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试卷
一选择题1.《“老拐子”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A.个案研究B.实验室研究C.质的研究D.量的研究2.关于文献综述,说法错误的是()A.是研究者在全面收集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需要撰写的文献B.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查阅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概括和评价C.应该分析该专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D.是对文献资料涉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拼接3.关于操作性定义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研究者根据不同研究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给研究中的变量下操作性定义,但任何操作性定义都要依据概念的抽象定义B.一个变量只能有一个操作性定义C.所依据的抽象定义必须是合适的,被他人普遍承认的D.是一种规定,对需要定义大的变量的操作或特征确定具体内容4.教育研究的特征有()A.随意性B.主观性C.零散性D.系统性5.使用观察法时,记录观察对象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的方法是()A.轶事记录法B.日记记录法C.频率计数图示法D.清单法6.根据研究参与成员构成方式的不同,行动研究可分为合作模式、独立模式和()A.分享模式B.支持模式C.同质模式D.单一模式7.访谈中倾听时,访谈者积极地与对方对话,与对方共同建构事物、概念等的意义,这种倾听的态度是()A.积极式的听B.主观接受式的听C.意义建构式的听D.主观判断式的听8.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这样的实验通常称为()A.标准实验B.准实验C.双盲实验D.实验室实验9.根据观察的目的,可分为探索型观察和()A.系统型观察B.直接型观察C.静态型观察D.验证型观察10.就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而言,“调查不同年龄班幼儿所喜欢的游戏形式与内容有所不同”属于()A.现状调查B.发展变化调查C.关系调查D.原因调查11.根据分组情况划分,实验设计可分为等组实验设计、轮组实验设计和()A.单组实验设计B.多组实验设计C.双组实验设计D.成组实验设计12.在文献资料的检索中,检索到的文献不太全面系统,但比较新颖的方法是()A.顺查法B.引文查找法C.逆查法D.追踪法13.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或归纳规律,而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A.实验研究B.行动研究C.历史研究D.调查研究14.注重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是()A.事件取样法B.时间取样法C.实况详录法D.日记描述法15.就个案研究的类型而言,重点在于对儿童的既往心理发展过程的考察,探究导致现状的各种因素的是()A.追踪性个案研究B.现状性个案研究C.回溯性个案研究D.指导性个案研究16.在集体访谈中,访谈者应当避免的角色是()A.组织者B.辅助者C.协调者D.权威者17.搜集到的资料相对便于统计处理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频率记录法B.连续记录法C.现代媒体记录法D.符号记录法18.关于开放型和半开放型访谈的两种形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放型访谈中,访谈可根据情况随机应变B.半开放型访谈是受访谈者一定控制的访谈,访谈者根据自己研究设计提问题C.半开放型访谈不鼓励受访者参与D.如果与受访者不是很熟悉的话,我们在研究初期往往使用开放型访谈19.同一个行为出现在两个幼儿身上,一个是班上最受老师宠爱的“小公主”,另一个是时常让老师头疼的“淘气包”,老师在观察时很可能会作出不同的评价。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很有可能是()A.角色性偏见B.理论性偏见C.霍桑效应D.期待性偏见20.从300名幼儿中抽取50名作为某项研究的对象,那么,被抽取的50名幼儿就是()A.总数B.样本C.参数D.常模1.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行动研究法C.实验法D.自然观察法2.书目、索引、摘要属于()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研究综述D.三次文献3.“霍桑效应”是一个典型的()A.低效度研究B.高效度研究C.高信度研究D.低信度研究4.特别适用于对幼年儿童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历史法5.通过调查,以把握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施加教育影响,或发现实际问题,为今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儿童发展提供依据。这属于()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变化研究D.原因调查6.关于行动研究,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主体是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教育情境中的其他人B.教师是进行建设和反思的被动的研究客体C.客体是教育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D.是通过反思的形式进行的7.必须避免抽样间隔和现象本身的节奏性或循环周期相重合的抽样方法是()A.分层抽样B.单纯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多级抽样8.根据自变量的数目,实验设计可分为单因素设计、双因素设计和()A.多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五因素设计9.在“男、女幼儿教师职业态度”的研究中,因变量是()A.教师性别B.男性幼儿教师C.职业态度D.教师职业素养10.下列选项属于信度的是()A.某一研究的普遍推广程度B.某一研究结果的正确性C.研究结果能够有把握精确解释的范围D.同一研究者用同一测量,在不同时间内测得结果的一致程度11.科学研究的过程是()A.猜想臆断B.主观解释C.开拓创造D.数据至上12.根据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个案研究和()A.基础研究B.定性研究C.定量研究D.成组研究13.实验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必备条件,如,随机指派实验对象以形成两个或多个相同的组,前侧和后侧,实验环境的封闭,实验刺激的控制和操纵等。这样的实验通常称为()A.标准实验B.准实验C.双盲实验D.实验室实验14.在访谈中,我们应当避免的回应方式是()A.重复B.总结C.自我暴露D.评价型回应15.下列关于研究问题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要用历史的、生态的眼光评判研究问题的价值B.可行性原则要求所确定的问题必须是具体明确的C.应当是该领域中他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而且要有时代的特点D.探讨已经被研究过的“老”问题是没有必要的16.作为幼儿园教师研究的问题,更为合适的是()A.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研究B.小班幼儿的识数能力研究C.幼儿社会能力的研究D.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17.就研究问题的类型来看,“城乡幼儿数理逻辑智能发展的差异性研究”属于()A.相关性问题B.推论性问题C.解释性问题D.比较性问题18.“旁观即注视别人的活动,自己却未参与”,这种给“旁观”下操作性定义的方法是()A.指标描述法B.行为描述法C.条件描述法D.综合描述法19.根据研究参与的身份背景,行动研究可以分为合作模式、独立模式和()A.支持模式B.协作模式C.联合模式D.内隐模式20.研究报告中关键性内容的总结、概括是()A.标题B.文献综述C.摘要D.研究问题1.为了验证研究的有效性而提出的对某些未知事实的假定解释是()A.研究假设B.研究变量C.研究计划D.研究问题2.在一次测验中,平均分为88分,最高分幼儿第一次成绩为98分,第二次为94分,最低分幼儿第一次成绩为76分,第二次为83分,这种变化是()A.回归效应B.测验效应C.练习效应D.“好被试”心理3.专著、论文、报刊属于()A.二次文献B.一次文献C.三次文献D.研究综述4.要观察幼儿园某一天幼儿餐前饭后洗手的情况,我们可以观察午饭时间段该园的用水量变化。这种观察法称为()A.系统观察B.参与观察C.隐蔽观察D.间接观察5.问卷中题目的数量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总的说来,适宜的答题时间是()A.15分钟B.50分钟C.30分钟D.60分钟6.某研究者在15秒时间间隔内观察教师的行为,并将教师的行为按照事先的操作定义及分类记录下来,该研究者所运用的观察法是()A.时间取样法B.事件取样法C.特定等级评定法D.清单法7.下列关于研究问题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所有的问题都能进入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B.一般意义上的问题只是表明人们在认识上产生矛盾的大致内容和方向,并非是明确的、具体的C.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是研究者发现和提出研究问题的过程D.必须是在人们发现并尚未被解决问题中产生,需要经过研究者的反复思考,并陈述为符合一定规范的命题形式8.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研究方法称为()A.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9.按问题的语句结构,可以把访谈中提问的类型分为()A.开放型和封闭型B.具体型和抽象型C.清晰型和含混型D.具体型和含混型10.“6岁独生幼儿合作行为的调查”属于()A.关系调查B.现状调查C.原因调查D.发展调查11.提倡多视角、多元化对现实生活世界解释的是()A.古代主义B.近代主义C.现代主义D.后现代主义12.不属于调查问卷问题制定的原则的是()A.题目的排列无所谓难易B.问题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C.避免使用双重否定的格式D.避免使用意义诱导的问题13.难以避免时序效应的实验研究是()A.循环实验B.等组实验C.轮组实验D.单组实验14.学前教育研究发展趋势说法中错误的是()A.幼儿园教师将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参与者、合作者B.我们将力求研究情境的自然化D.质的研究将取代量的研究C.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将平等化15.关于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有明确的目的B.要有计划性C.要客观与主观相结合D.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16.行动研究的创始人认为,行动研究的发展过程是()A.螺旋式下降B.螺旋式上升C.直线式上升D.直线式下降17.在访谈中,应当避免的倾听是()A.积极关注的听B.接受地听C.强加的听D.有感情的听18.要研究“集体舞教学对幼儿空间能力的影响”,采用实验研究法。其中“对幼儿进行集体舞教学”属于()A.无关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实验变量19.提问属于追问性质的是()A.您为什么要让这么小的孩子去上兴趣班?B.您觉得上兴趣班怎么样?C.您对幼儿园有什么感觉?D.您刚才使用了“对话性教学”这个词,请问是什么意思?20.下列关于访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倾听对提问具有指导作用B.回应的方式就是提问的方式C.提问更多的指向以后的方向D.我们听到了受访者真实想法才能作进一步的探询1.在访谈中,我们应尽量使用()A.开放型问题B.抽象型问题C.含混型问题D.封闭型问题2.观察玩具的磨损程度以推测幼儿对玩具的喜爱程度,这是一种()A.间接观察B.抽样观察C.非参与性观察D.直接观察3.轮组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是()A.排除法B.抵消法C.平衡法D.取消法4.在教育研究中,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是()A.观察法B.访谈法C.实验法D.问卷法5.质的研究报告和量的研究报告在下面哪个表现形式上会有明显差异?()A.文献综述B.研究背景C.研究结果分析D.研究注释6.通过对某种现象或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以获得有关调查对象全面情况的方法是()A.重点调查法B.典型调查法C.普查法D.抽样法7.使用哪种抽样法意味着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多级抽样8.运用实验法时,实验内在效度的高低取决于()A.对因变量的控制程度B.对自变量的控制程度C.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D.对相关变量的控制程度9.行动研究最早的提出者、运用者是()A.勒温B.皮亚杰C.华生D.维果斯基10.系统抽样又称()A.分层抽样B.群集抽样C.多级抽样D.等距抽样11.关于时间取样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外显的容易被观察的行为宜采用时间取样法。B.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为易采用时间取样法。C.时间取样法所获得的资料不易量化。D.帕顿对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性行为研究采用的是时间取样法。12.访谈时,访谈者必须有较强的自我反省能力,能够与对方产生思想共鸣,通过互动共同对“现实”进行重构。这种对访谈者个人素质有较高要求的听的态度是()A.客观接受式的听B.主观判断式的听C.意义建构式的听D.消极被动式的听13.不属于调查研究的特点的是()A.广泛性B.现实性C.直接性D.难控制性14.关于行动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行动研究的成果不具有普适性。B.行动研究起源于
本文标题: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5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