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的教育本质观一、教育本质研究的基本观点教育的本质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中外学者给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为了更好的把握教育的本质,首先我对他们的教育本质观进行了初步得整理,大致从中外两个维度进行分析。1、国内有关教育以及教育本质的观点从古至今,我国学者针对教育所下的定义非常之多,从定义中我们可以解读到学者对于教育本质和功能的观点,从著作方面看,《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文解字》则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些言论对教育的社会本质及其功能讲得非常明确。从学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出发,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到王充明确提出“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提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再到宋明理学阶段朱熹的“五教”,他强调“学者学此而已”。王守仁的致良知说,认为“教育是发达人固有的良知”,从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主张中可以看到当时对于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综合以上材料,对于中国古代的教育本质和功能我们可以做如下小结:我国古代教育家对教育本质的论述重在教育的社会作用,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论述涉及的比较少。至于当代,我国的教育研究对教育本质的研究有以下几种观点:○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把教育视为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认为教育与上层建筑密不可分。其中,有人认为教育完全属于上层建筑,也有人认为教育中只有教育本质属于上层建筑,而自然科学教育内容则不属于上层建筑。但这种观点对教育的复杂性,特别是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缺乏有力的说明。○教育本质生产力说。认为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的一个种类,教育成果终将成为生产力各要素,因而教育也就成为直接的生产力。然而它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培养。○教育本质的多本质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复杂的、多元的,没有唯一属性的,因而教育的本质也不是唯一的,是复杂的和多元的。○教育本质社会实践说。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教育的定义,但更多地侧重于经验总结,尚未完全揭露教育的本质。并没有说明教育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和联系。2、国外有关教育以及教育本质的观点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在实在论基础上提出“教育是帮助人们追求幸福,即达到尽善尽美的手段”,他在他的《政治论》提出“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物”,他在提出教育功能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是国家是职责,必须由国家来统一管理;至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则把尊重儿童个性的发展提到了突出的地位,他们打出人性的旗帜,把教育和人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如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在使人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的发展”;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他们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要求虽不尽相同,但在重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则是共同的。而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则从其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人的社会化问题,凯兴斯泰纳更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为教育与国家的关系,加强了教育的政治性。从上述各家的观点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以前的学者对教育的本质不外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由于受历史和思维的局限,他们并没有全面得系统的揭示教育的本质问题,对有些问题并没有给出科学的解释。二、我的教育本质观:培养人的活动,寻求全面发展总结以往的研究,无论是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还是它的社会功能,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是促进“个人独创的自由发展”。由马克思主义本质观可知,教育的本质也不是惟一的,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我觉得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要寻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并不无目的、无意识的,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并且这个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的这一本质把教育活动与生物活动从本质上区别开来。根据影响人、改造人的深度、强度、广度和培养人的高度等,教育又有不同的形式、类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本质。那么,人为什么需要接受教育?培养人通过什么进行?怎样进行?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明确指出:教育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对社会文化(包括知识)的传递和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培养,以此来维持人的生存、发展和为社会服务。那么,怎样传递文化?从途径上看,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使人充分而全面地发展,成为真正的人,这一过程是通过传递和掌握文化而实现的。人之所以能够接受文化和教育,首先是因为人有好奇心、认知欲;其次是因为人有认知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等,能够接受教育;最后,人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而吸收人类文化,转化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是人本身得到发展。总之,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全部、完满的生成,人性的充分而全面、自由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然而,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人在其本质完全生成之前,生命就结束了。所以马克思指出,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教育本质的回归但是在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很伤心的看到:由于受工业化的影响,教育正在越来越远离它的本质。学校对于学生的人格和德行修养的内容及标准却很少涉及或者几乎没有。近年来,大学生残害室友、偷窃、抢劫、炫富等现象已屡见不鲜,是个性奔放,光怪陆离的一代,公共场合的不文明举止,生活上的骄奢攀比,学习上的懒散,不学无术让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士惊呼:时代在变迁,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学生了。回想我们以往接受的教育,再联系当代的教育状况,从小学到高中,教育关心的更多的是人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人的发展问题,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培养出的“人材”更多的是读死书的机器而不是会读书、活学活用的“人才”,这种教育制度下培养出的学生一旦进入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就想脱缰的野马,很少有人能坚持学习,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现在好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不能应付招聘单位提出的问题,哪怕这个问题很简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先成人后成才的过程,培养人,首先就是要使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如果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他连最起码的人品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也就是说只从政治层面去熏陶,从文化知识方面去传授,这样的教育已经偏离了教育本质的方向。看看自己,再看看周围的大学生朋友,有时候真的很寒心,我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对周围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又很叹惋,我不知道我们的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是什么,尽管不可否认我们当中又认真的学生,但我依然很寒心,因为我们的漠然、冷酷和不以为然。很显然,我们的教育出问题了,问题就出在道德教育的缺失。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然而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却很多。“小悦悦事件”恰是社会道德滑坡的结果。道德堕落肯定不都是教育的错,但教育的责任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让我们走出误区,回归教育的本质。
本文标题:我的教育本质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7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