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屏风一、中国传统屏风的发展与演变二、中国传统屏风中的传统文化三、中国现代屏风定义:屏风是指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一般用木头或竹子作框子,蒙上绸子或布料。有的单扇,有的多扇相连可折叠。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屏风的起源《物原》说:“禹作屏”,此说虽早,但无据可证《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待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周礼.家宰.掌次》:“设皇邸。”“邸”、“皇邸”、“康”、“雇座”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汉代时期独扇屏、连屏或叠扇屏(多扇拼合)屏风常与床榻结合使用。山东汉画像石上的双扇屏风榻近年出土的实物中,以长沙马土堆汉墓出上的漆屏风最为典型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汉代时期镂雕透孔屏风汉代很盛行河南信阳楚墓——木制镂雕彩漆座屏这类屏风多用木制,中间镂雕出立体感很强的图案,是一种纯装饰性的屏风。“隔座”1.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屏风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屏风通常为三扇,屏框间用钮连接。如汉魏墓壁画中的屏风东晋顾恺之《列女仁智图》中屏风。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屏风隋唐五代时期盛行书画屏风,史书及当时的绘画中屡有记载。《新唐书·魏征传》中有“帝以旗上疏列为屏障。”有的屏风双面有图,可以随意陈设。单面则只能靠墙陈设。五代画家周文矩——《重屏会棋图》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宋、辽、金、元时期的屏风宋代屏风:四边较宽,边框内镶里框,屏下镶裙板,镂雕曲边竖权,下有墩子木。由于屏风用处不同出现了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屏风。较小屏风——宋墓壁画《刻坐图》较大屏风——《白描大士图》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宋、辽、金、元时期的屏风”八“字形屏风屏风为三扇,中扇稍大,边扇稍窄,并向前折成一定角度,呈”八”字形,可以自行直立。如宋刘松年画《罗汉图》如圣母像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宋、辽、金、元时期的屏风元代画家刘贯道《消夏图》宋元屏风在造型、装饰上,尤其是屏框内分割小格的作法,到明代还在普遍使用。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明清两代的屏风屏风在宋代以前基本以实用为主,装饰次之。到了明代,屏风不仅为实用家具更是室内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明代屏:座屏风和曲屏风座屏风:又分多扇组合和独扇插屏。多扇座屏风为多扇组合而成,或三扇,或五扇,最多九扇,都用单数。独扇屏风:单独一屏框插在一个特制的底座上。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明清两代的屏风曲屏风:属活动性家具,一般都用双数。最少两扇,最多可达数十扇。每扇之间用销勾连接,也有的用绞绢裱糊连接。平时折合收贮,用时取出打开,突出特点是轻巧灵便。这类屏风多用较轻质的木材作边框。屏心用纸绢裱糊,并图画或刺绣各种山水风景、花卉翎毛及各种人物故事。有的在屏心装裱名人字画、书法、诗赋,便于随时品味和欣赏。受文人及官僚贵族的赏识。在较大的厅堂内用以分隔空间,同时又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明清两代的屏风清代屏风的形式基木沿袭明式,只是装饰手法较明代又有发展。除纸绢或刺绣屏风外,漆饰屏风、木雕屏风、镶嵌屏风等明显增多。在清代的漆饰屏风中,品种有雕漆、彩绘、刻灰、堆灰、雕填、识文描金、隐起描金等多种形式。乾隆时期,各类工艺品的制作技艺日益发展,北京的珐琅、广州的牙雕、苏州的刺绣、扬州的剔红等都是当时有名的工艺品种,这些丰富多彩的手工技巧皆被用于屏风的制作,加之乾隆皇帝喜好的书画艺术亦被表现于屏风,这一时期遂成为清代屏风艺术的鼎盛期。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雕刻工艺:浮雕、透雕、镂雕等浮雕:是指在平面上的将所要表现的形象浮凸出来一种雕塑,或者更通俗地说,是只能从一面欣赏的雕塑,根据浮凸的深浅可以分成浅浮雕(紫檀边黄杨木雕职贡图围屏局部)和深浮雕(紫檀木雕兰亭图插屏局部)。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镂雕:镂空雕刻的空洞匀称而美观,并且能使人非常醒目的看出雕刻的图案花纹来,视线不会受到任何的障碍和阻拦。它显得玲珑剔透,具有强烈的雕刻艺术风格,而且极富装饰效果。在雕刻艺术领域,这种镂空雕刻是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经常被运用到屏风的屏心的装饰中。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透雕:即两面都雕刻的透空雕。可供人们双面欣赏,类似苏州的“双面绣”。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正反图案相同;另一类是正反图案相异。象牙镂雕群仙祝寿插屏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镶嵌工艺:是以金银、玉石、珍珠贝、水晶、琉璃、珐琅、翡翠、云母、骨、象牙和螺钿(dian)等物品作为原料,充分利用其自然的材质、色彩和纹理,精工雕琢成半立体的山水、人物和花鸟等图案,并拼、镶、挖嵌于屏风中。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嵌入玉石嵌玉石花卉屏风局部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嵌珐琅山水图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紫檀边座嵌象牙仙人楼阁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嵌薄螺钿-楠木边座黑漆地螺钿云龙插屏局部嵌厚螺钿-红木边座嵌螺钿三星图插屏局部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漆画工艺:不同一般意义上的髹(xiū)漆工艺,而是专指古代彩绘漆器上的装饰性画,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不同于壁画帛画之类的表现技法。描金漆:即在漆地上加描金花纹如:紫檀嵌玉双龙闹海图插屏局部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织绣工艺织绣——黑漆边座平金九龙宝座屏风局部1.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屏风的历史与渊源——清代屏风的装饰工艺绘画书法绘画-紫檀边座董邦达画山水宝座屏局部书法-虞世璎楷书《离骚》纸围屏局部小结明清时期的室内屏风随着制作工艺进一步完善与成熟,装饰作用甚于实用。许多精美贵重的材料被用来制作屏风。通过对屏风本身华美的装饰来烘托室内豪华的气派,满足权贵们炫耀地位的需要。2、中国传统屏风中的传统文化——中国三大传统文化思想与传统屏风儒家思想与传统屏风孔子首创的儒家思想讲伦理、道德,讲仁、义、礼、智、信。如:历代帝王的宝座及屏风有着不平常的尺度,并雕上龙的形象,饰上象征皇天后土的辉煌色彩,坐在这样的屏风前,真龙天子的权威自然令人生畏。宋代将《孝经图》画与屏上。2、中国传统屏风中的传统文化——中国三大传统文化思想与传统屏风道家思想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人法地,地法大,大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一切与大自然展开,人与自然的结合。2、中国传统屏风中的传统文化——中国三大传统文化思想与传统屏风佛家思想:佛教于西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的装饰题材非常丰富,有莲花、狮子、大象、宝珠、金刚杵、佛教“八宝”,以及密教的“六字真言”等。在传统屏风制作中就常运用须弥座的底座形式,须弥座名字的由来,是起源于印度把须弥山作为佛像的基座,其寓意是佛坐在圣山上面。中国须弥座最基本的形式是中间窄,上下宽的基座。底座为八字形三联须弥式,其上浮雕莲瓣纹3、现代屏风作为现代建筑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屏风的设计己经过去的家具功能转化为纯装饰的功能。有时屏风则作为一面可以调节的墙面,这样的屏风作品多是用以点缀室内环境而做的摆设,其实用功能就是一面装饰性的摆件。3、现代屏风——运用于办公室采用的是绝对分隔的方式,即用承重墙分隔空间。私密性强、安静、抗干扰。3、现代屏风——运用于酒店现代的酒店大堂设计中常使用造型及材质别致的屏风作为总台背景。在中国风格的餐馆设计中,通常在入口处设置醒目的富有中国古典色彩的一字屏,以此招揽顾客,并对内部就餐空间起到了阻隔视线的作用。3、现代屏风——运用于家居浴室:浴室用的最多的隔断是玻璃屏风,常通过镀膜玻璃、推拉门、折叠门、储物架等形式将入厕、洗漱功能分开,做到最大可能地使用空间和功能利用。浴室中沐浴屏风可以在不干扰浴室别的空间下防止沐浴时水珠四溅让浴室干湿分离,防止水汽的过分侵扰。3、现代屏风——运用于家居客厅:屏风在客厅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既可以分隔和组织空间,又可以起装饰美化作用。视频:宋明清官窑瓷-司马金龙墓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html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中国屏风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7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