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完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自己做的测试题
一、课程性质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发挥应有的作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2.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一)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二)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三)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四)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一学段(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五)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六)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七)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程的10学分,共计可获得18学分;1.2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1.3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二)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评价建议(一)评价的基本原则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4。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8、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9、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1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11、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12、语文课程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本文标题:(完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自己做的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2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