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地理李小建版期末复习资料-亲自整理
1第一章1.何谓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1.区位研究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2.区域研究(1)区域科学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2)其它区域研究3.全球化研究(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以及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1.规范性分析2.实证主义分析3.行为主义分析4.结构主义分析3.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4.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5.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一、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2.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3.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2二、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6.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章1.概念题: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区位理论: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以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由基本点、线、面组成用以表示人与物质空间流动的网络。交通网的密度:指某一地区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总长度。通达性: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现代区位论区位主体一个生产地多个生产地主体要素单一部分(生产部分)多个部分(R&D,零件加工,人力培训等)区位目标一个(利润或成本)多个(利润,非经济受益或满足)具体目标忽视或不考虑重视(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人才,信息,贸易摩擦等)区位选择标准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具体目标的风险及其不确定性(汇率风险,市场不确定性)区位因子处理多因子假定(规模,价格,市场,土地,运费)具体对待,重视,充分考虑或强调某些因子(价格,市场范围,标准化,地域文化)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导致的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造成的生产条件的不同,所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3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三点)1.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2.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3.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6.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2.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7.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要求选择的区位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2.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3.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资本的类型及其影响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积累性,地理惯性)资本{(固定资本沉淀区对企业有吸引力)金融资本:资金(流动性强,双刃剑作用)(风险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二)资本流动与经济区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因此,就局部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的投资,本地区的投资也可以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劳动力因子主要从数量特征、质量特征、成本特征、空间特征四方面的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1.一般主体:数量大,质量高,成本低的区位有吸引力区位主{2.劳动密集型主体:数量和成本起主导作用体类型3.知识密集型主体:劳动力素质起主导作用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2.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的不同于其它市场的特殊性。4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市场竞争环境2.市场秩序和管理3.市场意识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从产业集群方面,具体地说,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1.政府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政府购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2.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3.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竟争环境的形成4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自然环境对于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特征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和政府对环境的保护政策日益成为经济活动区位选择、区位变迁的重要因素。现代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寻求环境质量良好的区位。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综合考虑: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交通便捷度的提高,将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第三章1概念题区位因子: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分散因子:促使也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原料指数:产品质量与局地原料质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经济人,即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切信息,并且具有稳定地、正确地选择所有事物的能力的人。2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5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3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4简述区位因子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向某个地方集中的因子称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了避免集中带来的不利因素分散布局的因子称分散因子。5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第一步,工业产品的生产、分配过程主要成本包含如下方面: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物品的运费。第二步,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一般成本因素如下:布局场所的土地费;固定资产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劳动成本;物品的运费;资本的利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第三步,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第四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第五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6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一种原材料且与消费地重合,不需讨论。2.一种原材料,一个市场,且不重合:(1)仅使用遍在原料,Mi=0,市场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Mi=1,自由区位;纺织(3)仅使用损重原料,Mi1,原料地区位;制糖(4)纯原料+遍在原料,Mi1,市场区位;饮料3.两种原料,一个市场,三者互不重合,构成区位三角形,可用“范力农构架”找到平衡点,即为运费最低点(最佳区位)。4.多种原料和市场,构成区位多边形,可用“范力农构架”找到平衡点,即为运费最低点(最佳区位)。7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8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1.原料指数
本文标题:经济地理李小建版期末复习资料-亲自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4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