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文学]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一广播电视学的含义1广播电视的诞生“电话的恐怖”“神奇的电话”“电话望远镜”美军上尉克莱.雷里的妻子---斯蒂芬尼技术----广播电视无线电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远程传输信息的能力成为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电磁学理论---无线电通讯技术---无线电传声实验---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正式的广播电台出现1900年,费森登:交流发电机所产生的电磁波能够传递人的声音和音乐。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无线电声音广播。1916年,萨尔诺夫:“无线电音乐盒”计划。1920年11月2日,第一个获得美国商务部颁发营业执照并批准呼号的电台KDKA正式开播,成为世界广播事业史的发端。光电效应:电视传播的理论基础。任何表现物体的影像都可以通过电子信号予以传播。1936年11月2日,BBC在伦敦北郊亚历山大宫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电视的萌芽时期。二战后是世界范围内电视的成长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欧洲和北美逐渐超过电影,成为最流行的娱乐媒介。2什么是广播电视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按照传输信号分:只传递声音的,叫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声音和图像的,叫电视广播,简称电视。人们以广播、电视为媒介,建立专门的机构并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模,向社会提供信息、娱乐、服务等,是社会影响力巨大的大众传播活动之一。3什么是广播电视学(区别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和新闻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新闻只是作为大众传播的内容之一,新闻学是研究新闻这一特定大众传播内容的科学。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广播电视学是研究这种特定媒介形式下传播活动的规律,包括内容研究,管理机制研究,受众研究,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研究等与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相关的各个层面。广播电视学是在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殊规律而形成的,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二广播电视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1任务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广播电视工作的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广播电视界真正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对广播电视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充实着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2研究对象第一层次:研究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层面)第二层次:研究广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和接受者(传受双方人的层面)第三层次:研究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播出机构机构层面)第四层次:研究广播电视系统(组织机制层面)第五层次:研究广播电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媒介与社会层面)第二节媒介发展脉络一人类传播的不同阶段在人类传播史上,人们经历了亲身传播、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不同阶段。人类传播活动的进步和发展是以媒介的进步为标志的。复制技术:语言;文字;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对象(包括复制和覆盖面越来越广;速度(包括复制和传送)越来越快;(信息制作和流通的)数量越来越多;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新技术的精巧程度越来越高。二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的特征纸质媒介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印刷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纸张,并通过一定的发行渠道被受众所获得;电影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感光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胶片,并通过发行和放映渠道传递给观众;广播电视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或导线,不需要发行渠道。优:对象广泛时效性强丰富直观接受随意弱:顺序接受转瞬即逝三电视传播:还原口语传播在印刷媒介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信息结构的表现呈平面化特征,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文字符号这一形式来表达的,人类早期以感受性为主的“看的文化”转变为理解性强的“读的文化”。电影、电视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巴拉兹:在电影这种视听文化传播以前,人几乎等于没有眼睛,或者只为了“阅读”的眼睛,以前人类由于学会了“听”与“读”,结果把“看”给忘掉了,现在必须学会“看”,“看”才是最适合于现代的一种感觉。电视媒介的直接性、形象性、渗透性、多样性和广泛性,比电影更能调动人的视听潜力,影响大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改变人们的认知习惯。麦克卢汉:口语文化是部落文化,当人类传播进入书写阶段,进而发明了印刷工具后,人类文化就进入了书写文化阶段。而新的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所形成的文化是向部落文化(“读的文化”又回归为“看的文化”)的回归。电视文化使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很好地融合,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形式得以保存传播,消除书面文化制造的精英文化对大众的束缚。1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2广播电视节目研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电视的出现还原了口语传播的哪些特征?第二章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和职能第一节广播电视事业的组成一、节目传播系统---广播电视传播活动的核心节目传播系统是广播电视传播机构围绕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播出覆盖所建立的完整的内部系统。1传统意义上的节目传播系统主体是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围绕着生产、制作、传输、播放广播电视节目这些具体工作,通常形成节目生产制作、播出、传送、发射四个主要工作部门及相关的采、编、播、制等业务和技术人员队伍。2节目传播系统的改革电视专业频道广播专业台新的制播分离制、频道总监制、制片人制管理体系正在探索形成。二、管理系统---宏观角度广电业管理体制1广播电视的体制模式商业广播电视商业台完全由私人资本家独资或集资兴办,受国家法律和法令的制约。公营广播电视由国家垄断经营、委托社会公营及公营为主的公私合办的类型,承担为公众传播新闻、提供文化和娱乐节目的责任。国营广播电视直接由政府出资兴办,代表官方立场,负起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的责任。2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模式和管理职能“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模式我国各级广播电视机构之间的关系,应实行如下领导体制:省、自治区、市广播电视厅(局)受该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部双重领导,以同级政府领导为主。同时,省、自治区、市广播电视厅(局)的宣传工作,受省、自治区、市党委领导和广播电视部指导;事业建设受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部的双重领导,以同级政府领导为主。上述原则,也适用于省、自治区、市广播电视厅(局)与省辖市、县广播电视局之间的关系。广播电视系统“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三位一体”中心工作是宣传3我国广播电视业管理体制的弊端对广播电视的经营活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仍有差距,对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属性和喉舌作用两者关系的把握仍有欠缺;片面强调喉舌功能,或者片面强调产业功能,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广播电视系统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革;竞争机制尚未形成,表现为外部竞争环境不平等,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三、支持系统广播电视支持系统是节目传播系统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主要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系统外围从事保障性和延伸性服务以及相关性经营的行业部门。广播电视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门类:1、以刊登广播电视节目及有关知识为内容的广播电视报刊业。主要是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宣传介绍,引导听众观众收听收视和扩大节目影响。同时也是节目信息反馈和听众、观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桥梁之一。2、制作、发行视听制品的音像出版业。音像出版业为广播电视节目在播放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流通渠道,对扩大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但音像制作不仅限于广播电视节目,还包括专为商品流通制作和生产的其它音像制作。3、以广播电视为传播媒体的广告业。广告部门不仅制作与广播电视节目相关联的广告节目,同时广告的回报又为节目传播创造巨大经济价值。4、广播电视专用设备、器材的制造、维修业,是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系统运行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技术保障。第二节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宗旨和功能一、性质和宗旨1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中国人民所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广播电视。形象的说: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耳目)。2宗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具体工作(第81页)二、功能1自然功能传播音像信息2社会功能①传播新闻、引导舆论②普及社会教育③丰富文化生活④提供社会服务。3主功能和多功能广播电视通过信息传播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它的主功能。要积极拓展服务、娱乐等多功能,实现“寓教于服务”、“寓教于乐”。1广播电视事业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2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宗旨。3我国电视管理体制的特点及问题。第三章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概述第一节我国广播发展概述一、旧中国的广播1中国广播事业的发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批广播电台,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纸、通讯社一样,是外国人创办的。1923.1.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办起第一座广播电台。1924.8.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线电广播法规。中国自己筹办广播电台始于1925年。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正式播音。1927年5月1日天津无线电台开始播音。1927年9月1日北京无线电台开始播音。1928年10月1日,沈阳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27.中国民间最早的商业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27年底,北京燕声广播电台开始播音。230年代初期民营电台三十年代民营电台大致分成三种类型:①以讲授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的教育广播电台;②以播送广告和低级、庸俗的娱乐节目为主的商业广播电台;③以诵经礼拜为业的宗教广播电台。3抗战时期的广播事业抗日战争在三种政权统治下形成三种类型广播事业:①人民广播事业。30年代初,人民广播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筹建。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②国民党的大后方广播事业。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播,1938年3月,停办近半年后迁往重庆。1940年1月国民党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对国外广播。抗战结束前,国民党所办广播电台达23座。抗战非常时期,禁止开设民营台。③沦陷区的日伪广播事业。日军在中国攫取或建立广播电台近60座。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诞生在窑洞里。延安新华台——陕北新华广播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80年代初期的广播事业1980年10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总结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广播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走自己的路。1982年撤消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1983年3-4月,召开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的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80年代初期,中国广播事业成绩喜人。380年代中期---“珠江模式”(系列台直播大板块)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台开播,以其“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办台方针和主持人直播、大板块节目的“珠江模式”带动我国广播改革的第一次浪潮。系列台(频率)是指广播电台从所有频率都播出综合性广播节目向不同频率播出不同的专业性节目转化形成的新型广播格局,即一个电台下的不同频率传播节目各有侧重,内容取向上各有分工。4“窄播”潮流系列台的出现和繁荣使广播由“广播”走向“窄播”广播电视的“窄播”趋势,是围绕着现代社会受众分群化的特点进行传播内容分化的。在专门化(专业化)的同时,广播在服务对象、传播内容上进一步本地化、社区化。以“专门化”和“本地化”为核心特征的“窄播”潮流是广播发展的新趋势。第二节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端1诞生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播试播,9月2日正式开播。2停滞1973年5月1日彩色电视试播。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使其发展染上浓重的政治色彩。早期电视新闻内容中,重大政治性宣传总是占首位,而技术手段的落
本文标题:[文学]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5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