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PPT
修辞手法专项(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浅显为深奥,化抽象为具体,使语言生动形象)示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甲像乙,也就是说本体像喻体。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能明显地看出是比喻。(比喻词:像、仿佛、像......似的、像......一般、好比)修辞手法专项说甲是乙,也就是说本体是喻体。本体、喻体、喻体词都出现,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明喻密切.(比喻词:是、变成、成了、变为)示例:她是夜明珠,暗夜里,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他成了一根联系我们的纽带。示例: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屏障了。直接把甲说成乙。本体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把本体说成喻体,没有比喻词。修辞手法专项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示例:画眉在树上婉转地歌唱。修辞手法专项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作用:1.增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情感。2.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语言的旋律美。3.用于叙事,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示例: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修辞手法专项对人或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1.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强调或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2.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示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巴掌大的球场,怎么踢球嘛。他跑的比蜗牛还慢。修辞手法专项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蕴含在问句之中。作用:加强语气,引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示例:我难道做得不好吗?修辞手法专项故意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出来,即自问自答。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便于文章的自然展开。示例: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修辞手法专项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作用:1.突出思想,强调感情。2.层次分明,加强节奏感。示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修辞手法专项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意思。作用:1.能鲜明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应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3.使语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示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修辞手法专项对比是故意把两个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作用:使事物特征更加鲜明,起到更加突出、更加强调的作用1.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对比,突出各自特征。示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写封建社会贫富分化的悬殊,揭示了当时严重的阶级对立和现实)2.把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示例: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造者的宝库;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浪费者的坟墓修辞手法专项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1、可以突出事物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或生动性。2、可以使行文简洁、精炼,语言富有变化,风趣幽默。分类1.部分代整体。示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2.特征代本体。示例:白领。(用职场人士的穿着代指本身)3.具体代抽象。示例:枪杆子里出政权。(武装斗争)4.专名代泛指。示例:你们杀死一个李公仆,会有千千万万个李公仆站起来。引用现成的语言材料(名言、格言、民谣、谚语等),用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作用:1、使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2、能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3、用“意引”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分类:1.明引:正面明白地引用原句。示例: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2.暗引:引用时不指名问句的出处和来源。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在人生中是经常碰到的。3.意引:不引用原话而只引用原话的意思。示例:恩格斯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曾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修辞手法专项利用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一个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带有明、暗双重意义,言在而意在彼。作用:1、语义表达含蓄2、语义幽默风趣,讽刺性强,效果鲜明分类1.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构成双关。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飏上重霄九。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双关。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表面上指自然界的路,其实是指奋力追求新生活的人生之路。修辞手法专项指古代诗文中上下文所用的词语交错省略而又互相补交互见义,合并起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作用:1、文辞整齐2、文省而意存3表达丰富情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秦时明月汉时关。修辞手法专项表面所说的话同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作用:1、委婉含蓄而又有力地表达情感2、讽刺、揭露、批判性强,增强文章的战斗性。修辞手法专项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用作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的。作用: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修辞手法专项作用:丰富语言的想象力和加强状物抒情的效果。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缥缈的歌声似的。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修辞手法专项作用:形象可感,生动逼真摹状:肥胖的黄蜂摹色:碧绿的菜畦摹声:却听得豁的一声摹味:一阵烟味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易混修辞辨析: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反复排比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易混修辞辨析:猫在稿纸上踩了几多小梅花。红领巾在学雷锋。借喻借代——可换成“猫的脚印像小梅花”。——不能说“少先队员像红领巾”。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易混修辞辨析:顶真:A→BB→CC→D……回环:A→BB→A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苏轼: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1.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迭,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2.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颁被和灵魂,没有了•3.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费源配置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4.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5.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6.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7.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8.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21张ppt)
本文标题: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复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3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