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地理】高考地球上的水专题复习ppt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河流补给来源主要有:雨水补给我国大部分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季节性的积雪融水补给常形成春汛地下水补给最稳定的一种补给来源湖泊水补给高山冰雪融雪补给常形成夏汛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示意图见教材)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渗。其中人类活动对径流环节施加影响。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最为重要,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2)海上内循环(3)陆地内循环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促进水资源的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经典例题1]水圈的特点是()A.连续、规则B.不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规则D.连续、不规则[经典例题2]水循环是指()A.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不停地运动B.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过程C.水从固态→液态→气态,又回到固态的物理变化过程D.水在江、河、湖中不停息的流动过程[经典例题3]能使陆地上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环C.陆地内循环D.陆上大循环DBA[经典例题4]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使水资源枯竭C.水循环实现了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A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__、B__、C、__、D、__。(2)在三种水循环类型中,最重要的是____循环。(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可以施加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降水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径流海陆间循环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风带东风带0303060609090陆地陆地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大洋西岸(大陆东岸)大洋东岸(大陆西岸)(1)(1)(2)(3)(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________流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_____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___流。(3)南纬40-60度海区,形成全球性西风漂流(1)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南半球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____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_____流。顺时针逆时针暖寒逆时针暖寒一、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经典例题5]下列洋流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北太平洋大洋环流的是[经典例题6]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B.地转偏向力C.大陆轮廓的影响D.岛屿的影响DA[经典例题7]关于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叙述正确的是()A.环流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在南半球呈逆时针B.环流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在南半球呈顺时针C.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只存在于北半球D.环流的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经典例题8]下列大洋环流中,流向与其他三个相反的是()A.北印度洋海区冬季洋流B.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C.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洋流D.南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BB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降温减湿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如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凌兰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弯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是由于上升流形成的。3、影响航海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范围扩大[经典例题9]读下列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图中主要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有(填代表字母)。(2)图中主要受西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有(填代表字母)。(3)在B、E洋流汇合处形成的渔场名称是,在I处,由于流而形成渔场。(4)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与(字母)处的水温__________(升高、降低)有关,该地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厄尔尼诺现象将使该地的气候异常,出现_________的天气。AFCH北海道渔场上升补偿流I升高热带沙漠气候洪涝秘鲁[经典例题10]下图是某大洋环流局部图,请回答:(1)若AB线是30°纬度,那么这个海域位于半球(南或北),甲、乙、丙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洋流:甲,乙,丙。如代表印度洋,则丙为流,乙为流,甲为流。如代表太平洋,哪处可形成著名渔场,其原因是。(2)若AB线是60°纬度,那么这个海域位于半球(南或北),从性质看,甲是(寒或暖)流。南暖流寒流寒暖流交汇寒流寒寒寒暖北海道北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的含义及分布1、水资源的含义广义: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水资源的分布(1)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影响因素:降水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2)水资源的分布规律①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②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州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分析径流量时,不仅要看总量多少,还要看人均径流量)③从我国看: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结论:水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效益3、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三、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利用现状(1)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求量增长速度(2)浪费与水污染严重[经典例题1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A.水圈内水量的总体B.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江河径流总量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经典例题1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A.海洋水、冰川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河流水、大气水D.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经典例题1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主要看()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B.多年平均降水量C.多年平均蒸发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经典例题14]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B.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体现了水资源质量对该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影响C.将饮料厂建在水质良好的地方可以降低成本,体现了水资源数量对一个地区经济活动效益的影响D.人类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经典例题15]4.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利用正确的是()A.虽然人口持续增长,但人们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意识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会有所下降B.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将导致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C.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节水技术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将会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低D.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AA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比较表”,回答:我国水资源与世界比较表水资源数量世界中国美国总量(亿立方米)4700002700029700人均量(立方米/人)10000250014000(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是_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_____,这是因为____(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4)目前水资源问题严重的是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地区,我国为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正在实施__________________工程。丰富少五分之一人口数量约是美国的五倍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华北西北南北水调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人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2)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地质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外力作用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第四章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分类形式项目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影响对岩层的影响使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岩层发生弯曲使地壳抬升或下沉对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举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大西洋的扩张、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台湾海峡的形成相互关系①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两者相伴发生②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以某一种运动为主③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经典例题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经典例题2]关于内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B.内力作用能使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力作用有关CA2、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1)风化作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2)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等(3)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4)堆积作用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流水堆积:形成冲击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风力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经典例题3]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其中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经典例题4]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经典例题5]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有()A.河流阶地、大峡谷B.喀斯特地貌、坡地地形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D.角峰、U形冰川谷[经典例题6]下列地貌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冲积扇B.冲积平原C.三角洲D.瀑布BCAD第二节山岳的形成一、山岳的类型及形成类型概念规模举例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规模有大有小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系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分布广泛,规模大小不一华山、庐山、泰山火山地下深处岩浆沿地壳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冷却凝固形成规模大小不一日本的富士山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高考地球上的水专题复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4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