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贯标ISO > 青海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2010
青海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12.1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术语........................................................................................1第三章建设用地...................................................................................5第四章建筑间距.................................................................................11第五章建筑物退让.............................................................................14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管理.................................................................19第七章城市绿地和景观.....................................................................25第八章环境卫生设施.........................................................................31第九章防灾设施.................................................................................32第十章地下空间利用.........................................................................34第十一章建筑高度控制.....................................................................35第十二章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利用.....................................................361第一章总则1.1为了加强城市规划项目建设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等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县城以上的城镇和独立工矿区,凡在市、县城以上的城镇和独立工矿区规划区内从事城市建设的相关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二章术语2.1低层建筑高度小于或者等于10米的建筑。2.2多层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或者等于24米的建筑。2.3高层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2.4民用建筑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2.5防火间距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2.6真太阳时也称当地正午时间,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当地观测点的上中天(正午12时,即当地当日太阳高度角最高之时)的时间间隔为1真太阳日,1真太阳日分为24真太阳时。2.7平面扫略角2有效日照时段内,太阳入射光线与建筑外墙面之间的最小夹角。最小扫略角主要取决于窗宽及墙厚,计算公式:扫略角=arctan(墙厚/窗宽)。2.8老年人居住建筑专为老年人设计,供其起居生活使用,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要求的居住建筑,包括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2.9日照阴影范围在日照标准日(冬至日),建筑物在规定的有效日照时段(9:00—15:00)内投射在地面的阴影范围。2.10视觉卫生间距为减少遮挡居民视线,保障居民隐私空间,而规定的居住建筑与相邻建筑的卫生距离。2.11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2.12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2.13防火间距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2.14裙房指与高层建筑紧密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多、低层建筑。裙房的最大高度不超过24米,超过24米的,按高层建筑对待。2.15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2.16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2.17城市紫线3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限,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限。2.18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限。2.19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五类。2.20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2.21防护绿地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护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2.22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2.23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2.24居住区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上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2.25道路绿地是指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2.26道路绿化4是指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和停车场绿地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各种边角空地的绿化。道路包括公路和城市道路。2.27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2.28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2.29城市夜景灯光是指建(构)筑物轮廓夜景、道路桥梁照明、公园广场灯光、滨河绿地夜景灯光以及广告照明、城市雕塑照明等。2.30夜间景观是指在夜间,通过自然光和灯光塑造的景观,简称夜景。2.31夜景照明泛指除体育场场地、建筑工地和道路照明等功能性照明以外,所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观的照明,亦称景观照明。2.32光污染指干扰光或过量的光辐射(含可见光、紫外和红外光辐射)对人、生态环境和天文观测等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2.33避震疏散场所用作地震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可划分为以下类型:(1)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供避震疏散人员临时或就近避震疏散的场所,也是避震疏散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过渡性场所。通常可选择市内的小公园、小花园、小广场、专业绿地、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间)等。(2)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供避震疏散人员较长时间避震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通常可选择面积较大、人员容置较多的公园、广场、体育场地/馆、大型人防工程、停车场、空地、绿化隔离带以及抗震能力强的公共设施、防灾据点等。5(3)中心避震疏散场所: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起避难中心作用的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场所内一般设抢险救灾部队营地、医疗抢救中心和重伤员转运中心等。第三章建设用地3.1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开发建设的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部门不予审批。3.2民用建筑分类3.2.1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3.2.2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3.3建筑基地未达到下表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不含私房改造):城市县级城镇(含独立工矿区)新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旧城区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2000150015001000高层居住建筑3000200025001500高层公共建筑5000300040002000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有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二)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三)能同时满足日照间距、停车位、绿地率、建筑退让间距要求的。63.4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符合表3.3规定。混合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等相关指标应满足该建设用地主要使用性质的指标要求。3.5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应当符合下表规定:用地构成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2.公建用地(R02)15~2512~226~123.道路用地(R03)10~189~177~154.公共绿地(R04)7.5~185~153~6居住区用地(R)1001001003.6居住建筑密度、容积率不得突破下表规定:建设类型(Ⅵ类气候区)建筑密度(%)容积率新区旧区新区旧区低层住宅30351.001.104-6层28301.501.707-9层22251.802.0010-18层18202.002.20≥19层16183.003.50注:1、综合类建筑按不同性质建筑面积比例折算,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2、本表不计入地下层面积,有采光的半地下层的建筑面积按一半(1/2)计算。3、对于风景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重要街区,容积率按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来控制。3.7原有居住用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3.8为居住区配套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绿地、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商业金融、市政公用等设施,其配建水平应当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并应当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3.9居住用地开发建设时必须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3.10公共设施用地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级别,分别确定相应的规模。城市公共设施的综合指标不低于下表规定:7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口(万人)≥5020~505~20用地比例(%)12.0109人均用地(㎡/人)10.09.08.03.11行政办公设施用地应相对集中。3.12市级商业中心服务半径不超过5千米,区级商业中心服务半径不超过2千米,居住区级商业中心服务半径不超过1千米,小区级商业中心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组团级商业中心服务半径不超过300米。小城镇的市场应集中布置,不能沿过境公路两侧布置。3.13文化娱乐设施应集中设置。市级文化娱乐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5千米,区级文化娱乐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2千米,居住区级文化娱乐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1千米,小区级文化娱乐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3.14市级、区级体
本文标题:青海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20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2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