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六年级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解释
六年级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解释诗词鉴赏:《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①___,___②___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③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④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的生命力___⑤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⑥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⑦______的精神。【答案】①板桥②清③咬住④坚韧⑤顽强⑥磨难很多⑦坚定顽强【解析】这首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韧又强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___①___诗”。“闻”是___②___的意思。“官军”指___③___。这首诗通过写诗人______④______的感受,表达了广大人民______⑤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⑥______的感情。【答案】①快②听说③唐朝军队④喜欲狂⑤收复中原,统一疆土的爱国愿望⑥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疆土重新获得同意而无比欢快。【注释】(1)闻:听说。(2)官军:指唐朝军队。(3)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4)蓟(jì)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4)涕:眼泪。(5)却看:回头看。(6)妻子:妻子和孩子。(7)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8)放歌:放声高歌。(8)须:应当。(9)纵酒:开怀痛饮。(10)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11)便:就的意思。【解析】这首诗集中地表现出了诗人听见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个“喜”字。“喜”是贯穿全诗的主线。由闻喜讯而流喜泪,呈席态,唱喜歌,思喜归,喜始喜归,情势发展迅速,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喜不胜收情畅语快的感觉。全诗只八句,只有首句叙事,其余皆抒情。通篇采用赋的手法。火山般炽热的感情,借助赋的手法,痛快淋漓,一泻千里,迅疾如飞,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狂喜乐极的神态,而且也感染了千百年来无数的读者。如何直舒胸臆,这首诗堪称绝唱,不愧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__①____的一首吟咏___③___的词,本词上片写___③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⑥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⑦______和_____⑧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⑨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对____⑩________和对______⑪______。【答案】①辛弃疾②田园风光③月明风清④蝉鸣⑤蛙噪⑥黄沙道⑦天气时阴时晴⑧旧游之地⑨夜行街道⑩丰收之年的喜悦⑪农村生活的热爱【解析】这首词就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上阙:重点写晴朗的夜晚。词人抓住“明月”、“清风”、“稻花”、“蛙声”的特点,描绘了一个清朗、幽静、丰收在望的夜晚。词人从视觉上以“惊鹊”“别枝”突出月光之明亮;从听觉上以“半夜鸣蝉”反衬夜半清风之煦暖,以“说丰年”渲染“蛙声”之浑厚雄壮热闹;从嗅觉上以“稻花”飘来的芳香给人丰收的想象。简短四句话,寥寥几种事物的勾画,一个清朗、幽静、温馨、恬淡、悦耳、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凡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似乎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这一动人场景。下阙:这里与上阙不同,上阙写的是大环境,大背景,而这里词人笔锋一转,由远及近地叙写眼前的惊喜,“七八个”说明月光明亮,可见的只有几颗大而亮的星星在闪烁,可见夜之明朗。“两三点”说明雨点稀疏,一走而过而已,可见是随风而来的阵雨。然而,那也得避一避呀,于是想起原来这里曾经有一个茅舍小店,此时却看它不见,正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路转溪头忽见”,拐过一道弯路,走上小溪桥头,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现在词人面前。欣喜若狂的程度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这首词充分反映了词人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喧闹,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抒写了夏夜的村野风光的幽美。全词笔调灵活生动,亲切轻快,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古典词作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少有的佳作。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①__代诗人____②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③____、____④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哪两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下来: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宋②苏轼③正面④侧面⑤远⑥近⑦高⑧低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①题:书写,题写。②横看:从正面看。④侧:侧面。⑤各不同:各不相同。⑥不识:不能认识,辨别。⑦缘:因为;由于。⑧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⑨此山:这座山,指庐山。【解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__①__朝大诗人____②____所写。叙事的诗句是: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好友的_____⑦_______。【答案】①唐②李白③故人西辞黄鹤楼④烟花三月下扬州⑤孤帆远影碧空尽⑥唯见长江天际流⑦依依惜别之情【注释】①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②孟浩然:李白的朋友。②之:往、到达。③广陵:即扬州。④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⑤辞:辞别。⑥下:顺流向下而行。⑦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⑧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⑨尽:尽头,消失了。⑩碧空:一座“碧山”。⑪唯见:只看见。⑫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⑬天际流:流向天边。【解析】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这首送别诗之所以能写得如此雄浑壮阔,幽深高远,除诗人的才赋外,还有其客观上的原因。唐代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踞山临江,得形势之要,登楼八面来风,凭栏可极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登临送客,足可壮人襟怀,此其一。李白的江南之游结束未久,“烟花三月下扬州”,或许即有他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这时友人继之而下吴越、之广陵,自然会在唤起他关于广陵的种种记忆,因吴越江山在胸。使诗人的诗才横贯吴楚,所以能、表现出气象万千的景象,此其二。李白二十岁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岁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遍中国东南,江汉平原的辽远壮阔,江南山水的纤巧秀丽与巴山蜀水的峻峭清雄形成鲜明的对照。看惯蜀中山水的李白,自然会对雄浑广阔的自然景色有其敏锐的感受和准确的把握,此其三。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同在江夏、同是送别,他晚年所写的一首《江夏别宋之悌》便显得异常凄婉。历尽坎坷的李白,再也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神采,送别诗也一改旧时风貌,可见心境与诗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其四。李白这首送别诗的意境,常为后代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电影艺术所借鉴,许多江边送别的场面,都设计了征帆愈行愈远,相送者愈登愈高,最后登上山顶的送行人空对江流的镜头。由此亦可见这首诗艺术生命力之强盛。《忆江南》是①代诗人②的作品。词中有一句描写江南美景的千古名句是“③,④”,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⑤之情。【答案】①唐②白居易③日出江花红胜火④春来江水绿如蓝⑤思念【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原名“望江南”,自从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改名为“忆江南。此外又名“梦江南”、“”望江梅、“”谢秋娘、“春去也”。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平韵。本此为单调。②谙:熟悉【解析】《忆江南》是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所作。是追忆、赞颂江南春日美景。以“江南好”开头,总领全词,是对江南美景脱口而出的直颂。诗人为什么对江南极为熟悉,极为怀念呢?早在少年时期曾因避李希烈、朱泚的藩镇之乱,随家迁居江南,十四岁时常旅居苏、杭二州,居江南达六年。登进士第后,又一度再游江南。五十一岁至五十三岁作者又赴苏、杭二州为刺史,前后留居江南有十年之久,因此“风景旧曾谙”一句是有丰厚的生活作为基础的,也是极为深情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诗人追忆江南美景中印象最深的事物,也是“江南好”具体形象的描绘。这两句勾出了江南春景的特色,它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春景——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一片早霞倒映在江面上,上下辉映,光彩夺目;江边带着晨露的红花是那样鲜艳,这时朝阳把光辉涂在江花上,那花真是“红胜火”了。春日的蓬蓬勃勃,美景的引人入胜,使诗人不由地迸出了“能不忆江南”这一句热烈赞颂作为结语。此处是以反诘句式点出“忆江南”的主题。《登飞来峰》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____①___的手法告诉我们,千寻塔很高,诗人在这里讲了一个传说“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说明了______④_______的道理,正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夸张②飞来山上千寻塔③闻说鸡鸣见日升④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①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②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③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④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暗喻奸佞的小人。⑤缘:因为。⑥眼:视线。⑦塔:铁塔。⑧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⑨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解析】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本文标题:六年级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48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