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七章--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陈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笔记第1页共3页第七章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知识观1、知识的意义: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2、对知识的应用:建构主义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3、对知识的学习:不同学习者对同一个命题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只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二)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等高级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自身积极的意义建构。总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兴趣和需要等对意义建构的影响,因陈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笔记第2页共3页而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三)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种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也不是直接接受现成结论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构建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学习的主动构建性:面对新信息、新概念和新命题,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理解。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者认为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而,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四)教学观建构主义对传统的教学观提出了尖锐批评,对教学做了新的解释。其中最基本、核心的思想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陈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笔记第3页共3页1、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2、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
本文标题:第七章--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8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