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2009“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有感我国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此已走过了8年的历程。大家盼望已久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于10月30日至3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对于这次会议的召开,与会代表感慨颇多。我曾经分管过职业教育,当年大家都羡慕职业教育,认为从国务院到教育部都那么重视职业教育,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务院、教育部召开的会议多,领导人出席层次高。而对于课程改革,除了当年启动这场改革时,曾召开过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外,期间甚至连教育部层面的会议也没有召开过,以至于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课程改革到底还搞不搞?甚至有人说,课程改革早被专家们否定了。全国课程改革会议的召开,无疑将这些疑问、质疑扫进了垃圾堆。不过,人们还是感慨不已,大家在讨论中开玩笑说:职业教育一年开8个会议,课程改革8年开一个会议。但不管怎么说,会议终于开了,尽管是一个迟到的会议。这次会议另一个重要插曲,就是周济部长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但又因非常特殊的原因不能到会。真是好事多磨!这次会议的主要日程是:30日上午,分4路参考考察南京市8所中小学,每组两所。30日下午,听取江苏省领导的致辞、5个单位的发言,以及陈小2娅副部长的讲话。31日上午,会议包括四项议程:一是分四个组讨论,征求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意见,讨论教育部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二是听取7个单位的发言;三是听取4个组讨论情况的汇报;四是听取教育部领导关于会议的总结。在整个会议期间,我始终积极认真地参加会议、准备大会发言、主持分组讨论,等等。现将会议的有关收获和认识整理如下:1、老教师从对教学失去激情到对教坛充满留恋30日上午,我们参观的第一所学校是以社区名称命名的普通公办初中——虹苑中学。这所学校1997年办学之初只有两个班50多名学生,是一所刚起步就面临困境的薄弱学校。现在,办学规模已达18个班,拥有630多名在校生,不仅全部留住了学区生源,还接纳了不少外来工子弟,老百姓亲切地誉为“家门口的好学校”。这所学校的发展变化完全得益于课程改革的东风。他们的办学理念是:学生阳光,教师自信,学校可持续发展。曹永霞老师从教33年,任教英语学科。在课程改革前,她不愿意外出参加教研活动,不愿意说自己是虹苑中学的教师,不愿意与同事互相听评课。而课程改革后,却主动外出参加市区教研活动,主动宣传虹苑中学,主动展示自己,与同事分享、交流。这一切都源于课程改革给她带来的教育理念的革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3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有感性、有理性、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新课程倡导老师要将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你把学生看成好孩子,他就是好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曹老师最后深情地说,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大批好学生。我今年55岁了,明年就要退休了。但我现在才感受到做教师的真正意义,我退休后还要为学校发展、为年轻教师的成长贡献我自己的一切。2、从“用力教书”到“用心教书”——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之路陈袁风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她大学毕业刚到这所学校时非常沮丧,认为自己到了这样一所薄弱学校算是倒霉透了。没有办法,自己只好努力提高教学成绩,找机会调到希望去的学校。办法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多上课、学生多做作业。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学生的成绩并不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样理想。不仅如此,学生、家长对自己的教课意见越来越大。到底怎么办?在课程改革中,自己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认识到仅仅用力去教书是不行的。经过努力探索,自己的教学实现了三个转变。这就是:从用力教书向用心教书的转变;从不受学生欢迎到深受学生欢迎的转变;从多上课多做作业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3、一所初中何以开出这么多的校本课程4作为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在课程改革中崛起的普通初中学校,虹苑中学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开设了那么多的校本课程。我想,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这所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开发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科延伸类课程和才艺拓展类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科知识的延伸补充,加强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放大学生的个性优势,真正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这类课程包括:《生物与生活》、《化学与环境》、《趣味数学》、《与名人有约》、《素描》、《武术》、《黑眼睛文学社》、《青苹果英语剧社》、《紫丁香小主持人班》、《文明礼仪班》、《书法班》、《电脑动画制作》共12个主题板块。这些课程开发已在2009年春季完成。第二步是开发面向全体学生的具有本校特点的“高期待教育”的认知性课程,其目的是从认知层面让全体学生掌握了解自我的方法,提供优化思维的策略、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类课程包括德育、心理两方面的主题板块。目前,已完成《德育读本》、《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这一类校本课程将在2011年秋季完成。到那时,学校将基本完成“校本课程超市”。温总理一再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这所中学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4、《心声》教学中一个值得学习的教学片断虹苑中学为我们提供了生物、语文、美术、英语、体育、外教口语、数学、化学、思品等课程,我选择了初三(1)班由汤翠屏老师5执教的《心声》这一课。我走进教室时,这节课已开始了。当时,同学们正在诉说自己的心愿是什么?这大概就是这堂课的导入吧。由于时间不允许,这节课我只听了20分钟。就这20分钟而言,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是特别深刻,但汤老师对字词的处理环节,倒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她是这样处理这个环节的:一是每个学习小组交流本组各位同学对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然后每组推荐一两个重要的或者容易出错的字词;二是请各组代表到黑板上来板书;三是请同学们对各组写在黑板上的字词进行评述,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正确?等等;四是老师最后补充了一个没有引起各组同学注意的又需要重点掌握的词。5、高三政治课也可以这样上平常听课一般都不安排高三的课,大都认为到了高三了,上课都是一个模式,就是作题、讲题,等等。在金陵中学,学校尽管提供了很多课程,我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一节高三政治课,课题为《我国的外交政策》。整堂课听下来,我认为,以下几点还是值得学习的:一是从身边的人导入新课。2008年1月31日江苏首位维和女警戴铭凯旋回宁,戴铭是金陵中学1994届高三(6)班毕业生,班主任为王鼎宏。这是执教这节课的王老师在课一开始给同学们展示的一张照片说明。不仅如此,老师还把当时戴铭同学所在班级的毕业照片提供给同学们,请大家寻找谁是戴铭?当时的自己长得怎么样?等等。学生们6兴趣盎然。由此,这堂课同学们很快就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冰心在《繁心》中言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涛,却是他底下细小的泥沙。弱小的草呵!骄傲些罢,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媚!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满了牺牲的血雨。王老师进一步通过冰心的话来激励大家。二是加强综合辩证思维的训练。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阔“引进来”到“走出去”,成为第三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561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526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407亿美元。外汇储备大国。1952年为1.39亿美元,现为19460亿美元。注:统计数据截止至2008年。在展示了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之后,老师提出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命题,请大家讨论:我国有什么近忧?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材料一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2.2万平方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材料二中印边境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一7些国家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讲到这里,王老师进一步出示了下面的话: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摘自《易经》三是适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不仅如此,王老师让同学们继续拓展教学内容。王老师说:志刚,你是我们班的政治领袖人物,你再说一说,我国还存在那些值得我们忧患的重大挑战。令我没有想到的,这位班级政治领袖人物真的侃侃而谈,而谈的话题竟然是低碳经济,谈的是“碳关税”、“碳贸易”这样的内容。我不知道,我们山东省的高中生对这些内容了解多少?我是比较重视国事、家事、天下事的。可这样的内容,我也只是了解一二,可人家这位“班级政治领袖”却对世界其他国家与我国的“碳贸易”交易数量都讲的清清楚楚,不能不让人感到意外。这样的学生如果没有自己对政治的兴趣,靠死学、靠老师教是不可能的。四是用英语来复述我国的外交政策。王老师在课的最后再次回到这节课的主题,即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他说:同学们能用英语说说我国的外交政策吗?要把政治书当成外文书念,把外文书当成政治书念。•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8•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选择本身就是教育在推进“选课与走班”制度的过程中,我常常听到不少高中校长说,我们的学生不会选择,学生对“选课与走班”教学不适应,甚至说让学生选课给学校教学秩序带来了混乱,等等。让我们看看深圳中学是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深圳中学开放的课程结构给了学生很大的选择空间。学生不仅可以在涵盖八个学习领域多达120个模块的国家选修课程以及学校开设的生活成长、才艺特长、学科竞赛、国际视野和社团活动等五个系列近百种校本课程和活动中进行自由选择和个性组合,还可以选择课程的学习顺序、时段安排甚至选择不同的任课教师和不同的授课方式。不仅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的单元体系、宿舍成员组合、各种活动参与乃至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选择。面对如此众多的选择,是引导学生真正全方位地认识自己、真实勇敢地对自己负责、培养规划和管理自己的目标和发展的绝好教育契机。尽管一系列指导教育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选择,但充满迷茫、困惑与两难的选择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成长过程,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学生在迷茫、困惑中追问自我,探索目标,经受挫折,逐渐摆脱原有的依赖性,由被动到主动,由盲目到理性,主动9追求自己个性化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赋予学生选择权,是对学生更深意义上的尊重,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个体的差异充满了价值,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学校不再是整齐划一的高考训练基地,而是彰显教育的真义和价值,关注学生成长体验并为幸福奠基的真正“人的教育”。7、中国的教育不及格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校长是著名的小学数学课程专家,他认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几十年来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教育理念却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育方针几十年来没有改变,始终强调全面发展。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谈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后,继承了这一教育方针。1995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第5条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虽然涉及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十七大”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虽然教育方针的基调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10以及社会的变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理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课程改革前的教育理念:以知识为本。关心的问题是:应当教那些内容;应当教到什么程度。考核的内容是:规定的内容是否教了;学生的掌握是否达到要求。教学的目标是:以知识技能为核心的一维目标。教育的特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内容的“双基”。“以知识
本文标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8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