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礼仪概述4785433871
欢迎来到礼仪课堂社交礼仪主讲:李静13939763086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左传》第一章礼仪概述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内涵一、中华礼仪的起源与内涵1、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礼仪”是原始人为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的仪式。“礼之名,起于事神。”新石器时代岩画——佤族先民的祭祀仪式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处于原始、愚昧的状态,对日月星辰、电闪雷鸣等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从而产生神秘感和敬畏感,形成了最初的对天地的崇拜。同时,由于原始人对自身的梦幻现象无法解释,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进而产生了对民族祖先的崇拜。由此,天地和祖先一直成为原始社会,甚至至后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最主要的两个崇拜对象。对这两者的崇拜,主要是通过祭祀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通过祭祀,人类表达了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期望能够得到神灵和祖先的庇护,多赐福少降灾,在这样的过程中,原始的“礼仪”就产生了。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登封报天,降禅除地”。——《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唐代•张守节封禅仪式在“五岳”中的两岳举行过,即泰山、嵩山。河南登封县名就与此有关。695年,武则天在嵩山的峻极峰修筑一座登封坛,进行祭祀活动。696年,武则天在嵩山的登封坛上,奉嵩山为天下五岳之首,并在嵩山封禅、封岳神。随后,武则天下了一道诏书,改年号为“万岁登封”。并把当时的嵩阳县改为登封县(登封之名始于此),把阳城改为告成,以表示她“登嵩封岳大功告成”之意。后来,告成并入登封县。700年5月,武则天不顾自己70多岁的年纪,再次来到登封,在嵩山玉女台下的平洛涧石淙河旁边,大宴群臣。历史上称此为“石淙会饮”,并留下了武则天、李显、张易之、武三思等十七人的诗刻——摩崖碑,还有武则天住过的娘娘洞以及观鱼洞等遗迹。不料,在这次到登封嵩山会饮之后,武则天忽然患了一场重病。朝中的大臣纷纷来到登封,上嵩山祭祀“神岳天中皇帝”(武则天给嵩山的封号),为她祈祷,企盼能除病消灾。过了一个月,武则天的病竟然好了,她非常高兴,以为是登封嵩山的保佑,立即大赦天下,并派太监专程到中岳嵩山祭祀。同时,派人把一枚金简投进嵩山的山沟里。这枚金简一直在嵩山被尘封了1000多年,直到1982年,才被一位登封农民发现,并上交文物部门。这枚金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为数极少的和武则天直接有关的历史文物之一,堪称稀世珍宝,价值极高。武则天除罪金简为长方形,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金简黄金纯度在98%以上,此片虽经千年以上,仍金黄耀眼。金简正面镌刻双钩铭文三行共63字(其中5个为武则天的自创字):“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庙之言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礼记•祭法》《礼记·祭法》中有以下一套复杂的制度:(1)天子七庙(五庙二祧tiāo):考庙(父)、王考庙(祖父)、皇考庙(曾祖)、显考庙(高祖)、祖考庙(始祖),此五庙一月一祭;另有二祧庙(一昭一穆)即文王武王,高祖以上远祖入祧庙。祧庙不受月祭,只在冬至时接受一次祭祀,称为“尝”。(2)诸侯五庙: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此三庙受月祭;另有显考庙、祖考庙,受尝祭。(3)大夫三庙:考庙、王考庙、皇考庙,都只受尝祭。显考和祖考不另设庙。(4)上士二庙:考庙、王考庙,只受尝祭。皇考以上都不另设庙。(5)中士一庙:考庙,王考无庙。(6)庶人无庙。战国以后,随着政治等级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开始将宗庙专归于祭祀历代帝王,而对帝王以下各阶层宗族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则出现了“祠堂”的称呼。2、中华礼仪的发展时期1)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3)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5)现代礼仪的发展时期:(公元1911年以后)1)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恭敬的动作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第一次形成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周公制礼——《周礼》五礼:吉、凶、军、宾、嘉吉礼用于对天地山川和祖先先贤的礼拜;凶礼用于丧葬事宜;军礼用于征伐、狩猎;宾礼用于朝觐、聘使和君臣朝会;嘉礼用于成人、婚配等仪式以及贵族官员的服饰、仪仗等。军、宾之礼多为行为举止上的规定,嘉礼除行为外,主要是服饰、仪仗及装饰上的规定。凶礼和吉礼则需要依托特定的建筑才能进行,前者对应着墓葬形制,后者则需要在各种坛庙中举行。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承继西周的东周王朝已无力全面恪守传统礼制,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3)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此期间,相继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历史文化的整理和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孔子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前述《周礼》和孔门后学编的《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要求人们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互相关心,彼此尊重。总之,孔子较系统地阐述了礼及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学说和“民贵君轻”说,主张“以德服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他主张“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等。荀子(约公元前298—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荀子指出:“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荀子还提出,不仅要有礼治,还要有法治。只有尊崇礼,法制完备,国家才能安宁。荀子重视客观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倡导学而至善。4)礼仪的强化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人们的日常行为要遵从统一的道德与规范)。秦朝制定的集权制度,成为后来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的基础。西汉初期,叔孙通协助汉高帝刘邦制定了朝礼之仪,突出发展了礼的仪式和礼节。“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刘邦“乃拜为太常,赐金五百斤”。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天人感应”之说。他把儒家礼仪具体概况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礼教成为定制。汉代时,孔门后学编撰的《礼记》问世。《礼记》共计49篇,包罗宏富。有讲述古代风俗的《曲礼》(第1篇);有谈论古代饮食居住进化概况的《礼运》(第9篇)有记录家庭礼仪的《内则》(第12篇);有记载服饰制度的《玉澡》(第13篇);有论述师生关系的《学记》(第18篇);还有教导人们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第42篇)等。总之,《礼记》堪称集上古礼仪之大成,上承奴隶社会、下启封建社会的礼仪汇集,是封建时代礼仪的主要源泉。盛唐时期,《礼记》由“记”上升为“经”,成为“礼经”三书之一(另外两本为《周礼》和《仪礼》)。《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礼记》则偏重对礼的各个分支作出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理论说明。由这“三礼”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也就是礼的全部内涵。宋代时,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容道学、佛学思想的理学,程颐兄弟和朱熹为其主要代表。二程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间。”“礼即是理也。”朱熹进一步指出,“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间。”朱熹的论述使二程“天理”说更加严密、精致。“三从四德”成为妇女的道德礼仪标准。“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家庭礼仪研究硕果累累,是宋代礼仪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在大量家庭礼仪著作中,以撰《资治通鉴》而名垂青史的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涑水家仪》和以《四书集注》名扬天下的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朱子家礼》最著名明代时,交友之礼更加完善,而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清代后期,清王朝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古代礼仪盛极而衰。而伴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礼仪传入中国,北洋新军时期的陆军便采用西方军队的举手礼等,以代替不合时宜的打千礼等。5)现代礼仪时期——(公元1911年以后)1911年末,清王朝土崩瓦解,当时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公元1866—1925年)火速赶回祖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和战友们破旧立新,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普及教育,废除祭孔读经;改易陋俗,剪辫子、禁缠足等,改变称呼、废止跪拜礼、采用新礼仪,如鞠躬、握手、鼓掌等。从而正式拉开现代礼仪的帷幕。民国期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握手礼开始流行于上层社会,后逐渐普及民间。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解放区,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及移风易俗,进而谱写了现代礼仪的新篇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礼仪建设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新的全面复兴时期。从推行文明礼貌用语到积极树立行业新风,从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到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岗位培训、礼仪教育日趋红火,讲文明、重礼貌蔚然成风。世界是多元的,因此礼仪也是丰富多彩的。西方社会的礼仪也经历十分复杂漫长的历史过程。西方的“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指“法庭上的通行证”。作为法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为了展示司法活动的威严性,保证审判活动能够合法有序的进行,总是既安排得庄严肃穆,有要求进入法庭的人员必须十分严格地遵守法庭纪律。如在我国,法庭在开庭之前都应由书记员当庭宣读法庭纪律。在古代的法国法庭,也有类似的规定,但不是当庭宣读,而是将其印在一张“Etiquette”,即通行证上。当这个词进入英语词汇中后,其含义便演变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二、西方礼仪的起源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
本文标题:礼仪概述478543387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