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电力施工机械管理论文
电力施工机械管理论文【摘要】机械设备管理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一个队伍,保持和发展机械资本的良好循环,对机械实行综合管理是每个机械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施工机械费用在工程建设费用中一般占15%左右,如何管理好机械,用好设备,使之发挥出最大功效,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和创造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近来,公司各项目部承担了大量的电厂及电网建设项目,高峰期施工用大型机械设备达100多台套,呈现出设备数量多、品种型号繁杂、管理年限长等特点,有较大的管理难度,为此公司在设备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一、目标管理目标管理考核以年为单位,分上、下半年两次进行。在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计划的指导下,充分收集当年施工项目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制定设备年度管理目标,并在制定过程中适当进行调整,使其略高于公司下达的管理目标,以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实行考核奖惩制度,与机械管理部门年终绩效评定、奖金与目标管理的兑现情况直接挂钩,防止目标管理流于形式。公司对项目部实行目标管理考核以来,设备平均完好率在98%以上,平均利用率在90%以上,事故损失率为零,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技术管理(一)、机械安装拆除机械安装(拆除)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首先由负责机械管理的机械化分公司组织编制、评审安装(拆除)方案,然后按照具体程序逐级申报审批,对业主设备还需申报设备监理审核批复。在安装(拆除)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及时发现、解决安装(拆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疑难问题,对施工过程实行有效全程监控。据统计,公司下属门塔机安装(拆除)共计40余台套,履带吊安装、拆除及工况改变更是不计其数,总吨位在3千五百吨以上,设备安全安装(拆除)满足了总体施工规划设计和施工生产的需求,为电源建设及电网改造的快速施工创造了条件。(二)、维护保养制度目前,施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机械使用的经济效益,如何保养好喝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个项目施工中不可能配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械管理人员,否则,工程成本支出增大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因此,定人、定点、定时、定量在各项目中进行机械保养、润滑、维护等工作势在必行。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的维护检修综合班由此成立。由机械化公司及时派遣他们进行现场维护、检修,对机械机械有效的日常保养,目的就是保持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消除隐患,保证机械的完好。检修人员完成任务后及时返回,投入到另一项目的机械维护工作,这样能有效的减轻了各项目部的经济负担。有效的维护保养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控制运行和维修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设备保养坚持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的“十字”作业法,执行班日常保养和定期强制保养措施,以及走合期保养、换季保养、库内停放保养等特殊保养制度。另外根据大型设备或关键设备特点,制定专门的维护保养规定和周期保养计划,并要求定人定时、保质保量完成。(三)、定期检修制度总公司实行预防为主的强制性检修制度,检修周期以半个月为单位。根据上月的机械设备使用和故障情况,机械化公司制定本月检修计划后印发生产管理部门,由生产管理部门统筹安排,并根据生产任务的轻重缓急适时对检修时间进行小幅调整。机械化公司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机械设备安全检查和采取奖惩激励措施,督促检修计划的落实,同时也改变了各项目部普遍存在的对机械只管用不管修的现象。三、组织管理(一)、制度化管理机械化公司结合不同施工阶段的设备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约束机制,使机械管理纳入制度化管理程序。1、持证上岗制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机进行操作,严禁无证驾驶、操作设备。机械化分公司对机械设备管理、操作人员进行登记备案,按照证件复审周期以年度为单位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进行后期强化培训。在日常巡查过程中,机械化分公司加强检查持证上岗情况,对无证上机操作的违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2、机长负责制:每台机械设置一名机长,实行机长负责制,对主要大型设备安需配备一名或多名副机长。机长为设备安全生产责任人,接受机械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生产管理部门调度,全面负责设备的使用运行、维护保养、定期修理、文明施工等,配合进行机械设备突发故障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处理。3、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制:机械化公司按照生产需要,明确设置、划分各个设备操作和管理岗位及职责,通过单机核算、安全生产责任书等考核方式与各岗位责任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4、现场交接班制度:交接班严格按照“六交”和“三查”程序实施(“六交”:交生产任务、施工条件和质量要求;交运行记录;交设备运行及保养情况;交随机工具及油料、配件消耗情况;交事故隐患及故障处理情况;交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三查”:查设备运行及保养情况;查设备运行记录是否准确完整;查随机工具是否齐全。)。若交接班时设备存在故障,交班人员应与接班人员共同修理后才能换班,接班人员接班后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后再运行设备。(二)、全员性管理机械化公司通过内部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每年根据人员调动和施工实际情况对管理人员职责适时进行调整。同时,机械化分公司以设备管理系统为轴线,要求各项目部(公司)对在用机械行使管理职责,组织各施工厂(队)承担机械运行、维护、修理和管理责任,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总公司档案管理实行实物资料和电子资料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整套包括设备台帐、机械调拨转移情况、随机技术资料、运行原始记录及单机核算经济性考核记录等设备档案。每台(种)机械建立一份档案卷,各种档案记录要求完整、真实准确,机械档案随机调动,方便维护保养、修理和跟踪调查。每年对机械设备资产进行清查,对达到或超过设备使用年限、技术性能差、能耗高、污染环境、故障率高及无修复价值的设备,按照公司和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程序予以报废,同时对机械台帐作相应调整。四、经济管理(一)、设备组织调配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平均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机械的配备量,优先保证利用率高、能形成综合施工能力,专业性强及施工必不可少的配套机械。例如公司考虑到南宁项目部施工任务紧、施工难度大、吊装工作量特别大的特点,为现场专门新购置了c7030和DBQ2400起重机,及时解决了现场的急需。2、施工高峰期缺口机械以租赁或外协的方式解决。根据“优先挖潜、适当租赁、必需方可购置”的原则,深挖内部潜力,以自有机械为主进行装备,当自有设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或使用不经济时,以租赁或购置方式解决3、机械设备购置前由机械化公司和工程部门组织熟悉业务人员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机械采购按购置金额额度大小划分采购权限,实行项目部统一采购和机械使用单位自行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格执行招(议)标采购程序。4、新购机械设备到货后,机械化公司组织机械使用单位和厂家进行验收交接,对随机工机具和资料逐一清点,填写设备交接验收并将机械登记入档。要求机械验收后早投入运行,以便质保期内发现问题后及时向厂家索赔。(二)、租赁管理机械租赁分自有机械租赁和社会资源租赁两种。自有机械设备租赁即将自有机械租赁给使用单位,分对内租赁和对外租赁两种形式。对内租赁是为适应成本管理而采取的一种非经营性质的设备管理方式,由指挥部将自有机械有偿租赁给机械使用单位,按照机械原值和使用寿命计取租赁使用费,租赁费收取为内部划帐;对外租赁是指为盘活闲置设备,将自有机械租赁给外单位使用,按市场价收取租金。通过对内租赁和对外租赁相结合有偿调剂使用,在满足生产运行的同时,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避免了设备资源闲置浪费。自有机械租赁主要以内部租赁为主。社会资源租赁即从社会上租赁机械以满足生产需要。机械化公司负责制定设机械使用计划,并根据施工生产实际选择租赁期限、单价不同的多种方案,及时将闲置的租赁设备报停或退租,在满足生产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施工成本。(三)、配件管理配件管理包括自有机械设备配件管理和业主机械设备配件管理两部分。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机械化公司会同工程部、物资部每年对配件合格供应方进行评审,在配件批量采购过程中实行招标采购。按照各工程及项目部工程合同约定,公司为拌和系统、塔带机供料线、大型起吊及运输机械等施工设备提供配套的垫资配件方案,即根据生产需要制定配件计划,经监理、业主审批后总公司物资部门组织购买,相关购置费用由业主垫付。待施工完毕,消耗配件部分购置费用在工程款中扣除,未消耗部分由业主单位按成色回购,总公司承担相应的折旧损失。业主垫资配件管理,较好的解决了指挥部配件库存量大、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四)、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机械经济性考核的最直接体现,主要形式有单机核算和班组核算两种。机械化公司根据完整可靠的原始记录,每月初下达机械配件或材料消耗定额,由施工各厂(队)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月未对消耗情况进行清理核算,将实际消耗量与消耗定额进行比较,核算结果与各厂(队)及个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五、安全管理(一)、建立健全“四个队伍”施工机械安全使用的管理,贯穿在机械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为加强机械的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及设备的安全,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公司成立了起重机械安装队、操作队、维修队及安全技术检验组等“四个队伍”,建立健全“四个队伍”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二)、培训制度根据施工实际需要,机械化公司每年年初值得相应的培训计划,按期组织机械机械管理及操作人员,加强机械安全意识教育和进行业务技能培训,选派职工参加上级部门、行业和国家监管部门举办的设备操作、管理岗位培训,并在生产间隙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比武活动。(三)、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现在的电站建设一般场地都比较狭小,吊装量又特别大,为了保证工期的顺利完成,都布置了不少的大型塔吊、履带吊和龙门吊及其他吊车,存在着品种数量多、布置紧密、相互干扰大等特点,为了保证各型机械的安全正常使用,机械化公司在各现场都编制了机械的防风、防雷、防碰撞和起重指挥的专项管理规定。施工过程中根据设备类型作业重要程度,按照“设备分类、作业分级”进行生产作业,采取“分期作业、定向回转、先入为主”等有效措施保持机械之间的安全距。严格执行门机、塔机、履带吊指挥用对讲机各频道专用,起重指挥规范化和设备间信息通报制度,利用现场视屏监控系统对审查过程实施监控,并在大型机械的后部视线死角加装了摄像头,以便及时的了解机械设备周边的情况,实行“单机自保、双机互保、发生事故通等处罚”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机械化公司还针对各现场的时间情况制定了多种设备的应急预案,每年组织安排一定次数的实战演练,要求设备监理旁站观摩,事后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严格按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管理规定,对各类特种机械设备进行周期检验。(四)、安全检查机械化公司制定日(班)检、周评周检、月检等一整套的安全检查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根据机械的日(班)检和周检周评汇总情况,以红、黄、黑牌对各机械情况进行标识,(安全运行五事故、隐患整改及时、维护保养到位者标以红牌;发生安全事故或险情、隐患整改不及时、维护保养不到位者标以黑牌;情况一般者标以黄牌)。月末根据红、黄、黑牌数量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和操作人员奖优罚劣(红牌奖励、黄牌不奖不罚、黑牌处罚)。(五)、事故的处理公司要求各机械设备的运行使用单位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设备安全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监督。设备发生事故后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机械化分公司要求着手清理事故现场,恢复生产能力和调查事故原因,严格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重复事故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并将事故及处理情况登记入档备案,对事故隐瞒不报或故意谎报者,查实后要从严处理。六、结束语机械设备管理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一个队伍,保持和发展机械资本的良好循环,对机械实行综合
本文标题:电力施工机械管理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9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