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技术交底工程名称桥梁工程分项工程钢筋工程部位或桩号K0+000~K2+500技术规范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3、河运高速公路《二阶段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一、一般规定1、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2、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等。对桥涵所用的钢筋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3、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I级热轧钢筋制作。二、钢筋的加工(一)、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3、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二)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受力主钢筋制作和末端弯钩形状弯曲部位弯曲角度形状图钢筋种类弯曲直径D平直部分长度备注末端弯钩180°Ⅰ≥2.5d≥3dd为钢筋直径135°HRB335φ8~φ25≥4d≥5dHRB400φ28~φ40≥5d90°HRB335φ8~φ25≥4d≥10dHRB400φ28~φ40≥5d中间弯钩90°以下各类≥20d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当进行弯曲加工时,对直径d不大于20nm的钢筋,其弯曲直径不应小于4d,对直径d大于20m的钢筋,其弯曲直径不小于6d。(三)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的形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按图10.2.3a)、b)加工;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按图10.2.3c)加工。三、钢筋的连接(一)钢筋的焊接与绑扎接头1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2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HRB500钢筋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钢筋的交叉连接,无电阻点焊机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各种预埋件T形接头钢筋与钢板的焊接,也可采用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电渣压力焊只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能用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4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5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6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7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8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10.3.1-1的规定。对于绑扎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亦应符合表10.3.1-1的规定。表10.3.3-1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着面积的最大百分率接头型式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受拉区受压区主钢筋绑扎接头2550主钢筋焊接接头50不限制注:①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倍搭接长度;②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③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④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⑤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对受拉钢筋应至少为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1.5倍且不小于375mm;对受压钢筋为无涂层钢筋锚团长度的1.0倍且不小于250mm。9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10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11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10.3.1-2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表10.3.1-2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高于C25Ⅰ级钢筋35d30d25d月牙纹HRB335牌号钢筋45d40d35dHRB400牌号钢筋55d50d45d注:①当带肋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当带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②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③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④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I级、HRB335牌号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10d;HRB500钢筋不宜采用。⑤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当抗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时应增加5d。⑥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12受拉区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二)钢筋的机械连接1钢筋的机械连接,其接头性能指标应符合规定。2钢筋连接件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宜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3对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要求,可依照焊接接头要求办理。4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以下简称挤压接头)适用直径为16~40mm的HRB335、HBB400牌号带肋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用于挤压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1)不同直径的带肋钢筋可采用挤压接头连接,当套筒两端外径和壁厚相同时,被连接钢筋的直径相差不应大于5mm。2)当混凝土结构中挤压接头部位的温度低于-20C℃时,宜进行专门的试验。3)对HRB335、HBB400牌号带肋钢筋挤压接头所用套筒材料,应选用适于压延加工的钢材,其实测力学性能、承载力及尺寸僻差应符合有关规定。4)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筒在运输和储存中,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不得露天堆放,应防止锈蚀和沾污。5)挤压接头施工时有关挤压设备、人员、挤压操作、质量检验、施工安全应符合现行规定。5钢筋锥螺纹接头,适用于直径为16~40mm的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连接,用于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1)钢筋锥螺纹接头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2)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2级;2)锥螺纹接头施工时,有关材料、加工、操作、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规定。四、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及安装(一)、对于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网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二)、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2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应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3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待所有焊接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焊。4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为此,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下面宜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5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三)、钢筋网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焊接:1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I级或冷拉I级钢筋时,如焊接网只有一个方向为受力钢筋,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的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交叉点,可根据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一般可焊接或绑扎一半交叉点。2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时,除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mm。(四)、在现场绑扎钢筋网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钢筋接头的布置,应符合本章第3节的有关规定。2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3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柱和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4墩、台身,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转角处的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在浇筑过程中不得松动。5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布置,在柱中应沿柱高方向交错布置,若是方柱则必须位于箍筋与柱角竖向钢筋交接点上。但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纵向钢筋的交接点上。圆柱或圆管涵螺旋形箍筋的起点和终点应分别绑扎在纵向钢筋上。(五)、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六)、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进行检查。五、质量检查和质量标准(一)加工钢筋的偏差不得超过表10.5.1的规定。表10.5.1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弯起钢筋各部尺寸±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二)焊接钢筋的验收和允许偏差表10.5.2焊接网及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mm)网的长、宽±10骨架的宽及高±5网眼的尺寸±10骨架的长±10网眼的对角线差10箍筋间距0,-20(三)机械接头的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1应用钢筋机械连接时,应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应符合现行规定。2钢筋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2)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四)安装钢筋的允许偏差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表10.5.4的规定。表10.5.4钢筋位置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同排梁、板、拱肋±10基础、锚碇、墩台、柱±20灌注桩±20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0,-20钢筋骨架尺寸长±10宽、高或直径±5弯起钢筋位置±20保护层厚度柱、梁、拱肋±5基础、锚碇、墩台±10板±3安全要求:1.钢筋运输与堆放安全要求1)人工搬运钢筋时,步伐要一致.。当上下坡(桥)或转弯时,要前后呼应,步伐稳慢,注意钢筋头尾摆动,防止碰撞物体或打击人身,特别防止碰挂周围和上下的电线。上肩或卸料时要互相打招呼,注意安全。2)人工垂直传递钢筋时,送料人应站立在牢固平整的在面或临时构筑物上,接料人应有护身栏杆或防止前倾的牢固物体,必要时挂好安全带。3)机械垂直吊运钢筋时,应捆扎牢固,吊点应设置在钢筋束的两端。有困难时,才在该束钢筋的重心处设吊点,钢筋要平稳上升,不得超重起吊。4)起吊钢筋或钢筋骨架时,下方禁止站人,待钢筋骨架降落至离楼地面或安装标高1m以内人员方准靠近操作,待就位放稳或支撑
本文标题:钢筋工程技术交底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8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