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汽轮机运行热经济性诊断方法研究
东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汽轮机运行热经济性诊断方法研究姓名:林文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程热物理指导教师:李勇20060301汽轮机运行热经济性诊断方法研究作者:林文斌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电力大学相似文献(8条)1.期刊论文李勇.曲洪志.曹祖庆.LiYong.QuHongzhi.CaoZuqing汽轮机的能量平衡及各效率间的耦合性分析-汽轮机技术1999,41(6)在汽轮机能量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与理想循环热效率的概念进行了讨论,指出汽轮机采用回热循环或中间再热后,其相对内效率与理想循环热效率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性.最后,建议汽轮机热力试验中应该对回热系统运行条件等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影响进行修正.2.期刊论文李勇.彭丽霞.赵金峰.林文斌.LIYong.PENGLi-xia.ZHAOJin-feng.LINWen-bin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定义方法的改进-汽轮机技术2005,47(5)针对常规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受到汽轮机本体相对内效率的影响而不能准确反映汽轮机回热系统运行热经济性的问题,对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定义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进行了分析.指出改进后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不仅能准确反映汽轮机回热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变化,而且不受汽轮机本体相对内效率的影响,从而更适合于对汽轮机的热经济性进行诊断.3.学位论文张毅核电汽轮机热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2005由于我国一次能源的分布很不均衡,火力发电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国民生产的要求。核能作为一种清洁、极具潜力的发电形式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核电厂的运行安全性逐渐提高。如何提高核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是反映汽轮机运行经济性状态及通流部分运行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核电汽轮机主要工作在湿蒸汽区,从而使得准确确定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现有两种相对内效率的计算分析及比较,提出用功率型相对内效率来评价核电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检验,证明该方法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另外,通过对现有的汽轮机回热系统热经济性指标—理想循环热效率和回热作功比的分析,指出其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对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定义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两台不同型式900MW的核电汽轮机的计算,证明改进后的理想循环热效率对汽轮机回热系统运行参数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不受汽轮机通流部分运行状态的影响,可以能够准确反映核电汽轮机组回热系统的运行状态。4.期刊论文李勇.曹丽华.林文彬等效热降法的改进计算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12)目前采用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受到相对内效率影响而不能准确反映汽轮机热力系统运行经济状态.同时,等效热降法计算中需要预先已知汽轮机排汽焓及回热抽汽状态点的焓值,而凝汽式汽轮机排汽焓及处于湿蒸汽区回热抽汽点焓值不能准确确定,从而导致等效热降法计算结果产生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首先对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定义方法进行了改进.然后,基于改进的理想循环热效率,提出了等效热降法的改进算法.该方法利用蒸汽等熵膨胀过程来确定等效热降,不仅避开了求解汽轮机排汽焓的难题,而且还可以分析引起热力系统经济性降低的原因和部位,从而为汽轮机热力系统经济性诊断提供了依据.通过与常规等效热降法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改进方法的正确性.5.学位论文常旭东宁德600MW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2007本文针对宁德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采用等效热降法和热力系统状态方程对其的热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经过详细的计算得出各项热经济性指标。对比宁电600MW超临界机组和国产引进型600MW亚临界机组的热经济性指标,超临界机组热经济性明显优于亚临界机组,主要在于通过机组初参数的大幅提高影响到理想循环热效率和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最终提高了全厂热效率。同时对比了宁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和设计数据,分析其热耗率没有达到设计值的原因是汽轮机本体各缸效率低及轴封漏汽量大。此外,运行参数偏离设计值、再热器减温水的投入及小汽轮机用汽流量偏大也是造成机组实际热耗率偏高的重要原因。6.期刊论文张瑞青.肖增弘.盛伟.李勇大功率机组回热系统热经济性评价的新指标-吉林电力2006,34(2)针对现有评价汽轮机回热系统热经济性能的指标存在的问题,通过定义一个修正系数,对理想循环热效率进行了修正,使得修正后的理想循环热效率不再受汽轮机本体相对内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7.期刊论文魏春枝.王国昌超(超)临界机组初参数选择的热经济性探讨-科技资讯2008,(10)提高机组蒸汽初参数,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可提高机组热经济性.选定蒸汽初温从535℃到660℃,蒸汽初压从16MPa到34MPa范围内的494组不同的薰汽初参数组,以这些初参数组为基点,编制程序,研究分析了机组理想循环热效率,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绝对内效率随蒸汽初参数变化的规律.8.学位论文魏春枝超(超)临界机组初参数选择的经济性探讨2006提高机组蒸汽初参数,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可提高机组热经济性。选定蒸汽初温从535℃到660℃,蒸汽初压从16MPa到34MPa范围内的494组不同的蒸汽初参数组,以这些初参数组为基点,编制程序,研究分析了机组理想循环热效率,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绝对内效率随初参数变化的规律。机组的热经济性提高,其煤耗相应降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量减小,有害气体NOx,SO2量也大大减小,在研究蒸汽初参数选择与机组热经济性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分析了提高蒸汽初参数的环保效益。另一方面,蒸汽初参数的提高还要受到金属材料的限制和投资的影响,综合考虑热经济性及技术经济性,进行全面比较才能确定最佳的选择。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99a4851f-a727-40c1-b48a-9de2014b748f下载时间:2010年8月30日
本文标题:汽轮机运行热经济性诊断方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