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目标与要求
附件2: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一、建设目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医疗为重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坚持继承与创新,医、教、研相结合,促进诊疗技术的提高和中医临床学术进步。通过项目建设,逐步在我省形成一批中医特色明显、管理与诊疗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创新能力较强、社会影响较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中医专科。二、具体要求(一)基础条件项目项目要求1、床位数①重点专科:床位数不低于40张②重点专病:床位数不低于20张2、设备⑴配备共有与专用的诊疗设备能满足临床开展业务工作的要求,配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⑵使用率专用诊疗设备使用率达到60%以上⑶完好率专用诊疗设备完好率达到80%以上3.经费投入①建设经费做到专款专用②本院对专科建设按计划足额投入专项经费4.信息技术应用①拥有计算机的数量能够满足工作需要②建立项目建设信息库,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科室业务工作信息、人才信息、病人信息、医疗质量监测信息及本专科医学情报文献信息等5.对口支援建设周期内至少对口支援1个单位的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6.接收进修人员三级医院建设周期内平均每年接收进修人员不少于3名二级医院建设周期内平均每年接收进修人员不少于1名(二)基础管理项目项目要求1、质量管理①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②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措施③对重点病种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2.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执行①实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诊断标准②实行中、西医双重疗效判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疗效标准③严格执行其它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3.患者随访①开展患者随访并完善随访制度②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50%4.医德医风①建立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②无违法、违纪、违规事件发生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5.监测数据报送按照《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监测数据6.协作组工作积极参加协作组的各项活动并完成所承担的协作组中的相关任务7.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现本专科(专病)中医药文化特色,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工作(三)临床能力项目项目要求1、门诊量在全省中医医院相同科室中较高,并逐年增加2、平均每一门诊人次费用不高于本地区同一病种平均门诊费用3、收治病人数逐步增加4、病床使用率达到80%以上5、病床周转率不低于全省同级中医医院同专业科室水平6、平均住院日低于全省同级中医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天数7、平均每一住院人次费用不高于本地区同一病种平均住院费用8、收治病种①重点专科:收治病人中本专科病种≥80%,重点病种收治人次占本科收治人次≥50%②重点专病:收治专病人次占本病区收治人次≥50%9、急危重症患者比例领先于全省同级中医医院相同单病种的急危重症患者比例10、疑难病症患者比例领先于全省同级中医医院相同单病种的疑难病症患者比例11、区域外患者达到20%12.临床诊疗规范①研究制定本专科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②规范应用本专科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③定期对主要病种和重点病种的诊疗常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及时修订诊疗常规,优化诊疗方案13、诊断水平①诊断准确率达到相应级别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②中医药辨证论治准确率达到90%以上(辨证论治准确率,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要点为:病史资料真实齐全——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等,病因病机分析合理,证候诊断准确,治则治法正确,依法组方,君臣佐使合理选药,体现理法方药的完整统一)14、疗效水平①重点专病:该病种的临床疗效在建设期间有显著提高,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②重点专科:重点病种的临床疗效在建设期间有显著提高,其中2个以上病种的临床疗效达到省内先进水平③定期对主要病种和重点病种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15、会诊与转诊每年接受一定数量的院外会诊与转诊,并建立登记制度(四)特色优势项目项目要求1、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措施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并取得明显成效2、中医药治疗率门诊及住院均领先于全省中医医院相同单病种的中医药治疗率3.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①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与应用②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③对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方药、诊疗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应用、提高4、特色疗法①至少1项,并有显著的临床优势②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重视中医康复5、院内中药制剂①品种数量,重点专科≥3种,重点专病≥1种②使用率应占重点病种诊疗人次的50%以上6、单病种优化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①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合理检查、用药②优化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全面应用7、护理①开展整体护理②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护理常规③对中医药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五)人员队伍项目项目要求1、人员结构①医师职称结构:高级职称的比例,三级中医医院应占15-25%,二级中医医院应占10-20%②医师类别结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③医师学历结构:三级中医医院研究生学历应占10%;二级中医医院本科学历应占50%2、建设名老中医工作室在发挥学科前沿动态、制定建设规划、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课题等方面,充分发挥本专科老中医专家的业务指导作用,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总结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3、学科带头人①年龄:一般为60岁以下(全省各中医学术团体和二级学会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除外)②资历:具有正高级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③学术兼职:受聘全省二级以上学术团体的委员(理事)或以上职务④知名度:在省内该学科中有一定的知名度⑤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熟悉本专业国外进展和现代医学信息技术;能把握学科前沿动态,领导制定专科建设规划;理论研究、诊疗技术等方面有独特见解,获得同行认可;对本专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有思路、有措施4、学术继承人①年龄:一般为50岁以下②资历:具有中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③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有扎实的中、西医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本专业的学术建设有创新思路,具有解决本专业临床工作中复杂和疑难问题的能力5.其他人员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②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主要病种特别是重点病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③中级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本专科的相关经典文献6、外语水平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人员不少于2人(二级中医医院不少于1人)7、医古文水平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能熟练掌握8、继续教育本专科(专病)的全体人员每年均达到有关规定要求9、赴外院进修建设周期内每年不少于1人,每年每次进修时间不少于3个月,进修内容与专科(专病)建设密切相关10、学术讲座及活动①重点专科:每年不少于4次,其中举办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1个②重点专病:每年不少于2次,其中举办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1个(六)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要求1、研究重点与方向①以临床应用研究为重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②保持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不断深入2、科研课题①三级中医医院建设周期内至少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在研课题1项②二级中医医院建设周期内应有市级以上在研课题1项3、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建设周期内至少有1项新技术或成果向全省推广4、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建设周期内引进的新技术、新项目每年不少于1项9.创新在中医药理论、技术、药物及设备、器械等方面有创新6.研究室建设★建有专门研究室,并开展本专科研究工作7.科研成果奖★建设周期内以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或临床基础研究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成果8.学术论文与专著★①建设周期内以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或临床基础研究为主题②在国内、国际医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注:标“★”的指标不作为各建设项目必须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本文标题: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目标与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1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