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主体及配套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表格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表格编号CCFED-PM-0802项目名称及编码铜陵恒大绿洲首期主体及配套工程二标段第页共页楼栋号21#楼分项工程名称砌体工程工程部位交底人负责人接受交底人交底时间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及施工工艺1.1.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6m。1.2.砌块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取样送检。1.3.施工前应检查砌块含水率,采用干作业法施工,上墙含水率宜控制在15%左右。砌筑前应先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放出墙身中心线及边线。一道墙可先砌两头的砖,再拉准线砌中间部分。第一皮砌筑时应试摆。在砖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皮数杆,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1.4.凡卫生间,厨房,雨蓬,阳台,露台,女儿墙,出屋面外墙等有水房间四周墙体均浇筑200高C20混凝土卷边,其大样见下图所示。?1.5.施工前,必须将楼层表面的砂浆、杂物等清理干净,并浇水润湿。1.6.操作方法:砌砖操作方法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压”的操作方法。1.7.砌体灰缝: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缝宽均一),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大于12mm,也不宜小于8mm。1.8.砂浆饱满度:为了避免外墙渗水,使外墙灰缝砂浆饱满度保证在90%以上,且严禁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等现象,内墙水平灰缝砂浆饱满足不少于80%,竖缝采用挤浆法,严禁用水冲浆灌缝。1.9.墙顶梁底填砌:墙体砌筑至梁板底时,顶部稍停一段时间待墙体沉实后(至少7天以后),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分两次填塞密实卡牢。1.10.外墙砌筑前必须对已浇筑的框架结构进行测量,确保外墙墙面垂直平整,各楼层的窗、洞口顺直。外墙每砌完一步架都应进行竖缝的刮缝和塞缝,以减少外墙渗漏点,提高砌体强度。砌体构造柱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大马牙槎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浇筑构造柱时必须将柱内落地灰清理干净,并洒水充分潮湿。1.11.外墙窗台下第一和第二皮砌体的水平灰缝内应通长增设主筋2Φ6、分布筋Φ6@150焊接网片;墙体外墙窗台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带,C20砼,截面为300×100高,内配3φ6水平拉筋两端各锚入墙体600,φ8@200。1.12.砌体与构造柱、混凝土柱或墙交接处,应按每两皮砌块即不大于600mm的高度设置2Φ6拉结筋,伸入砌体内长度应不小于1000mm,拉结筋末端应有90°弯钩。拉结筋必须放在灰缝内,不得漏放。1.13.砌块砌筑时应错缝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得大于2皮。1.14.门垛、门窗框两侧墙垛宽度小于360mm的,严禁使用砌块补砌,应采用混凝土浇筑。1.15.墙高度大于4M,应在墙高度中部设置通长的钢筋砼圈梁,圈梁截面为墙宽×300,配纵筋4根二级10,箍筋Φ6@200。柱施工时预埋4Φ10与圈梁筋焊接,圈梁遇过梁时分别按较大者设置。电梯井圈梁按电梯图纸施工。墙高大于等于3.0m时,设置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砼腰梁,内配纵筋为4根二级10,箍筋Φ6@200。1.16.建筑外墙的阳角和阴角、大洞口两侧,电梯间四角(无柱、砼墙时)、平墙悬挑端部,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墙长中部,以及沿内外墙不大于3M,屋顶女儿墙每隔约3M左右设置一根构造柱。柱截面为墙宽×200,配纵筋4根二级10,箍筋Φ6@200。在上下层梁相应位置各预留4根二级12钢筋与构造柱纵筋相连。构造柱与砌体墙交接处,应设墙体拉筋500高设置一道,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1.17.在两种材料交接处采用300宽的1mm厚10*10mm的网格布加强带进行处理。以防止不同材料交接粉刷开裂,搭接宽度每侧≥250mm。1.18.墙体底部砌筑200高普通小砌块。门窗洞两侧砌体应按塑钢、铝合金等门窗框安装固定要求的位置砌入与砌块等高、宽的C20混凝土预制块,宜用塑料锚栓或其它连接件固定门窗框,其间隙应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和耐候建筑胶填塞封牢。预留钢筋直径同过梁纵筋浇筑过梁时凿毛柱(构造柱)1.19.砌体洞顶按下表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①、过梁长=La+2×a(见图一)②、洞顶离梁底距离小于混凝土过梁时,过梁与梁整浇(见图二)。③、当洞口侧边离柱(砼墙)边不足a,柱(砼墙)施工时在过梁纵筋相应位置预埋连接钢筋。过梁表注:空心砌块外墙窗台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带,截面为墙厚×60,内配2Φ10,水平拉筋Φ6@200(两端各伸入墙内各240)。二、施工注意事项2.1.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临时施工洞洞口净跨LoLo<10001000≤Lo<15001500≤Lo<20002000≤Lo<25002500≤Lo<30003000≤Lo<3500梁高h120120150180240300支座长度240240240370370370②2Φ102Φ102Φ102Φ122Φ122Φ12①2Φ102Φ122Φ142Φ142Φ162Φ16口应做好补砌。2.2.留置直槎处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每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2.3.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2)、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2.4.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2.5.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大于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过梁。2.6.墙体砌筑后,应做好防雨遮阳处理,雨雪天应停止砌筑外墙。2.7.水、电管线暗敷时,必须待墙体施工完成,且砌筑砂浆强度指标达到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才能进行。总开槽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墙厚小于120mm的墙体不得双向对开管槽,管线开槽以距门窗洞口300mm为宜。2.8.砌块外墙上的水平方向凹凸部位(腰线、雨罩、窗台、分格缝等)应按规定抹出泛水和滴水槽(或鹰嘴线),外墙抹灰应设分隔缝,分隔面积不宜大于30m2,长度不宜大于6m。分格缝应有可靠的防渗漏处理措施。三、质量标准3.1保证项目:3.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1.2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3.1.3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3.1.4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做法必须符合规定。3.2基本项目:3.2.1砌体上下错缝,砖柱、垛无包心砌法;窗间墙及清水墙面无清缝;混水墙每间(处)无4皮砖的通缝(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3.2.2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3.2.3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3.2.4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3.2.5清水墙组砌正确,竖缝通顺,刮缝深度适宜、一致,楞角整齐,墙面清洁美观。3.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偏移10用经纬仪和拉线和尺量检查2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高±15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3垂直度每层′5用2m托线板检查全高≤10m10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10m204表面平整度清水墙、柱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混水墙、柱85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7拉10m线的尺量检查混水墙106水泥、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8与皮数杆比较尺量检查7清水墙游丁走缝20吊线和尺量检查,以底层第一皮砖为准8门窗洞口(后塞口)宽度±5尺量检查门口高度+15(-5)9预留构造柱(宽度、深度)±10尺量检查10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用经纬仪或吊装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四、安全技术要求4.1.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具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4.2.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4.3.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二人。4.4.在楼层施工时,堆放机具、砖块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荷载。如超过荷载时,必须经过验算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进行堆放及施工。4.5.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4.6.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叠加一层。4.7.砍砖时应面向内打,防止碎砖跳出伤人。4.8.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4.9.用起重机吊砖要用砖笼;吊砂浆的料斗不能装得过满。吊杆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停留,吊件落到架子上时,砌筑人员要暂停操作,并避开一边。4.10.冻期施工时,脚手板上如有冰霜、积雪,应先清除后才能上架子进行操作。4.11.如遇雨天及每天下班时,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冲走砂浆,致使砌体倒塌。4.12.在台风季节,应及时进行圈梁施工,加盖楼板,或采取其他稳定措施。4.13.大雨、大风、冰冻等异常气候之后,应检查砌体是否有垂直度的变化,是否产生不均匀下沉等现象。4.14.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4.15.不准勉强在超过胸部以上的墙体上进行砌筑,以免墙体碰撞倒塌或上石时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4.16在砌块砌体上,不宜拉锚揽风绳,不宜吊挂重物,也不宜作为其他施工临时设施、支撑的支承点,如果确实需要时,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本文标题:主体及配套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7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