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殉职(xùn)娴熟(xián)圩堤(yū)矢志不移shǐB.潸然(shān)璀璨(cuǐ)摇曳(yè)循规蹈矩jùC.斟酌(zhuó)鉴于(jiàn)裨益(bì)脍炙人口zhìD肆虐(sì)捷径(jìng)喧嚣(xiāo)风尘仆仆pǔ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倏地如视重负分道扬镳劫后余生B.恬雅稍纵即逝麻木不仁适得其返C.安谧见异思迁兵不解甲悲天悯人D.矜持一劳永逸弄巧成绌拈轻怕重位大师的接见。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观众都非常喜欢。4.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有些人之所以一遇事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事情的能力和本领。其实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A.惊慌失措掌握吸取因此B.惊慌失措驾驭汲取所以C.手忙脚乱驾驭吸取因此D.手忙脚乱掌握汲取所以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④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⑤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A.⑤①④②③B.②⑤③④①C.⑤③①②④D.⑤②④③②6.下列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毛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2分)会生活中。②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7.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青春是流动的小溪,弹奏出动人的乐章;青春是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青春无限好,让我们珍惜青春吧!8.名著阅读:(4分)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的,他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___________。其中利里浦特小人国用选拔官员。第一奖励9.古诗填空(12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庭下如积水空明,,。(3)浊酒一杯家万里,。(4)松间沙路净无泥,。(5),下者飘转沉塘坳。(6)夕日欲颓,。(7),把酒话桑麻。(8)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与唐代诗人王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推己及人中最能体现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诗句是,。二、文言文阅读(满分20分)(一)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往来翕忽()(2)凄神寒骨()(3)全石以为底()(4)其岸势犬牙差互()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2.划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游居柿录》作品注释[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任之而已()。(2)辄复不遂()14.翻译下列句子。(2分)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15.用“/”标出下面句子中两处朗读停顿。(2分)然万竹中雪子敲戛16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课外古诗阅读(4分)社日①张演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释】①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分为春社和秋社。17.前两句描绘了稻粱肥、等一系列富有农村生活情调的画面。(2分)18.试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醉”字所蕴涵的情感。(2分)答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捡来的手机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似乎猜到他的心思,我给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瘦瘦高高戴着眼睛的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这位叔叔,谢谢这位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19.阅读选文,完成表格。(4分)20.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什么又感到“欣慰”?(3分)21.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对小伙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2.“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请你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23读完全文,你有怎样的收获或想法?假如你捡到了别人的手机,你会选择怎样做?为什么?(3分)(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读书如熬粥赵畅①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24.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25.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26.文章第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27.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28.选出下列与原文有关的名言和事例中,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并说理由。(3分)A.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只求会意,却从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B.宋濂从幼时起即酷爱读书,经数十年寒窗苦读,终成学识渊博的大学士。C.香菱听从黛玉教导,用心阅读了王维、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诗集。D.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使能无知而显有知。理由:四、作文(40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目二:请将题目:生命的(音符、色彩、风景、沉思、厚度、畅想…….)要求:①选择题目二补全题目再写文。②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⑤除诗歌、戏剧外,文题不限。一、1.C2.C3.B项中“耳濡目染”的意思是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用在句中不合适,应改为“耳闻目睹”。4..B5.C.6.(1)把“完备”改为“完善”(2)“补充”和“吸收”交换位置7.略8斯威夫特慧因国(马国)跳绳比赛或者绳技蓝丝线9.略18.“醉”蕴涵了山村人们的喜悦之情和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写出一点即得2分)三、19.A.惊喜B.很不屑或想不通C.还给或归还D.不好意思。20.把手机交给学校,儿子肯定受到表扬,但儿子不愿受表扬,所以我感到惊讶。儿子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受表扬,而是做人的本分。说明儿子不爱慕虚荣,为人善良,不虚伪,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为此感到“欣慰“(意思对即可)21动作描写,突出着急,神态描写,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22.“善良”:归还手机。“不虚伪”: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意思对即可)23.略24.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25.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有“熬粥”过渡到“读书”,引起下文。26.不能。因为它们之间有先后关系,与上文三个熬粥之法的顺序相对应。27.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秘鲁作家略萨的话,特别是读经典的重要意义,使说理更深刻透彻,更有说服力。28A理由陶渊明读书的事例与本文第④段论述的观点相悖,不能证明论点,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四、略
本文标题: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7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