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北京海淀2018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word2018海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语文2018.4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169科,898属,2088种。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佘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半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林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取材于陈昌笃、林文棋《北京的珍贵自然遗产——植物多样性》)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说明北京的植物具有多样性的一项是(2分)A.《北京植物志》共收人维管植物2088种B.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C.京西京北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D.交流频繁带来了大量外来植物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因其多样性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B.植物多样性受到破环,与北京在历史上长期作为都城有关系C.北京气候和自然地理的过渡性特点为植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D.东灵山和百花山上面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材料二北京四合院的绿化,是千百年来人们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逐渐形成的,颇具特色。北京四合院的绿化树木,多数属于“春华秋实”型。这些树木春天开花,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浓浓word的春意;秋天结果,身在院内便可得到桃李之利。夏季炎炎时还可以乘凉。北京四合院院外的大门和倒座房处,常常种植高大的落叶乔木,旧时以槐树、榆树为主。槐树木质坚硬而有弹性,能够做船舶、车辆和器具,槐花、槐实和槐树的根皮都是药物,花还可做黄色染料。槐树的种植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周代朝廷在外朝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来便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北京四合院继承了这种传统,明、清时期民宅中广泛种植槐树,以表达。榆树树龄长,木材纹理直,有多种用途。它翅果的形状很像古代的铜钱,故称榆钱,与“余钱”谐音,寓意富足。旧时北京人经常将其做成“榆钱糊饼”等食物,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些食物尤其爱到人们的喜爱。海棠多栽种在正房前,或在正堂的东、西次间前对称种植。《诗经·小雅》中的《常棣》篇是歌咏兄弟亲情的,“常棣”也作“棠棣”,四合院种植海棠,便有了兄弟和睦的寓意。海棠花花姿潇洒,艳而不俗;海棠果粉粉红红,酸甜可口。至今,北京的很多四合院内还种有海棠。西城区李大到的旧居内植有海棠,后海北沿宋庆龄故居内的西府海棠,已有一百多年的树龄了。周恩来总理生前也非常喜爱海棠。紫藤是北京四合院的又一种特色绿化植物。李白曾在《紫藤树》中赞美道:“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历史上生活在北京的文人也爱紫藤。紫藤大多种植在里院书房前。春季,紫花似蝶,赏花闻香;夏日,棚下乘凉,心旷神怡。海柏胡同的朱彝尊故居内原有两株紫藤垂窗,故书房名为“紫藤书屋”。鲁迅先生在北京的居所,因院内有一棵古藤,所以小院名为“藤花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对传统四合院的绿化认识不够,人们在新建和翻修四合院时抛弃了传统,县里将旧有的绿化植物拔除而别栽新种。这种文化的断链令人惋惜和遗憾。(取材于李卫伟《北京四合院的庭院绿化和私家园林》)3.下列填入材料二横线处的语句,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礼制的坚守B.对后代的希冀和对富贵生活的向往C.对权位的宣示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D.对权贵的不屑和对平等生活的追求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北京四合院树木绿化特色的一项是(2分)A.多数属于春华秋实类B.都是高大的落叶型乔木C.种植位置与树种相关D.兼有实用性和文化内涵5.材料二中关于紫藤带给人们的感受,如果用诗句来形容,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许浑《紫藤》)B.绿树村边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陆游《自上灶过陶山》)C.紫藤附暖应生地,苍柏凌空欲到天。(赵师秀《题方兴化茔舍》)D.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老舍《赠北京晋阳饭庄》)材料三“这叫小叶朴,原本在北京广泛分布。周口店北京猿人遗迹发掘的时候,柴火堆里就有小叶朴的种子。可是现在,北京城里几乎找不到了,圆明园内也就仅存这三棵。”舒志刚仰头望着圆明园内三株紧挨着的高大乔木说道。这位高瘦的老人是植物专家。2000年前后,舒志刚用三年时间,编撰了专门记录北京野花野草的《城市野花草》。寻觅野花草的过程,让舒志刚大为吃惊,《北京植物志》中标注为“常见”和“极常见”的数百种植物,在2000年前后已经有超过100种变得word很罕见。舒志刚说,这三棵小叶朴是纯野生的。“当年,北京猿人就用这种野生树木的树枝生火,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取暖、做饭。”每次看到这种古老的树种,舒志刚都觉得在跟历史对话。中科院有一个数据,北京城从外环向内环,每向市中心靠近5公里就减少1个物种。随着北京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野花草的生长土壤日渐稀少,物种多样性受到成胁。“很多不起眼的野花草,其实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舒志刚说,圆明园土路边一棵普通的黄花蒿,其实是屠呦呦提炼青蒿素的重要材料。一簇荆条,不但在成语故事“负荆请罪”中出现,还提供药材和花蜜。无论是锦鸡儿、小叶朴、黄花蒿,还是拢牛苗、田旋花,北京本土植物都有这样的特性: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只要没有遭受人为破坏,就能顽强生存。“它们在北京呆了几十万年,对这里的环境最适应,几乎不需要养护成本,而且很多野花非常漂亮。”舒志刚讲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紫竹院的草坪上,曾经有一小片旋覆花,这是一种野花。按园林管理的一般要求,园林工人总去清理,但是总也清理不完。一年初夏,管理人员发现,草坪里点缀几朵野花赏心悦目,于是就保留了下来。现在在紫竹院,游人面对的不再是单调的绿色草坪。本地的野花草被清理,引进的外来物种又水土不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养护。有时候,清理本地植物还给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便利。舒志刚说:“我们的园林管理别忘了多给野生植物、动物留一些空间,尤其是一些本地土生、带有我们历史烙印的动植物。”(取材于孙毅《百余种北京野生植物正在消失》)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小叶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北京只有圆明园内存活三株B.是北京本土的野生植物C.对于北京猿人的生活有着重要作用D.人力因素使其消失殆尽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北京野花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些种类有药用或食用价值B.耐寒、耐旱,适应北京气候C.绿化城市时养护成本低D.阻止了外来物种的入侵8.保护北京本土植物有哪些文化意义?为保护北京本土植物,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回答。(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①①予为童子时,则知有吴纯甫先生。长而登先生之门,悦而忘其.归也。盖世之所谓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曰先生焉。先生精于学,邃.于文,熟于事。少时,为县大夫郡邑长者所推重。当道者.往往叹息,期以大用,指日以望。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②先生自负瑰玮,不见施设②,独喜为人言之。人无贤愚,见者倾倒。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士之.有志者,亦皆归先生。每从嘉林修竹间,纡衿方履,笑咏相随,殆无虚日。时有质辨,剖析毫发,议论蜂起,群疑豁如..,云披雨霁,天清日明。其于天下之利害,生民之得失,常有隐忧于其间。天子中兴,慨然有志于三代之治。诏书数下,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悉先生之所尝言者。故与先word生游者.,皆去为显官。先生独为诸生,揖让进退自若也。③嘉靖辛卯,先生始发解,于是将上礼部。皆喜先生之遇,而又惜其.晚也。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而施于遇不遇之际。不以徒遇之为喜,而以得所遇之为乐。④予惟国家以科目收天下之士,名臣将相,接踵而兴。豪杰之士,莫不自见于其间。而比年以来,士风渐以.不振。其始羸然一书生耳,才释褐而百物之资可立具,此何从而得之哉?亦独不念朝廷取之者何如,用之.者何如,爵禄宠锡④之者何如也!世之所倚重者尽赖此辈,而如是弥望,君子盖以为世道无穷之虑焉。⑤初,先生与余论天下事,予未尝不竦然,又默然有感也。以为在位者皆以此为心,则天下可以无事,然而先生不通也。今先生遇矣,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则犹饥渴而饮食之也。夫趋俗之士师师⑤,持正之士谔谔。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若是而相与持天下之势,君子又以为世道无穷之幸焉。故予谓先生不谓之晚,而如先生乃可谓之真遇也。若彼碌碌者徒,虽襁褓而朱紫⑥,日唯诺于殿廷,吾不谓之遇也。因书以.为别。(取材于归有光的同名文章)【注释】①本文写于吴纯甫44岁即将赴京参加会试之时。文中的“发解”指考中乡试第一名,“将上礼部”指即将赴京会试。②施设:施展才能的机会。③褐:粗布衣衫。④锡:同“赐”。⑤师师:庄严恭敬的样子。下文的“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⑥朱紫: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借代高官显爵。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邃.于文邃:精深B.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向方:遵循正道C.群疑豁如..豁如:晓悟,明白D.而比.年以来比:等到1O.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悦而忘其.归也而又惜其.晚也B.当道者.往往叹息故与先生游者.C.士之.有志者用之.者何如D.士风渐以.不振因书以.为别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之后遭遇失意与得意的情况将近三十年B.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用来修正阐明千百年来废置的礼法制度的不止一例C.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然而评判君子不以考中科举的早晚为标准D.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按照他先前所说的那样去做1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纯甫年少时就深受当地府县中有地位、有威望之人的推崇。wordB.作者认为君子不应只以考中科举为喜,更当以报效国家为乐。C.文章批评有些读书人在做官之后仍然不明白朝廷的用人标准。D吴纯甫关于天下事的见解,常常令作者震惊,并且深有感触。14.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①根据第二段,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吴纯甫的形象特点。②作者认为,吴纯甫在44岁时参加会试不算晚,是“真遇”。请根据最后一段,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
本文标题:北京海淀2018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7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