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昆明的雨》教学反思泸县城西学校陈红《昆明的雨》是新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之前并不曾读到过。面对这样一个新文本,解读是第一要任。翻阅手头现有的教参、资料,仍是一头雾水,主要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一个周末,在家闭门造车,实在没办法,就按照嘴古老的方式进行:检测预习——初读感知——精读细品——延伸阅读——当堂写作——作业布置。邀请本组老师在十班磨课,将重点放在语言品析环节,然而,效果不佳。本组商讨后,仍无果。厚着脸皮,粘着严大师,然而,初三教学任务繁重,第一次找他,听课十五分钟,等他下课,到办公室简单告知他我的思路,被全盘否定。他说题目是《昆明的雨》,我们就要抓住一个“雨”字,分析“雨中人”、“雨中物”、“雨中事”最后研读“雨中含情”,要抓住文章平淡而有情味的语言进行分析。回去后,更茫然了,不得不说,我领悟能力不够!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反复阅读文本,再翻看教参,还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在正准备放弃备课时收到梁琴老师为我写的文本分析:“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他描写卖杨梅的苗族姑娘,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一角.......读到这些文字脑海里自然浮现这样一个画面:在长长的可能还是长满了青苔的石阶一角坐着一个戴着小花帽子,穿着绣花鞋的,有几分古韵的质朴而美丽的苗族姑娘,配上黑红黑红的杨梅,画面清丽淡雅;再传来娇娇的让人听了发软的吆喝声,有声有色,如在眼前,似在耳畔,更让人对昆明雨季的杨梅更充满着神往。也流露出了作者对昆明一草一木的深情。汪老用最真诚的情怀关注昆明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那片土地,其中传达出的是他宁静淡远的情趣。看着梁琴老师的解读,我又来了兴致,准备自己也从这样的角度去读一读文本,于是,又坐回到电脑边,敲打下了以下文字:“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不记得”“好像”这些表推测的词语,可能是作者真的不记得,又或者是昆明的雨季实在太长,所以不记得。有时候人的感觉真的很奇怪,太短的,一晃而过的我们不容易记得,比如泸县的春秋两季,然而,有的太长了,我们还像真的也记不得,就当是时间太长,懒得记忆吧。回想起这段时间,绵绵不断的几天的雨,让人心生不满。昆明的雨季既然真的那么长,为什么不厌烦呢除了昆明气候的独特外,估计还有昆明雨季里的这些景,这些物,这些人,真真让人除了想念,再也生不出其余的情思来。“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个笑话的插入,看似突兀,实则不然。这个笑话毫无铺陈,语言自然,不加雕饰,然而,“看”“跳”“紧赶”“爬”几个简单的动词却将乘车人从看到菌,到下车拾捡菌子再回到火车上的全过程生动还原。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几近夸张,然而,不是都说了么,只是一个笑话,用意不在真实,不过是告诉我们这里的菌子很多,即使是名贵的菌子也随处可见,为什么呢还不是昆明多雨!多雨的地方,空气湿润,最适合菌类生长。现在的昆明,我不知道是不是还那么多雨,但敢肯定的是菌子绝不是随处可见了。“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两个标点连用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是行不通的,然而,为了表情,有时候这些外在的形式也不是那么重要。问号表疑问,感叹号是惊讶,吃惊。前一句重在疑问,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它“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面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的不堪入目,让人无法接受的外形,不管是从它的长相还是那里面鸟窝一样的填充物,反正,搁我,一定不会想到这是吃食。而后一句重在惊讶,因为这看似丑陋不堪的干巴菌在“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后味道那是相当“鲜腴”。作者没有说干巴菌和鸡枞到底哪一个的味道更美,我没有去过云南,也不得而知,留下的不过是想象和极想去尝尝的念头。如果说作者是一名导游的话,那他的语言是相当成功的。“我想念昆明的雨”在文中两次出现,看似做作,实是作者内心最为真实的感受,面对这雨中美景,回忆起昆明那坐在青石台阶上娇嗔的卖杨梅的苗族姑娘,和那善良的虽然自己生活拮据,却不忘将收获的喜悦和缅桂的美丽与大家共赏的寡妇母女,想起那肥大的仙人掌和那味极鲜腴的各种各样的菌子,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真实,没有添加剂,没有地沟油,没有瘦肉精……难道你不想去看看难道你不想去住住难道你不会在住过后念念不忘听着你们精彩的品析,老师也忍不住了,这篇文章老师读了很多遍,最喜欢的还是那——“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一”棵木香,便将小店围得密密实实的,写出木香确实比别处的大,从而体现出昆明雨季雨水充足,木香花“丰满”。一个“爬”字,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木香花的生长过程,它艰难的,靠着自己不断的向高处生长,生长。细碎的绿叶,半开的白花,饱涨的花骨朵,极富诗意,简单的几个字,让我们这些从未见过木香花的人知道了木香花的叶子是细而碎的,在细碎之间,几朵白花似开非开,花骨朵在雨水的浸润下含苞待放。细雨中的木香花,如出水芙蓉,娇艳欲滴,实在是有无限情味。再加上邀得知己三两,有小酒一杯,于富有古色的土瓷杯中盛放,偶尔押上两口,店里看那悠闲的和自己一样欣赏这雨景的几只鸡,门外有“梨花一枝春带雨”般的木香花,人生还有什么更美好的事情呢也难怪四十多年后汪老还能记忆犹新。其实,想来,在现在社会的快节奏下,我们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来感受生活原本的美好这就怨不得苏轼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或许有时候我们是应该停下脚步,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自己灵魂的所在,也可以用自己平实而不优雅的文字去记录一花一木,一枝一叶的美。然而,教学思路仍是没有头绪,直到周二晚上,夜深人静时我再次研读文本,将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定为:听雨声,导入新课——明确目标——知人论事——擂主挑战(字词听写)——寻雨踪,感知课文——品雨情,解读语言——忆雨景,当堂写作——聚雨文,推荐阅读——课堂小结。整堂课,我重在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品味汪老的语言特点,在品味中体会汪老对昆明雨季深深的想念和喜爱之情。由配乐配图的写雨的古诗文导入,从而引导学生感知雨后的深情。知人论事,让孩子们对作者有初步了解。擂主挑战是延续以往课前听写的习惯,并将此作为一场比赛,激发孩子竞争力,在识记生字词的同时考验孩子们的快速,正确,工整的书写能力。追寻雨的踪迹,初步感知文本,了解到作者围绕“雨”写到的昆明雨季的人、事、物。然后通过学生自护的圈点批注品析文章平淡有味的语言,在品读和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想念,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自己的研读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做了一个小结,同时,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当堂写作环节,在写作时,及时展示优秀作品,借助多媒体,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其他人的作文,既是激励,也是竞争。最后,我向孩子们推荐阅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去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雨。我想,这样算是抓住“雨”了吧。将自己的课件和教案发到群里,请本组老师共同修改,然后单发个严大师,请求指正,周二晚上,十点半后,严大师才抽出空来帮我看教学设计。环节没有问题,但关于如何上好微课,他却是千叮咛,万嘱咐。上课的结果就不说了,但组长孙方利老师的点评我却牢牢记在心中——解读还不够深入!是的,这将是我努力的方向。本次赛课,让我深深的反思到,如若我们每一堂课都是如此反复打磨,都是集中集体的智慧,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是最高效的。
本文标题:昆明的雨》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4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