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去二三里》精品教案[教学内容]《一去二三里)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诵读。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教学目标]1.会认“三、台、六、十、花”五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教学重难点l认识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设计理念]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2.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叫邵雍的诗人把它们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咱们一起去读读吧!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学生自由试读)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教师巡视指导。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1)(出示“三”、“十”)①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②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③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2)(出示“台”、“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5)(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一个字词宝宝,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①(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②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2.(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3.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4.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5.(出示第一、二句)(1)(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2)谁愿意把第一、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3)没走多远,就看到了美丽的小山村,多轻松啊。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谁再来读读第一、二句?(指名读,齐读)6.(出示第三、四句)(1)(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2)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3)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7.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个读第一、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8.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9.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再放眼去看——看吧.(配乐齐读)四、借助游戏,背诵古诗1.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2.(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学生练习)3.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学生自由背诵,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名配乐、配画背诵)4.小结: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找找其他含有数字的古诗,读一读,并和小伙伴交流。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3.读一读。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4.摆-摆。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摆。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全班交流。五、朗读感悟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六、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七、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1.认识田字格。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4.指导书写-。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学生练写。八、布置作业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2.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第二课时一、巩固生字1.我会认。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做找朋友游戏。2.我会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3.我会用。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选生字卡填空。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二、指导背诵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能背诵的看大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一,还不能背的可以看课文,全班把课文齐背(读)两遍。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三、指导书写二''三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四、扩展活动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2.跟好朋友一起读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绕口令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教学追记:第一课时一、谈话导课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二、讲授新课㈠、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㈡、看图说话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4、出示挂图:亭台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㈢、生练读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3、学生自己练读。4、指名读,集体评价。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㈣、自学生字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㈤、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谈
本文标题: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3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