2000m,火车的速度:v===20m/s=72km/h。答: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合72km/h。24.解:(1)在t=0.8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5m/s×0.8s=12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0.8s=272m,设汽车司机鸣笛时距离山崖为L,则:2L=s1+s2=12m+272m=284m,解得:L=142m;(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前方山崖的距离L′=L−s1=142m−12m=130m。答:(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142m;(2)此时汽车距山崖130m。tss100m2000第6页,共15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第1-2章)二答案2.A2.D3.B4.A5.A6.D7.C8.B9.D10.C11.B12.B13.1mm1.2514.42515.分贝超声波倒车雷达16.固体快17.音色空气响度18.350能19.振动响度音调20.(1)刻度尺;秒表;(2)v=st;(3);(4)变速;(5)偏小;偏大;(6)0.09。21.(1)控制变量法;(2)35;(3)45;(4)2022.解:(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𝑡=12×4𝑠=2𝑠,那么海洋的深度ℎ=𝑠=𝑣𝑡=1500𝑚/𝑠×2𝑠=3000𝑚,答:海洋的深度为3000m.(2)这种办法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月球在大气层外,没有空气(真空),所以声音不能传播.23.解:s桥=1.8km=1800m,t=100s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时,行驶的路程:s=s车+s桥=200m+1800m=2000m,火车的速度:v===20m/s=72km/h。答: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合72km/h。24.解:(1)在t=0.8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5m/s×0.8s=12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0.8s=272m,设汽车司机鸣笛时距离山崖为L,则:2L=s1+s2=12m+272m=284m,解得:L=142m;(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前方山崖的距离L′=L−s1=142m−12m=130m。答:(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142m;(2)此时汽车距山崖130m。tss100m2000第7页,共15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第1-2章)二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符合题意;B、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符合题意;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符合题意;D、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2.【答案】D【解析】解: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𝑚/𝑠=3.6𝑘𝑚/ℎ,汽车的速度是36𝑘𝑚/ℎ,运动员的速度是10𝑚/𝑠=36𝑘𝑚/ℎ;因为1𝑚𝑖𝑛=160ℎ,自行车速度为:𝑣=𝑠𝑡=0.6𝑘𝑚160ℎ=36𝑘𝑚/ℎ;故三者的速度都等于36𝑘𝑚/ℎ、大小相等。故选:D。要比较三者的速度大小,就应将三者的单位保持一致,因此将运动员速度10𝑚/𝑠换算为36𝑘𝑚/ℎ;然后运用速度公式可求出自行车的速度,单位也要用𝑘𝑚/ℎ;就可比较三者速度的大小了。此题考查了速度单位的换算和速度公式的应用,利用速度单位间的关系和速度的计算公式就可得到答案。3.【答案】B【解析】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第1-2章)二附答案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6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