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学设计姓名:栗永莹单位:上蔡县大路李乡朱里桥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学设计上蔡县大路李乡朱里桥小学栗永莹【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合格率》第一课时内容。【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意识指向“数学知识现实化”。其二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学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现实问题数学化”。基于这个理念,我把本课设计为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百分率的应用。在具体案例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再利用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去尝试解释,在这个尝试中师生共同探索,进一步明确百分率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解决方法。本堂课的环节一直围绕帮超市进货这一情境逐层展开。到最后跳出合格率,把知识延伸到成活率、达标率、出勤率等方面。培养这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的意识和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教材分析】(一)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合格率》是百分率的一种,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常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本课以分数(尤其是百分数意义)及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为基础。属于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应用(二)本课具体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是解决百分数应用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这是本课的两个重点内容。学习本节课,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前面百分数等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更加清楚认识到合格率的意义以及百分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本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接触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对分数的应用有一定基础。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及通分、约分,这些都是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基础。【教学目标】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知识与能力]2、经历求合格率提取与理解过程,使学生经历从生活素材中提出数学信息,以及交流理解百分率的过程中探究如何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经历把分数小数化为百分数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3、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的意识。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探究归纳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应用。如:成活率、出粉率、出油率等。【教学用具准备】PPT课件【设计思路】本堂课是借助学生的间接经验入手学习的。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生活中的百分率。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尝试解释合格率等内容。在这个尝试中师生合作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合格率等百分率的意义。然后借助于帮超市进货的情境,层层推进,利于吸引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最后再通过总结巩固学生对合格率的认识与计算,同时把合格率延伸到其他方面,如出粉率、出油率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下面是我的设计思路图。活动一:市场调查(发现合格率,解释合格率)新知探索:为超市选货品活动二:什么是合格率(进一步理解合格率)活动三:计算甲乙两厂合格率(合格率的计算)活动四:比较两厂合格率(分数小数化百分数)活动五:小数、分数化百分数练习(巩固合格率)课题提出巩固练习、延伸拓展活动六:成活率、达标率的计算活动七:巩固练题课后巩固应用调查并计算本班同学的近视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工商质监局为了保障市场商品的质量,经常要对部分商品进行抽检,合格率高的产品质量高,合格率低的产品质量低。那么,合格率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回答?生1:合格率就是合格产品数占抽检产品数的百分率。生2:合格率就是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板书:(合格率: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合格率》。板书课题:合格率二、探究新知1、情境设置:某超市要进一批罐头,有两个厂家给出信息。甲厂:我厂的罐头合格率是86%乙厂:我厂的罐头合格率是86.7%师:如果你是这家超市的采购员,你会选择哪家工厂的罐头呢?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为什么选择乙厂?(引导理解“合格率“含义: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2、情境发展,进一步认识合格率。师:超市的采购员决定抽验甲、乙两厂罐头的合格率。提问:你们觉得要知道哪些数据才能得出合格率呢?根据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合格箱数,抽查箱数。师:如果我们能知道这两个数据,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呢?生:合格率=合格箱数÷抽查箱数(出示教材P41情境图)(1)引导列式。师:甲厂和乙厂的合格率分别应该怎么列式计算呢?谁上来试试?板书:43÷5052÷60(学生计算)=43/50≈0.867=86/100=86.7%=86%(2)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引导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师:你是怎么将结果化成百分数的?(学生充分发言)根据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数追问:乙厂的抽验结果,为什么不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呢?生:难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师:那该怎么办呢?生:先化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教师强调:除不尽时通常保留3位小数)3、归纳总结:(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在后面添上百分号;(2)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先化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三、巩固拓展1、(出示教材P41练习)想一想,小数、分数怎样化成百分数?算一算,说一说。0.241.760.053/45/81/62、(出示教材P42试一试)(1)绿色小队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400棵,有10棵没有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多少?提示:先算出什么?(成活的棵树)然后呢?(2)淘气调查了25名同学“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每名同学都选了一个项目,调查结果如下:羽毛球乒乓球足球127?最喜欢踢足球的同学占百分之几?四、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事实上,不仅合格率、成活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加工面粉时的出粉率、榨油时的出油率等等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请同学们课外时间调查、统计并计算出我班同学的近视率。别忘了,下次上课时老师要听汇报!五、布置作业教材P42练一练1、2、3题。【板书设计】合格率合格率: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甲牌的合格率:乙牌的合格率:43÷5052÷60=43/50≈0.867=86/100=86.7%=86%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在后面添上百分号;2、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先化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灵活应用、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内在需求,并主动进入“调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认知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注重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整堂课我并没有刻意地去“教数学”,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百分率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在这里,学生不是在学教材给定的知识,而是在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我也不是在“教数学知识”,而是就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百分率与学生作一次深入的“对话”。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并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和算理成了本课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北师版教材的特点就是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与应用价值自然成了本节课的一条主线。鉴于此原因,我提前准备了课件的精心制作,以“生活中的数学”为课的血脉,不断地找资料,想方法,以使自己能以最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状态来发挥,同时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有良好的收效。印象较深的是在课堂中应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搜集有关百分率的问题,使其深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虽然涉及了数与数的相互联系,并且涉及了数学方法与算理,但在从教的过程中并没有让我感到力不从心,这也许是我从学生那里学到了进步的感觉。相信在从教过程中进步的点点滴滴都会深深得记录在我教学生涯的历程中。最后,抓住契机,在矛盾中深化知识。由于百分率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范,但学生实际接触的却比较少,为了使学生对百分率的实际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讨论百分率,对百分率的实际意义达到了更深入的认识。总之,整个教学设计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当然,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地方要进行细细的雕琢,只有反复的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节好课。
本文标题:合格率教学设计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6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