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1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海陆分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二、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三、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四、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2生:各抒己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略)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生:不。是分散的。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板书】2、海陆分布(略)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师:对。【板书】二、七大洲1、概念:(略)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略)3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生:?(各抒己见)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作业布置: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能力目标:逐步养成阅读地图的习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点:1、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二、教学难点: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情况总结、回答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引入新课: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从亚欧大陆包含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入手讲解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思考、回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讲授新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观察里海和黑海,区分他们的本质差别;(湖、海);观察图2-22读图分析亚欧分界及土耳其海峡的相对位置、组成。首先引导学生分清亚洲和欧洲的分界4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引导学生得出亚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看图分析通过读图,分析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帮助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北美洲与亚洲、南极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简单介绍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等,作为较高层次的要求。读图、思考、分析主要强调学习地理是掌握重要的学习工具地图,认识地表事物时一定要图、文结合,落实每一地点在地图上的落实。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亚洲环绕。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所环绕。印度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所环绕。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绕。可进一步分析各大洲周围有哪些大洋读图分析,可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增强空间观念。绘图、总结、布置作业:利用地图册、填充图册等反复练习指导学生绘制大洲轮廓几何略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布置作业:利用地图册、填充图册等反复练习,也可以用竞赛形式让学生当堂进行填图练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发言总结所掌握的内容;做练习题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加深学生的认识板书设计: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亚洲、南极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第二节海陆变迁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5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四、教学方法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小岛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对幽灵岛的名称的由来发表见解。通过悬念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神秘面纱。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有些地方陆地会变成海洋,有些地方海洋会变成陆地。究竟什么会引起海陆变迁呢?实验探究水在这里代表海洋,露出水面的沙土代表陆地。实验一:如果不断向水里倒入沙土,插小旗的位置海陆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海陆变迁呢?实验二: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位置由陆观察图片。分析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缩短学生与自然变化的距离,使学生更易6地变成海洋呢?(材料:水)综上所述,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为活动。我们刚才通过实验分析了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在地球上这样的实例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实地考察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喜马拉雅山地区。海底世界。现在,大家来分析一下幽灵岛出现和消失的原因?小岛为什么会多次的出现和消失呢?两个学说能够给我们一个解释,谈到这两个学说就要从一张地图说起,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看看会得到什么启示。利用实验探究的结论,分析各地海陆变迁的原因。观察世界地图,谈发现、谈猜想。接受。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友情提示:同学们观察一下各大洲的轮廓?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猜想呢?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又提出什么猜想呢?阅读材料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猜想是空想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需要证据去验证。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下面通过拼图活动,看看你会得到哪些启示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拼图活动,谈获得的启示。通过拼图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充分利用地图学习7呢?探究发现(一)哪两块最有可能是一块大陆呢?(二)你是如何判断它们是一块大陆的呢?魏格纳搜集材料和实地考察,他发现了1.动物的相似性;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两年后他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播放多媒体动画。过渡:在当时很多人产生了疑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到了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飘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就形成了板块学说。慧眼识图下面地图中蕴含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你能发现它们吗?分析地层、生物这样分布的原因。根据动画,叙述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利用地图和教师的信息提示,总结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锦囊妙计的使用使学生真正去发现,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灵活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锦囊妙计1.看图例,绿色的线代表什么?说明地球表层是一个整体吗?由几个板块组成的呢?2.看图例→表示什么?说明各板块处在什么状态?各板块运动的方向一致吗?相邻的板块是怎样运动的呢?板块会怎么样?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你有地质学家的潜质吗?(读各大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2.红海的面积将会……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4.东非大裂谷将会……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6.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这说明利用地图和教师的信息提示、演示实验,总结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分析幽灵岛多次出现和消失的原因。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锦囊妙计的使用使学生真正去发现,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8了……测试评价正确答案的个数
本文标题: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1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