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13篇教学课件:1-6篇(共30张PPT)
五、文言文比较阅读十三篇(一)《咏雪》和《智子疑邻》【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选自《韩非子·说难》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3)暮而果大亡其财果然(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公欣然曰其人舍然大喜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C.其邻人之父亦云于我如浮云D.而疑邻人之父以我酌油知之【解析】A.……的样子;B.趁、乘/于是;C.说/云彩;D.助词,的/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2)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来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两篇文章中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谢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C.【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从不同角度咏雪,【乙】文从相同角度强调了修补防盗。5.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6.《智子疑邻》有何寓意?这对我们有何启示?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译文】【乙】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雨(那个富人家的)墙(被)毁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二)《陈太丘与友期行》和《郭伋传》【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太丘舍去舍弃(2)元方时年七岁当时(3)下车引之拉,牵拉(4)郭伋始至行部最初(5)及事讫完毕(6)须期乃入等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与人期行须期乃入B.道次迎拜次北固山下C.尔曹何自远来白雪纷纷何所似D.诸儿复送至郭外将复何及【解析】A.动词,约定/名词,约定的日子;B.顺序/停宿;C.为什么/什么;D.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相委而去六十而耳顺B.计日告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遂止于野亭其一犬坐于前D.其为人若此人不堪其忧【解析】A.表顺承/表修饰;B.代词,他们/助词,的;C.介词,在;D.代词,他/代词,那。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待君久不至,已去。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2)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郭伋告诉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5.【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讲信用。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守信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乙】文侧重叙述。6.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译文】【乙】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了西河美稷,有几百个小孩子,每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路旁迎着郭伋拜见他。郭伋问:“你们为什么从大老远来(见我)?”回答:“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迎接。”郭伋表示感谢。等到事情完毕后,各位孩子再次送(郭伋)到城外,问:“使君哪一天回来?”郭伋请部下官吏计算,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出巡已经回来了,比预定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认为(这样做)会对孩子们失信,于是停留在郊野外的亭子里,等到了约定的日子才进入(城里)。郭伋的为人就是如此。(三)《诫子书》和《周公诫子》【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①者②③④,守之以卑者,贵⑤⑥⑦⑧⑨者,⑩;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⑪⑫⑫”——选自《韩诗外传》【注释】①恭:肃敬,谦逊有礼。②荣:荣华显贵。③俭:行为约束而“威”,威严。⑦聪明:指明察事理。⑧睿智:聪慧,明智。⑨愚:愚拙,不巧伪⑪⑫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非学无以广才增长(2)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3)又相天子辅佐(4)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见闻广博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静以修身守之以浅者B.淫慢则不能励精有龙则灵C.周公诫之曰夫君子之行D.然一沐三握发然则天下之事【解析】A.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用;B.就;C.代词,指伯禽/助词,的;D.然而,但是/如此,这样。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有所成就。(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失去人才。5.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6.【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乙】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肃敬保持道德品行宽大宽容的人,就可以荣华富贵;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地位显要;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拙来保有明察事理的聪慧、明智的,就是明智,聪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并用浅陋浅显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四)《狼》和《黔之驴》。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技止此耳!”——选自《柳河东集》【注释】①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习:熟悉。③狎(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④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⑤跳踉(liánɡ):跳跃。⑥㘎(hǎn):吼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2)以为且噬己也,甚恐恐惧,害怕(3)远遁逃跑(4)觉无异能者特殊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A.止增笑耳技止此耳B.转视积薪后然往来视之C.以为神可以为师矣D.益习其声屠自后断其股【解析】A.只,仅;B.看;C.认为/可以凭借;D.代词,它的。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老虎看见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来看待)。5.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及时丢掉幻想,早下抵抗决心,勇敢机智(或果断地杀死两狼);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过早暴露自己,和老虎相处太久,让它熟悉了自己(或无异能)。这充分说明了认清形势的重要性。【译文】【乙】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敢与它搏斗。(老虎)渐渐地靠近驴,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五)《穿井得一人》和《三人成虎》【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注释】①质:做人质。②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③反:通“返”。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2)谓魏王曰对……说(3)愿王察之明察(4)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超过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及其家穿井将复何及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C.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宋之丁氏D.竟不得见竟不可得【解析】A.等到/来得及;B.向/比;C.用于主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13篇教学课件:1-6篇(共30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0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