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贯标ISO > 宁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版
1宁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二○一五年九月2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1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适建范围………………………………………1第二节建筑容量控制指标……………………………………………2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绿地……………………………………5第四节城市用地竖向…………………………………………………7第三章建筑与城市景观……………………………………………………8第一节建筑间距控制…………………………………………………8第二节日照控制………………………………………………………11第三节建筑退让控制…………………………………………………12第四节建筑高度与层高控制…………………………………………17第五节城市景观控制…………………………………………………18第四章城市道路交通………………………………………………………24第一节城市道路系统…………………………………………………24第二节公共交通系统…………………………………………………24第三节慢行交通系统…………………………………………………25第四节停车设施………………………………………………………26第五节交通影响评价…………………………………………………29第五章城市公用设施………………………………………………………29第一节供水工程………………………………………………………29第二节排水工程………………………………………………………31第三节供电工程………………………………………………………34第四节通信工程………………………………………………………37第五节燃气工程、加油加气站………………………………………383第六节城市工程管线综合……………………………………………40第七节建筑工程公用设施配套………………………………………43第八节环卫设施………………………………………………………45第六章城市防灾……………………………………………………………46第一节城市抗震防灾…………………………………………………46第二节城市消防………………………………………………………48第三节城市防洪排涝…………………………………………………50第四节城市人防………………………………………………………53第七章城市空域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54第一节城市空域保护…………………………………………………54第二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要求………………………………………54第三节地下空间使用功能控制竖向规定……………………………55第八章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56第九章附则…………………………………………………………………60附录A标准用词说明………………………………………………………61附录B名词解释……………………………………………………………61附录C计算规则……………………………………………………………65附表一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一览表…………………………………70附图A建筑布置形式示意图………………………………………………74附图B建筑间距示意图……………………………………………………75附图C建筑后退城市道路交叉口示意图…………………………………78附图D建筑高度计算示意图………………………………………………78附图E坡地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界定示意图…………………………79附图F旧城区范围示意图………………………………………………80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宁德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省技术规定》)、《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并结合宁德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宁德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行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和管理活动,除应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定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应遵守本规定。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三条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的规定,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详见附表一。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建设用地使用兼容性的原则,划分各类建设用地,确定其使用性质。城市建设用地的兼容性规定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兼容性的具体要求按《福建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以下简称《控规导则》)执行。第二节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五条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指标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执行。2第六条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确定地块控制指标:1、城市文物古迹保护区、风貌保护区、城市中心区等特殊地区(“特殊地区”的范围在城市总体规划、风貌保护规划中确定);2、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3、三种以上功能混合且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综合体建设项目;4、含有建筑高度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项目;5、城市重要地段、节点的建设项目。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表1用地面积指标建筑类型10000m2以下10000-20000m220000-50000m2FARD(%)FARD(%)FARD(%)住宅建筑l—3层1.2401.2401.1384~6层1.8321.7301.6307~9层2.2302.2282.12810~18层3.0232.8222.62019层及以上3.6203.5203.418办公建筑旅馆建筑24m以下2.1452.1452.04224m~50m3.3403.3403.23850m以上5.0355.0354.835商业建筑24m以下2.3552.3552.25024m~50m3.8503.8503.54550m以上5.2405.2404.840注:1、表中“FAR”指容积率(上限)、“D”指建筑密度(上限),用地面积为建设用地面积。2、表中住宅建筑层数为住宅平均层数,住宅平均层数为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3、几种功能混合开发的,应按建筑面积比例划分用地面积,分别控制。4、最小单独建设用地面积执行第七、八条规定。5、工业、物流仓储建设项目建筑容量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要求。6、老城区更新改造要多拆少建,降低开发密度和强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3工业、仓库项目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表2序号分类容积率绿地率建筑系数1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FAR≥0.910%≤G≤20%D≥40%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FAR≥0.910%≤G≤20%D≥4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FAR≥0.910%≤G≤20%D≥40%4金属制品业FAR≥1.010%≤G≤20%D≥40%5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FAR≥1.010%≤G≤20%D≥40%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FAR≥1.010%≤G≤20%D≥4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FAR≥1.110%≤G≤20%D≥40%8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FAR≥1.010%≤G≤20%D≥40%9医药制造业FAR≥1.010%≤G≤20%D≥40%10纺织业FAR≥1.310%≤G≤20%D≥40%11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制品业FAR≥1.010%≤G≤20%D≥40%12造纸及纸制品业FAR≥1.210%≤G≤20%D≥40%1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FAR≥1.410%≤G≤20%D≥40%14化学纤维、橡胶制造业FAR≥1.110%≤G≤20%D≥40%15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及饮料制造业FAR≥1.210%≤G≤20%D≥40%16烟草加工业FAR≥1.110%≤G≤20%D≥40%17塑料、工艺品、文教体育用品及其它制造业FAR≥1.310%≤G≤20%D≥40%18纺织服装、服饰制造业FAR≥1.510%≤G≤20%D≥40%19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和制鞋业FAR≥1.310%≤G≤20%D≥40%2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FAR≥1.410%≤G≤20%D≥40%2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FAR≥1.110%≤G≤20%D≥40%22通用厂房FAR≥1.310%≤G≤20%D≥40%23工业研发3.0≥FAR≥1.320%≤G≤30%D≥40%24一般仓库FAR≥1.010%≤G≤20%D≥40%25物流仓库FAR≥1.310%≤G≤15%D≥50%注:1、建筑系数----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及堆场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00%。2、工业、仓储物流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按对应建筑基底面积计算)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其中工业项目对应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20%,仓储物流项目对应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5%。3、堆场项目的总容积率应控制在0.1以下。堆场项目不得设置生活服务设施,所需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5%,且行政办公用地的容积率应控制在2.0以下(按对应建筑基底面积计算),建筑层数不得超过3层。4、严禁在工业仓储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酒楼、宾馆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不得建造商品房进行出售、出租。4第七条最小建设用地面积应符合表3的规定:建设用地面积下限指标表3建设项目类型及建筑高度最小建设用地面积(m2)住宅建筑低层1000多层1500中高层2000高层3000公共建筑(社区服务中心、开闭所、公厕、清洁楼、中低碰燃气调压站等除外)H≤24m300024mH≤60m4000H60m5000工业、仓储建筑2000注:最小建设用地中住宅建筑应满足相邻地块日照间距要求。第八条建设用地不满足第七条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应编制建筑设计方案以及日照影响分析、交通影响评价,并按程序报批后方可建设:1、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2、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公用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第九条在原有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达到或超出规定值的建筑物,不得进行扩建、加层;但用地内原有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未超出其规定值时,需扩建、加层改造的应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建筑的修缮改造工程,不得超出原有建筑平面轮廓线和高度线。超出原有建筑平面轮廓线和高度线的,应视为加层或扩建。建筑扩建、加层改造应符合有关规定,其建筑间距和退让应满足建筑间距控制与退让的有关要求。第十条公寓分为服务型公寓、居住型公寓。公寓的规划建设量实行总5量控制,公寓不得超过项目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的20%,规划条件或土地出让条件中有规定从其规定。公寓宜独栋设计,建筑平面布局采用通廊布局,不宜采用单元式住宅套型设计。服务型公寓按照酒店的标准设施进行建筑的外部及内部设计和公共配套,立面应具备公共建筑的外立面形式和建筑特点。居住型公寓户型面积一般在30~60平方米,建设时宜达到精装修标准,不必每套设置厨房和客厅,但应配套服务楼宇的公共管理、洗衣、餐饮、公共卫生间及楼层管理等基本公共配套设施。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绿地第十一条城市规划建设应按标准配置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第十二条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街道——社区两级配置。可根据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选择适宜的街道——社区规模体系。制定和实施新建居住社区规划,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国家和省城乡规划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公共交通、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公共设施项目配置标准按《控规导则》执行
本文标题:宁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2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