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人民版《新民主主义革命》完美课件1
3.3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犹如沉沉黑夜中的一声春雷,以前所未有的、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给人们以振奋和鼓舞,使中国的历史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过程如何?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1、背景:一、五四运动(1919)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2、经过:时间中心主力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第二阶段6月初-6月底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北京学生上海工人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关键: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的作用(1)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4、意义(2)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3)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4)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毛泽东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1、条件(3)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2)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2.成立:中共“一大”3、中共“二大”“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①时间、地点:②内容:1921年7月23日,上海到嘉兴南湖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①时间:1922年②内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意义:三、国民革命(1924——1927)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广州)(2)方式:党内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歌词国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高潮(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战争前形势图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兵力20万兵力35万张作霖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客观: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4、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3、国民革命的失败(1)标志:(2)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蒋介石四一二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南昌起义爆发。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它如一声春雷,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背景:走城市道路的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2、实践:(1)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10毛泽东)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夏)(2)土地革命①范围:在革命根据地内②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③作用: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革命积极性极大提高。(3)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11)(4)军事斗争:反“围剿”(1930—1933)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被迫长征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端1927.8.1,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1.背景:走城市革命道路(南昌、秋收等起义)的失败1927年汉口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秋收时起义1927.9,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夺取长沙失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红军长征(1934.10——1936.10)(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根本)(2)过程:遵义会议(1935、1,意义)(3)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遵义会议:1935.1.内容1、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军事上)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上)4、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组织上)意义1、结束了“左”倾,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是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走上长征。这是毛泽东写的反映长征历程的作品。长征1、抗日战争的胜利(1931—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形势1945年8月—1946年夏争取和平民主中共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假和平、真内战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人民解放战争(1)军事:①防御(1946年夏—1947年6月):1946年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②反攻(1947年6月—1948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③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④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2)经济:土地改革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意义: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3)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1.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运动”是()A.禁烟运动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答案]B2.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一书中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的路线是偏执的。”下列中共一大的内容中不“偏执”的是()A.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B.革命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士兵C.推翻资产阶级,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答案]B3.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既要消除国内的军阀统治,又要废除外国人特权的双重斗争。这场“双重斗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废除了英、美等国在华特权B.收回了外国在华的一切租界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形成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答案]C4.某班级在探究“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的课题,下列事件不宜作为直接利用的材料的是()A.秋收起义B.北伐战争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D.土地革命[答案]B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伟大传奇”是指()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答案]D三大战役示意图(左上图)解放南京。(左下图)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被降下来。(右上图)毛主席在看解放南京的简报。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群众基础——更广泛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第二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教学策略】环节5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的比较。若学生能系统归纳出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间对于个性与专制的不同观点,则可在思想新倾向的基础上对明清社会经济领域新现象进行总结并顺利进入环节6对于明清新现象发展前景的解读。若学生无法顺利、系统地归纳明清新思想相对于程朱理学的变化,则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对材料中程朱理学的部分内容进行总结,继而在与明清新思想的对比过程中了解明清思想界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的新倾向。【参考附录】材料一: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本文标题:人民版《新民主主义革命》完美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5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