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表现性评价汇报人:张冬瑞2010.10.12讲解框架•兴起•理论基础•含义•特点•实施程序与案例分享•未涉及的问题一表现性评价的兴起事物向前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根本原因;(2)重要原因;(3)直接原因;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崇尚标准化测验----提倡表现性评价转变的原因:根本原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重要原因:教育评价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矛盾运动;直接原因:教育改革运动;•传统评价模式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和现代社会对评价的要求产生矛盾。•传统评价模式弊端:(1)追求预测和控制(2)单纯追求认知的发展(3)评价标准一元化(4)追求科学范式下的量化(5)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二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教育评价从本质上来讲“基于证据的推理”;•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关于“学生才能的理念”具有核心作用;•对“学生才能的理念”会直接影响到评价方式;•有关“学生才能的理念”的集中反映的是对知识观、学习观和智力观的理解;•知识观、学习观和智力观影响评价方式的根本因素;二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有关资料,积极主动建构而获得的,不是被动的接受。涵义:(1)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2)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3)知识建构会受到他人和情境的影响•建构主义带给评价的启示:•(1)基于过程的评价: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评价关注过程,要与教学、学习溶为一体。•(2)基于差异的评价:知识是个人经验合理化,因此评价要尊重差异,标准要多元化化。•(3)基于情境的评价:学习是在一定社会情境下进行的,受到当时情景因素的影响,评价自然不能忽视情境的作用,要在情境中进行。二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二)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智能: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加德纳)•人的八大智能•八大智能相对独立,互相平等,每一个个体都是多种智能形式的组合•智能没有优劣之分•多元智能理论带给评价的启示:评价内容和标准要多元化,拒绝单一化、刻板化;评价的功能是为了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呼唤一种新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要做到:•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还能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是对某个学习领域、某方面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操与表现能力的评价三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又称“真实性评价”、“替代性评价”、“3P(performance,portfolios,productsassessment)”表现性评价是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来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斯汀金斯(Stiggins)形式: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一)表现性评价的特点•(1)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2)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相结合•(3)强调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4)强调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发展•(二)以标准化测验为代表的评价vs表现性评价(如何看待传统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的关系?)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客观测验表现性评价测量的学习成果能有效的测量事实性知识能够测量理解、思维技能和其他复杂的学习成果问题的准备所需题目总数大,准备费时,难度大只需要几个任务课程内容的取样能取得广泛的样本内容受到任务限制对学生反应的控制结构化的任务限制了学生反应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反应评分客观主观对学习的影响鼓励细节的掌握,鼓励智能、理解能力发展关注学生大单元发展,强调整合、表达思想的能力信度测验设计越严谨,信度越高信度通常较低,标准因人而异和任务样本有限五表现性评价的实施程序与案例分享•(一)确定目标•对被评价者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往往用一个简短的句子来描述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或技能。•(二)设计任务•根据评价的目标,教师或学生可以进行任务设计•(三)确定评价的标准•(四)制定评分规则•(五)评价及反馈案例分享•历史课---理解美国《独立宣言》的意义•第一步:确定目标•学生们通过学习《独立宣言》,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评价。•具体目标:•理解《独立宣言》的思想;•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并引用调查所得到的材料;•分析从网上搜集的相关历史资料•写出一份清晰、连贯的论文案例分享•第二步:设计任务•阅读相关资料;•至少提出三个相关的调查问题;•用问题调查5个美国人;•使用信息技术,展示调查结果;•以表格的形式打印调查结果;•调查原始资料和结果整理并上交;•全班交流成果案例分享•第三步:确定评价标准•根据下列问题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评定•设计的调查问题是否有意义与主题有关;•设计的问题能否引起别人的思考;•你是否至少调查了5个不同背景的人;•你是否将调查结果以清晰明了的方式整理出来;•是否将调查的原始资料同最终结果装订在一起;•论文中是将调查材料分析论证,还是罗列在一起;•调查论文是否清晰、连贯;•第四步:制定评分规则•第五步:评价与反馈本讲解未涉及的问题•表现性性评价的实施现状和效果及影响问题;•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存在的问题:效度与信度问题;公平性问题;成本问题;教师素养问题;•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的制定方法和标准问题;•表现性评价任务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参考文献•周文叶.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5)•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5)•李小英.表现性评价与学生发展之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6)•RichardJ.StigginsandNancyJ.Bridgeford.PerformanceAssessmentforTeacherDevelopment.EducationalEvaluationandPolicyAnalysis,1985.p85-97•NancyH.BlattnerandChristinaL.Frazier.Developmentaperformance-basedassessmentofstudents‘criticalthinkingskills.AssessingWriting,2002(8):47-64参考文献•张继玺.真实性评价:理论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7:p23-27•张咏梅.表现性评定及其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6)周欣.表现性评价及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学前教育研究.2009(12):p28-33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表现性评价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0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