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绪论•一、主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的国情要求中国必须具备解决自身问题的独特道路2、中国的历史文化来源3、近代中国的发展探索4、世界范围的经验启示5、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与发展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历史所展示的基本特征1、悠久而一贯、地大而人众2、地理鼓励封闭的文明3、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里在本地区居于主导地位4、被动扩张性5、在灾变中崛起的超强能力与在和平繁华中的腐变性6、制度创新能力不足7、有政府无社会、有统治无法治和民主8、普世性宗教的缺乏(二)近代中国展示的基本特征1、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前的无所适从2、从器到道的深刻反思3、甲午之后的自信缺失4、政治混乱5、绝望与革命(三)新中国的时代的中国特色1、50-60年代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牺牲精神和幻灭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0年代的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的政治化。4、80年代的迷茫、多元和批判思潮5、90年代的多元与价值消解6、新世纪:我们是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作为一个东方的古老文明,自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已经偏离了固有的发展轨道。庆幸的是,这个文明没有象其他弱势文明那样被消灭,而是浴火重生。B、这个浴火重生的文明现在虽然成长迅速。但周身的伤痕并没有痊愈,在内外的各种关系的互动中都会勾起它对过去所经历的欺凌的回忆甚至是过度的解读。C、这个文明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可以用青春期来表征它当前的种种问题。这个青春期可能要持续很久。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这个新的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而最需要理清的是内部的关系:现在和过去的关系;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地区和地区的关系;政治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等等。•E、正因为以上情况,这个新的文明虽然发展的生气勃勃,但内心非常脆弱,任何挫折、任何失败所带来的冲击都是难以承受的。三、什么是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的语义学发源•“社会主义”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socialis,原意为“同伴”、“善于社交”等。18世纪德、意等国出现此词时,它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文献中,最早是1753年德国本笃派传教士安塞尔姆德辛(1699-1772)在与别人争论时,把承认人具有社会性的人成为社会主义者。1803年意大利传教士贾科莫朱利安尼著《驳斥反社会主义》一书,书中使用了“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二词,抨击了当时盛行的个人主义和个人主义者,把社会主义解释为“由上帝安排好的社会制度”什么是社会主义?•(二)共产主义的语义学发源:源于古代拉丁文communis,意为公共。有学者认为,把“共产主义”译为“公共主义”更为准确。因为共产主义容易被误解为只是主张没收私有财产归公共所有,而公共主义则是表明立党为公,工厂党执政后要管好公共财产,增加公共产品,发展公共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完善公共选择,厉行公共决策,加强公共管理,严密公共监督,提高公共理性,弘扬公共精神等。什么是社会主义•(三)作为新社会思潮和新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19世纪二三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法国的圣西门和英国的欧文派开始把“社会主义”一词用作他们向往的与资本主义大不一样的一种新社会思潮、新社会制度的名称。如圣西门的门徒戎西埃雷于1832年2月13日出版的发文《环球》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用“社会主义”来称谓未来理想的新社会形态。社么是社会主义•(四)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19世纪30年代法国工人秘密团体开始把“共产主义”一词用做他们要努力争取的在废除资本主义后实现的理想社会的目标。起初,“社会主义”主要在有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当中流传,“共产主义”更多地在工人当中盛行。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通用,都用以指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潮和派别,都用以指要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高于资本主义的公有制的新社会制度、新社会形态。“科学共产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成了同义语。社么是社会主义•(五)社会主义传入日本和中国•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加强学习西欧,走上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之路。西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于19世纪70年代传入日本,自由派政论家福地源一郎(1841-1906)在1878年6月6日《东京每日新闻》报上发表《邪说之危害》一文,第一次用古汉字把西欧文字如英文Socialism意译为“社会主义”,随后另有人把Communism译为“共产主义”。20世纪初,这两个词又被中国人移植到中文中来。中国人最早使用“社会主义”一词的是梁启超。他在1902年发表于《新民丛报》上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说,“麦喀士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自觉、系统的传播。四、科学社会主义•(一)资本主义:“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由资本家阶级统治的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和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制;政治上,资产阶级通过其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统治人民;文化上,维护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发展阶段:封建资本主义(14-18世纪)科学社会主义•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成为囊括全球的世界性体系。•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又叫帝国主义阶段•社会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新世纪前10年)•资本主义的新阶段科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弊病•1、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2、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3、海外殖民掠夺与统治;•4、周期性的经济危机;•5、结构性的大量失业;科学社会主义•6、以自我为中心(民族自我、价值自我、普世性自我)的政治民主•7、侵略性的军事扩张•8、文化的商业化现代化与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最大成就就是现代化和全球化•现代化: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与全球化•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现代化与全球化•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过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与全球化•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学习的机会扩大;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社会流动增加。•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和传递。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指较不发达社会通过社会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现代化与全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衰落,美国势力扩大,于是人们说,欧洲“美国化”了。但是,当人们谈到世界其他比较落后的地方的时候,则用“西方化”这个词。•然而,战后年代很快表明,就连“西方化”这个扩大了涵义的字眼也无法充分表达战后世界的交流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实际情况的需要,“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现代化与全球化•现代化的两大阶段:在18—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衡量:•物质现代化:1、现代生产能力•2、现代技术创新能力•3、现代消费能力•4、现代产业结构科学社会主义•5、现代国防能力•6、物质性的全国一体化水平•人的现代化:•1、权力观与利益观(世袭性,继承性,封闭性,独占性,与任期制,开放性)•2、官民关系•3、政府建筑的功能•4、家庭成员关系•5、多民族社会的融合程度科学社会主义•6、政府权力的来源和交接制度•7、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模式:封闭模式或开放模式•8、大众的公共意识和行为•9、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组织化水平•10、地区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及模式科学社会主义•11、信息、人员和物资的流通速度、流量和流通手段。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胡锦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出的一条新路,这个新路是带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但是它又不是完全的符合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的模式,这样一种社会主义就被我们党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它又不是完全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一样。-----《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带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人民性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人民性: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是因为它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有机整体劳动社会化生产的主体共同富裕•不是完全的符合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的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市场经济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标准:生产力→人民利益→综合国力核心:党的领导主要问题:实现现代化基本手段: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四、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我国立国之根本。文、史、哲、经、法、教、理、工、农、医、军、管12个门类、90个一级学科、310个专业都要学。现实需要:一个变革的时代需要我们有政治头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思想理论教育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历史表明: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正是立足这种时代需要而为硕士研究生设立的。“如果一个人25岁之前不信仰共产主义,那么,这个人没有良心…”--爱因斯坦•一个人是否还对一种公平、公正、合理的理想的社会秩序充满向往、是否愿为这样的理想社会秩序而努力,可以被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良心。•知识需要: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才能造就真正意义上的、健全的知识分子。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五、学习哪些具体内容?•理论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来源:失败的与不科学的社会主义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7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