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欲望引导摘要:人的欲望根据目标可分为很多种。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建设时期建立不同的主导欲求。总体建设小康时期解决生存欲是主导的欲求。其余是次要欲求。现今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应以求知欲为主导欲求,加大提升国民素质的力度。培育民族发展潜力。关键词:欲望;小康社会;求知欲;生存欲人的欲望根据追求目标的不同分为很多种,生存欲、成功欲、物欲、享乐欲、消费欲、求知欲。不同时期解决的主要欲望应有所不同。现今中国已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政府在欲求上的合理引导,建立一个合理的欲望体系,将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一、生存欲是总体小康社会建设时期的主导欲求生存欲是再合理不过的一种欲求。中国人民整体上达到小康,未来的十二五期间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这是一种生存欲主导下的国民经济增长。个人要求生存,企业要求生存,国家也要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生存在总体小康建设的过程中是居于主导的,也是其解决的核心问题。GDP增长不是目的,根本的目的是解决了大多数百姓的生存问题。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300多美元,按人均来讲,中国人应该不存在温饱问题,但是不可能重新按平均主义分配,因此底层有未达温饱之人。但收入差距至少不能太大,否则低层解决温饱的社会资源会进一步为社会上层占据,贫困永远也不可能被消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这部分人将一直停留在生存欲的追求中,无法摆脱贫困。美国等西方发展国家的贫民窟正是这个机制的恶果。这是少数人的问题。二、消费欲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欲求现今的中国大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已经解决,他们的欲望需要有新的引领。这是多数人的问题。而这个新的欲望导者又必须承载中华民族的可持发展问题。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必须统筹兼顾,考虑到经济的道德价值和哲学价值。而不仅是经济的生存价值和消费价值。上层社会的消费欲须要得到扼制。诚然生存欲和消费欲这两种欲望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绝对不能成为主导欲。消费欲无限扩张不是主要问题,却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人们一味地追求消费,消费欲的无限扩张,加重了人的异化。新得到的钱转而被消费,人不再是为人而努力,而是陷于“消费—钱—消费—钱—消费”这个无终止的循环中。企业生产为了利润,不是为提高员工待遇。一些人为了追求利润损害生态环境,剥夺自然生灵生存权。个人的发展让位于消费。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变为追求金钱继而实现消费的手段。豪宅、别墅、名车、貂衣应有尽有,奢华之风弥漫。“地下繁华,地上奢华”的广告语充斥城市,奢侈物品随处可见。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八荣八耻以勤俭节约为荣。然而事实上,却是以奢华为荣。金钱至上,本应更多的关注贫困人口媒体却关注富豪。富豪在财富积多时不反馈社会的情况下,并非好事,代表这个国家财富多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仅是对富豪本人有益。人均经济条件改善、贫困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公益事业才更值得关注。任何资源是有限的。不仅仅指非可再生资源稀缺,现今就是可再生资源如木材、水等也变得不足。在这个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底层人不具备消耗更多资源的能力,上层社会则是社会资源消耗的大户。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物价上涨等却是底层人民需要承担的。人类最应感恩的应是自然之母。感恩教育在全社会施行,尤其注重对父母的感恩教育。然而人类生于天地之间,从诞生之日就不断向自然之母索取,人类又对自然回报了些什么?自然之母以博大的胸怀滋养人类,然而人类无尽地向自然索取并肆意挥霍。那些被残害的自然生灵何尝不是我们的兄弟?试问有何资格教育子女感恩自己?在人类社会讲,任何肆意挥霍自然资源之人,都是逆子。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真知,需要大力弘扬。道德的社会价值是指道德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经济的社会价值是指经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道德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而不是经济的社会价值主导道德价值。经济的社会价值应以道德的社会价值作为判断标准,经济活动是否有意义,要看它是否符合道德。经济活动的取舍也要依道德而决定。我们常常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如何拜金、如何享乐、如何个人主义,然而却在我们的社会生根。因此消费欲必须得到扼制。三、求知欲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欲求求知欲可以激发人提高自身素质、挖掘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国风必将会左右这个国家的未来。财富不能左右未来,它是身外之物,随时可以被转移。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应是在国民素质上体现。这些素质包括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清末不能用贫穷来形容,却成为帝国主义刀下的鱼肉。致国宝外流,新中国一穷二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可以瞬间灭失,但是人的素质却是自身之物。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道德是经济这匹骏马的缰绳,让他朝向阳光。国民素质胜于经济。人有能力就可以创造出经济效益。财富积累生存问题解决之后,目标应转变为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不是一味满足无限的消费欲。享受性的生活偶尔为之,却不可以习以为常。那将给地球带来资源上的极大灾难。过去中华民族面临生存成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不为。现今生存问题解决掉的那部分人,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人自身的智能、体能、健康方面的开展。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让人生活在适合生存的一种状态中。而不是有车无处放。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力量。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也是劳动对象的创造者。哪种自然之物能够成为劳动工具或是劳动对象取决于劳动者的创造力。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现在的条件下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保持发展潜力的根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却不是自然发展的根本性力量。人类处于自然之中,仅凭借生产力的发展来预见人类未来是不全面的。需要人类继续探索来自自然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其他力量。
本文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7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