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课堂策略研究
附件3:编号()—()—()2016年丽水市教研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小学语文低段写话中“任务型”的课堂策略研究课题负责申报类别(A重点规划课题B√一般立项课题)规划方向指南第项(申报重点规划课题者填写)完成时间成果形式结题报告优秀案例单位及职务、职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课题组成员有关情况姓名出生年月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县教研室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年月日评审组意见评审组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同意立项类别重点规划课题一般立项课题《基于“任务型课堂”的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策略优化的研究》课题方案青田县实验小学叶小微一、研究的背景任务型课堂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而“写话”教学一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习作教学的基础。如何在任务型课堂的前提下,深化小学“写话”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写话”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共同关心的热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教学目标中强调:“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也提出:“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课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所得”。这就是说,在小学低年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写的兴趣和基本能力,把说话、写话作为习作训练的起点,从口语入手,以口语带动书面语的训练,为学生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这将为中段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让他们乐于表达。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从学生写作兴趣和习惯、材料准备到作文修改以及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都有见解深刻的表述。另外,《标准》把小学的写作教学分为写话教学(第一学段)和习作教学(第二、三段)两个阶段,体现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与实践,提倡让学生以梯级的形式进步。对我们一线老师来说,如何在任务型课堂中抓好课堂主阵地,高效开展写话教学,是最实际和最值得研究的课题。可是我们在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以来,不难发现当前的写话教学还存在着以下一些现象:课堂组织凌乱无序教学效果低下。开展任务型课堂以来,学生的座位从原来的插秧式到现在的围围坐。学习方式也以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居多。但是低段的学生自制力还比较欠缺,课堂教学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学生的能力培养也还没有明显地体现出来。在一堂写话指导课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情况是学生热热闹闹,七嘴八舌,可是等到了下笔的时候,语言却组织不起来。或者是写话课上老师只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模仿,结果造成学生的作品“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更有甚者干脆让学生回家让家长指导着写,冠冕堂皇地说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而且这种一对一的学习能让学生学到更多。这是一种好方法,但是却大大地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并没有真正体现轻负高质。教师缺乏目标整体把握意识与实践能力。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教师对孩子进行篇的教学,只要谁写得长就好。结果学生的写话作业中就出现标点不会用,句子不通顺等现象。这是由于教师对教学目标解读与设定缺少系统规划,平时对教材解读的视点更是习惯性地局限于手头教材,而且往往是教材的局部,导致未能准确把握年级、学期,乃至每次写话的目标。写话评价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课标中提出,低段的评价主要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那么在我们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写话评价中,不乏还出现以下情况:学生完成写话后,负责的老师会花很多时间,一本本逐字逐句地批改,然后是整整一节课的评讲。或者一般先读几篇问题写话,再读几篇优秀写话,至于优秀作品的作者是谁,学生往往一猜即中,问题写话是谁的“杰作”,学生也能心知肚明。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发挥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因此,单一的评价方式已激不起学生的习作热情。二、研究的意义1.实践意义:(1)帮助教师认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写话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写话教学水平。(2)通过主要问题的解决,为任务型课堂的写话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2.理论价值:本课题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任务型课堂中小学“写话”教学的整体训练体系和专题训练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小学“写话”教学评价机制;形成小学低段语文写话教学及评价的有效教学策略。三、研究的目标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对写话不再是“无米之炊”,不再是“千人一面”,不再让家长出现“一个头两个大”,不再是“枯枝烂叶”。2.通过课题研究,努力使教师的写话教学达到科学性、创造性的要求,提高教师“写话”教学的效率,以此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最终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3.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套可操作,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任务型课堂“写话”教学指导策略,服务于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能形成一套可行的“写话”教学优秀教学案例。4.通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不断审视自己的“写话”教学方式,养成积极反思的态度和反思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研究的内容1.写作教学序列的研究研究小学阶段教材写作教学序列,更系统、更完整地审视九年义务教育各阶段《课程标准》对写话、习作、作文的整体要求设置,更科学地把握写话教学序列,更准确地定位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目标。结合人教版教材以及年龄段儿童心理特点,挖掘、整理、补充,形成“写话”教学目标的初步细化。2.任务型课堂中写话教学的模式研究通过课题组成员之间的课例研究,能够寻求出一套适合低段孩子特点的写话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任务型课堂中写话指导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3.写话教学中学习单的设置和运用的研究在任务型课堂中,学习单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学材料。我们通过研究,力求让学习单在写话教学中能更充分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过程性,同时也能准确诊断出学生学习的起点,真正让学习单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4.“写话”教学课堂指导的策略研究写话要求方面:低段的写话大多是借助图片完成。那么在看图写话方面,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出画面的重点,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提示正确梳理出写话要求,紧扣提示,让学生做到在写话时不偏题,不离题。写话构段方面:从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得知,学生在起步写话时往往会出现言之无序,前后不连贯的现象。要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文通意顺,抓“段序”的训练是关键。“段序”是“篇序”的基础,学生能清楚有序地写“段”,也很容易做到通顺有序地写“篇”。抓好“段序”这个基础,也才会有作文教学的成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言文字是连续的,有如线,须一贯而下,方能表达全体的内容。”意思就是说,文章语言文字的表达应该是连续的,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才能表达文章的整体内容。但是,学生的作文要做到文从字顺、言之有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我们只有从“写话”教学的指导课下手,提高学生的构段能力。写话思路方面:在“写话”教学中,特别是看图写话,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内容雷同,千篇一律,好像同台大合唱一样,没有新意,没有发散思维,缺少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因此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写话语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有句古话说“语不惊人誓不休”。而有些同学写文章信手涂鸦,很不注意推敲语言。其实,低段的很多文章也是写话的例文,我们只要学会借助文本,优化学生的写话语言,就可以化平庸为神奇。我们力求从以上多角度、多方面对“写话”教学的指导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跟进式”的课堂教研活动,探索出一系列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话”水平的指导策略。4.写话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在日常的“写话”教学中,我们一般把教学程序划分为“指导--写话--评价”三个环节,其中评价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写话”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老师或者同学在评价中的一句话、一个符号甚至一个表情就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写作情绪,感受到自己写话的价值。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课题力求通过各种评价方式的改进,从而达到既定的研究目标。五、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需要实践检验,为此,我们将整个课题研究安排为一年时间(2016.3——2017.9),分为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加强理论学习,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教学资料,并进行课题论证及修订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写话课堂教学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文献研究,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第二阶段(2016年5月——2017年7月)为课题的研究阶段。进行提高“写话”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研究写作教学序列,对“写话”教学的目标进行细化;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完成有关提高“写话”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问题研讨: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第三阶段(2017年8月——2017年9月)为深化研究和成果鉴定阶段: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汇编研究成果。六、预期成果1.关于任务型课堂中“写话”教学策略优化的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报告)。2.在课题研究期间,发挥课题作用,调动课题组成员,编写相关的写话教学的优秀指导案例和论文。七、研究成员分工八、研究条件分析本课题的负责人具有多年的课题研究经验,同时集中了本年级组优秀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提供了保障。本课题组的教育科研氛围浓厚,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进而发展自我。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低段写话课堂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4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