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阶段物理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中综合阶段物理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如图1,一名正常新生婴儿的质量约为A.0.035千克B.0.35千克C.3.5千克D.35千克2.第一个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阿基米德3.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质量也相应的变小了B.一块木块分别放在空气和水中,在水中的木块质量比在空气中的大C.不同的物体质量一定是不同的D.质量的大小与物体形状无关4.一般来说大礼堂或者电影院的墙壁会做成凸凹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提高声音的音调C.增强声音的响度D.仅是为了装饰5.如图2所示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为了美观,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蒙住双眼的同学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6.在“研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要研究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他应该选择的琴弦是A.琴弦的材料,粗细相同,松紧程度不同B.琴弦的粗细,松紧程度相同,材料不同C.琴弦的材料,松紧程度相同,粗细不同D.琴弦的材料,粗细,松紧程度均不同7.如图4所示,属于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是琴弦图3抽气甲乙丙丁图2图1A.手影B.放大镜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D.照镜子图4图58.如图5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9.光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A.EO为入射光线B.折射角的大小为60°C.BF为水和空气的界面D.AD的右侧为空气10.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1)单摆的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2)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3)研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1)与(3)B.(2)与(4)C.(2)与(3)D.(1)与(4)二、填空题(每空1分,第19题每空2分,共29分)11.最新的苹果手机iPhoneX的机身厚度为7.7(1),质量为174(2)。(填写单位)12.物体所含(3)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4)。(选填、“属性”或“特性”)。在SI制中,质量的单位是(5),长宁区某校一探究小组研究了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密闭在容器里),并成功培育发芽,长成果实。从太空到地球,种子的质量(6)(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隆隆的雷声使人感到震耳欲聋,沙沙的细雨须侧耳倾听。这是由于声音的响度不同,它是由声源振动的___(7)___决定的;不同种类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很容易区别,主要是声音的____(8)___不同;演奏家能通过钢琴演奏美妙的乐曲,主要是声音的音调不同,由于发声体振动的____(9)____不同。14.课堂上物理老师敲击音叉时,同学们听到声音的时候发现音叉将小球弹开(如图7),说明发声的音叉在(10),引起音叉周围空气的振动以(11)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如图8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通过在(12)处减弱噪声。图6图9图12图8图715.如图9所示,这是2018年1月31日的超级月亮,是152年一遇的超级天文奇观,当晚据说有血月和蓝月轮番登场,更有月全食来相助,三大奇观大饱眼福。月全食现象是由于光在(13)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光在玻璃、空气、水这三种介质中传播时,在(14)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近似为(15)米/秒。16.如图10,王芳同学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16)m,像高为(17)m;若她向平面镜前进0.5m,则她和镜中像之间距离(18)m;若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19)(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7.如图11所示,当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60°时,反射角为(20)°,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21)°;若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过10°时,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将转过(22)°。18.如图12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23),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纯净水瓶仍在山上,这样做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盛有水的水瓶就相当于一个(24)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有(25)作用,从而使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枯叶着火。19.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的特点,小明同学分别将物体A、B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与A、B完全相同的物体A、B寻找像的位置,如图13(a)、(b)所示。接着,他改变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如图13(c)、(d)所示。观察到A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图13(a)(b)(c)(d)AABBAAAA图10图1160°图18(1)分析比较图13(a)或(b)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平面镜成像中,(26)。(2)分析比较图13(a)和(c)和(d)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27)。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6分)2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14中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度数。21.如图15所示,完成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2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16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3.如图17所示,根据光路图,填上合适的透镜。四、计算题(第24题4分,第25题5分,共9分)24.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两车相撞了,小明在看到两车相撞后,2秒钟后听到了汽车相撞的声音,求小明距事故地点的距离?(v空气=340米/秒)25.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时,是利用回声的原理。如图18所示,当探测船到达探测海面时,由船上的发声仪器发出声音,在6S后,接收到回声,请求出此处海的深度?(v海水=1500米/秒)五、实验题(每空1分,第30题(23)(24)空每空2分,共26分)26.如图19所示的刻度尺,他的量程是(1),最小分度值是(2)。所测物体的长度是(3)厘米。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4)(填序号)图15图14图16图17图20图21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选填:①选用最小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②选用量程更大的刻度尺;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7.如图20所示,甲、乙为一位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时打出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段。(1)打点计时器每隔(5)秒在纸带上打一个点。(2)在图20甲中,从A点到E点的时间为(6)秒;在图20乙中,从A点到C点的时间与从C点到E点的时间(7)(填:“相同”或“不同”);比较图甲乙两条纸带打点情况,(8)纸带拉得快。28.如图2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找来的两支蜡烛大小应(9)(选填“相同”或“不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目的是(10)。(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11)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3)使点燃的蜡烛在某一位置,测出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两者相等,即可得出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12)(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13)。(4)如果在图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直接观察白纸,则白纸板上(14)(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29.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如图22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其中A、B和C、D分别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材料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15)做实验(选填字母)。(2)另一小组选择了A、C两个透镜做实验,说明他们在探究“凸透镜的焦距跟(16)的关系”。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23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17),图19图22图23图25空气49°BA水法线oo55°空气水40°BA法线Bo空气水A法线65°45°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18)。(3)本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采用了(19)的科学方法。30.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如图24所示的实验,得到的数据分别填入表一、表二、表三中。表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实验序号入射角(度)折射角(度)155°40°245°30°320°15°表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实验序号入射角(度)折射角(度)455°35°545°25°620°10°表三(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实验序号入射角(度)折射角(度)715°20°830°45°940°55°(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或表二中的4、5或6或表三中的7、8或9)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20)。(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表二中的4、5和6)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21)。(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7、2与8、1与9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光的折射现象也遵循光路(22)的规律。(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或表二中的4、5或6)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光从(23)。(5)小王同学在(4)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实验,发现了如图25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折射光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合理的猜测:当继续增大入射角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会是以下选项中的(24)项。图24o空气水(玻璃)法线ABBA空气水o55°法线B空气55°水A法线o空气55°BA水法线oAB空气55°o法线55°水A.B.C.D.娄山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C2、A3、D4、A5、D6、C7、D8、C9、B10、A二、实验题:(每空1分,第19题每空2分,共29分)11、毫米(mm);克(g)。12、物质;属性;千克(kg);不变。13、幅度;音色;频率。14、振动;声波(疏密波);声源。15、同种均匀介质;空气;3×108。16、2;1.6;3;仍能。17、30°;120°;20°。18、ACE;凸;会聚。19、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大小始终相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16分)20、入射光线AO、法线、入射角及度数各1分。(4分)21、折射光线、法线、垂直、箭头各占1分。(4分)22、对称正确1分;虚像正确1分;直角1分、字母1分。(4分)23、每个透镜2分(4分)四、计算题:(第24题4分,第25题5分,共9分)24、解:s=v空气t2分=340米/秒×2秒1分=680米1分25、解:s=v海水t2分=1500米/秒×6秒/22分=4500米1分四、实验题:(每空1分,第30题23、24每空2分,共26分)26、10cm;1mm;3.3;①③。27、(1)0.02;(2)0.08;相同;乙。28、(1)相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较黑暗;(3)不合理;实验次数少,不能得出普遍规律;(4)没有29、(1)AB或CD;(2)凸透镜形状;凸透镜的材料相同;小;(3)控制变量法30、(1)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2)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3)可逆;(4)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5)B
本文标题: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阶段物理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4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