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的第1课,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极其丰富,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旨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一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抽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他们理解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用一课时完成,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明确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4.行为与创新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1.教学重点(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2.教学难点认识信息活动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一起来看一段短片。(播放全球通广告视频)师: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拍摄的广告,谁能说一说这个广告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一艘船在海上遇险,打通一个求救电话,128人获救)师:这艘船在海上遇险了,这时候,这个求救电话重不重要?(非常重要)这个求救电话就是一条重要的信息(板书)。那么,这条信息是如何让别人知道的?(生:打电话)师:对,通过电话传递出去的(板书),所以救援人员才能获得这条信息,最终使得遇险人员获救(板书)。这个故事正好体现了信息活动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信息活动的过程。什么是信息?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信息,比如,(出示图片1)你看到这个交通信号灯,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图片2)你看到这张报纸,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声音1)听到这个铃声,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声音2)听到这个声音,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那么,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吗?(学生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师:下面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和老师一起玩一个游戏,首先,我想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游戏规则。(学生读游戏规则)师:游戏规则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其实,这个游戏也正好体现了信息活动的过程。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信息,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另一个同学,另一位同学获取信息后,经过加工处理,将答案这个信息,告诉(传递给)大家。由此可见,信息活动是一个不断再加工的循环过程。(板书)师:好,现在我们开始玩游戏,首先请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上来,老师给你们的要求是,只能用动作比划来描述词语,不能发出声音。(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然后是第二组的两位同学,老师给你们的要求是,只能用语言描述词语,不能带任何动作。(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最后是第三组的两位同学,你们既可以用语言描述又可以用动作比划。(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师:三个小组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大家觉得哪一个小组做的最好?为什么?哦,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更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传递,即使是相同的信息也可以有多种传递方式,而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能帮助我们去更好地传递信息。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会不会选择最有效的传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出示讨论题)请分小组讨论,将你们认为的最有效的传递方式填在表格里,并派代表发言。(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选择最合适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了。师:其实,从古到今,人们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利用不同的方式传递信息,例如,烽火台(出示图片)、飞鸽传书(出示图片),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改变传递信息的方式,例如19世纪发明的电话,20世纪发明的电视,计算机,甚至通信卫星。师:不过,我们传递信息的时候也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否则可能会闹笑话,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老师这里有一个古代小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这个小故事?(学生朗读故事)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回答)让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和变化,认识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信息的获取师:老师这里有三个瓶子,里面分别装了三种液体:白醋、水和酱油。请你来辨别一下三个瓶子里分别装了哪一种液体?请一位同学说说,你最先辨别出的是什么液体?(生:酱油)师:你是怎么辨别出酱油的?(生:看颜色)师:哦,我们用眼睛观察,就能看出酱油的颜色和其他两种液体不同,因此最先辨别出酱油,那剩下两种颜色一样的液体该如何辨别呢?哪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用鼻子闻,辨别出白醋和水)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通过眼睛看和鼻子闻的方法,很快就辨别出了三种不同的液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来直接获取信息,例如:用眼睛看书,用耳朵听音乐,用手感觉水的冷热,等等。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获取呢?例如,想知道现在外面的气温是多少度。(学生回答:用温度计量)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专用的工具来帮我们获取信息,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要想获取左边的信息,应该借助右边的哪种工具?(连连看)师:同学们选择的非常正确,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获取方式,通过刚刚的回答,说明同学们都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获取信息了。信息的处理师:人类获取、传递了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一些处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出示课件图片)例如,我们用计算机的画图软件给一幅图片涂上颜色,使它更加漂亮。又例如,我们把获得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图片展示信息处理的效果,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信息处理的过程。信息技术师:我们把这些在传递、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因为计算机被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处理的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我们理解的信息技术通常指的是计算机技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门课称为信息技术课的原因。师:其实,信息技术除了在教育方面得到应用,在交通、医学、科技等其他方面应用也十分广泛。概况总结信息技术的应用。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并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第二课.信息技术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知道微电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熟练运用身边的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发现身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信息素养。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常用的信息技术,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学难点:理解信息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激趣引入、出示课题(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神十发射、太空授课视频师:谁能说一说神州十号飞船是靠什么来发射的?太空授课是怎样传到地面上的?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现代通讯技术”。师:现代通讯技术有哪些?(引导学生自学第五页:1、现代通讯技术)学生抢答(教师指导、个别点拨)问题启发、合作探究(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任务一:了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计算机用品和相关设备?2、一台单一的计算机是独立工作的,那么要实现多台计算机一起工作,我们要借助什么技术?3、除了银行自动取款机和条码扫描器,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用品是应用这种技术的?任务二:了解传感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除了较大的电子设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身边还有没有小一些的日常使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学生自学第六页:3、传感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相机出示机器人、智能手机,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来激发学习兴趣。任务三:虚拟现实技术播放电子游戏的视频片段、智能手机等。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突破难点。巩固练习、知识创新(三)巩固实践,发展创新1、小组讨论信息时代给我们现实生活带来的好处?2、课堂竞赛出门与父母走散,该采用什么办法?用哪种信息技术工具?给外地的亲友送上节日的祝福,该采用什么办法?用哪种信息技术工具?与朋友们聊天的方式,该采用什么办法?用哪种信息技术工具?3、学习网络文明公约通过小竞赛的问题解决,让学生自然感觉到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实用性、便利性、方便性,教师适时引出信息道德和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要树立良好榜样,不违反行为准则。学生读一读,让学生了解。归纳总结、畅谈收获评价小结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第3课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掌握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教学课件的辅助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形式,学习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关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活动,最终达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兴趣,初步形成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计算机。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分设备的作用。教学难点:正确开机与关机的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激趣引入、出示课题(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可以通过演示动画或游戏等,并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师:你都见过什么样的电脑?(笔记本、掌上电脑)电脑都能干什么?问题启发、合作探究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执教:贾培华(二)搭建支架,创设学习环境在上面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师:电脑有这么种,能够做这么多事,那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由哪国人发明的?是哪一年发明的?学生此处的回答可能不很理想,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一点开始新知的讲解。教师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简史,重点说明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名字、诞生时间和诞生地,以及它的大小、计算能力等,并与现在的计算机进行适当比较,使学生了解现在的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从而激发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兴趣,同时,简单说明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为下面的学习搭建好基础。(三)巩固练习、知识创新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教师向学生布置好学习问题(任务),让学生带着老师留的问题学习。可布置如下主要问题:你见过哪些和电脑有关的设备?电脑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1、独立探索先让学生看教师准备的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音像资料或者演示课件,要求他们记住其中自己知道的物品。然后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记忆各种设备的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1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