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循环经济模式与案例
中国的循环经济模式与案例-----兼论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2020/11/142中国经济像美女花木兰,骑着金麒麟,驾着祥云,奔腾向前!全面小康社会、工业化、信息化,赶上老美!喂---,别忘了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吆!谢谢啦!一、背景2020/11/144中国工业化正在重化工产业化过程之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紧缺资源的大量消耗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经济增长----人造财富增加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本:原始财富减少T1经济T2经济二、中国循环经济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定义: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两个动力全球资源短缺,要求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环境保护要求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全过程防控循环经济模式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融合,强调首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Reduce);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相融合,形成清洁生产体系,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Reuse-Recycle);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从技术角度看,循环经济范式的技术体系是在传统经济范式技术体系基础上的延伸与深化。从产业层次上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要求延长企业和社会的技术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纵向延伸是指,企业技术链条由过去的止于产品制成,向三个方向延伸。其一是向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再使用和再生利用延伸,使得产品报废后不是以对自然生态系统有害的形式被抛向自然界;其二是向全部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方向延伸,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其三是向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向延伸,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横向扩展是指企业技术体系从纵向深入向横向技术网络方向扩展。其一是企业技术体系从原材料加工和产品制造向着产品的生态设计扩展,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使产品在“胚胎”形成期就有具有易于回收和综合循环利用的先天特质,便于废旧产品的综合回收和再利用,以降低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的成本,并具有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环境友好和低消耗的特点;其二是与其他企业进行技术链接、向着跨行业循环经济联合体的技术网络方向扩展。包括使用其它企业或社会的废弃物或废旧产品为原料的技术开发,把自己的废弃物加工成其它企业或行业的原材料的技术开发等等。从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角度看,循环经济就是使物质流在经济过程中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循环流动。产品资源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传统线型增长模式输入端控制过程性控制输出端控制资源开采高效化清洁生产规模经济区域产业集聚产品消费(生产和生活)节约使用垃圾排放再生资源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再利用部分废旧产品副产品加工制造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创新工业循环经济48字方针产业集聚企业入园专业分工产业成链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减量优先技术创新尊重自然园区内外集成循环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环境中的经济系统无害化处置OT1治污边际成本线MCE1PC=100L1治污比例循环经济治理污染与成本效益分析治理污染零利润点C1治污边际效益线MBE2治理污染零利润点C2T2L2C发达国家的污染强度曲线期望的中国污染强度曲线人均GDP单位GDP的污染创新隧道循环经济穿越环境高山---通过创新隧道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1、核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2、本质:经济增长模式3、特征: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4、操作原则和手段: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5、资源利用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6、客观效果:节能降耗、减少排放、改善生态7、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T1经济T2经济绿色生态环境新资源开发和资源循环利用有害污染物排放=环境消纳能力三、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的资源导向阶段1990年以前,中国还处于短缺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落后,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无论是百姓生活,还是企业生产,都广泛存在废弃物(在那个年代人们把今天称为废弃物的东西称为废旧物资)的再使用和再生利用。尽管那时中国还没有形成循环经济的概念,但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已经具有许多体现循环经济朴素理念的做法。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实际上已经采取了一些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做法,可以理解为是中国早期的循环经济活动。第二阶段:1990——2000年环境导向的末端治理阶段1990年以后,中国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环境污染压力加大,为了处理日益增加的废弃物,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同时,强调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再生利用。第三阶段:2000-2019源头预防污染阶段2019年以后中国开始推广清洁生产,2019年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原国家环保总局处于环境管理的目的,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寄希望于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排放。第四阶段:2019年以后在科学发展观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新阶段由于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契合,循环经济成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2019年以后,国务院决定,将循环经济管理职能由国家环保部门转移到国家发改委,表明中国的循环经济由环境管理方法转向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十一五规划中,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内容,成为“两型”社会建设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2019年9月,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四、循环经济发展成效1、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到2009年末,192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部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各试点单位的规划和实施方案都由相关权威规划机构的专家与试点单位共同合作制定,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专家认真评审修改,最后形成试点单位的执行方案。2009年4月以后,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了国家循环经济院士专家行,对部分省市的试点企业、试点园区、和试点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实践效果进行了现场考察和诊断。从现场考察的情况看,多数试点单位的实施方案得到了认真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规划的作用在于有意识地在企业和园区发展和扩张过程中,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进行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企业空间布局,有效降低循环经济成本。2、试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做到了既循环又经济对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初步评估表明,在企业层次上,多数试点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多数企业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以钢铁联合企业利用高炉余压发电(TRT)和焦化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联合发电为例,发电成本低于0.2元/KWH,投资回收期仅约为3年;利用火力发电厂粉煤灰、高炉水渣和转炉渣制水泥,使每吨水泥的成本降低约80元左右,而且节省了过去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的费用。广西北海东园家酒工农业复合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的投资内部收益率超过29%。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实践证明,很多环节的循环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可以做到“既循环,又经济”。贵阳市开阳化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对过去冶炼过程排放的副产品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同行业其他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实现了盈利不减。山东泉林纸业通过技术创新实施草浆造纸的循环经济模式,每吨纸浆成本降低月800元。3、环境效益高,温室气体减排明显降低物质消耗是广义节能,广义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效果之一是减少了废弃物排放量和最终处理量,减轻了经济增长的环境负荷,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节省了末端废弃物处理成本,直接和间接节省了大量能源消耗,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以长流程钢铁企业为例,与2000年前的传统钢铁生产技术经济范式相比,闭合式的循环经济钢铁生产模式,使吨钢可比能耗可以降低30%以上,每生产一吨钢材可以节约0.25吨标准煤以上的能耗,减排0.625吨二氧化碳。以此推算,中国2009年产钢材约5.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亿吨。同样,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大量废弃物排放。以黑色冶金工业为例,由于全面发展循环经济,2019年的产生固体废弃物3.1459亿吨,综合利用量达到2.6439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4%。其中高炉水渣、转炉渣几乎全部被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大大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排放,收到了很好的环境保护效益。济南钢铁集团是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其2000年吨钢综合能耗为813千克标煤,2019年降为598千克标煤,每吨钢综合能耗8年降低215千克标煤。按济钢2019年产钢材1121万吨计算,与2000年相比,2019年节约能源241万吨标煤,能源消耗强度减小了26.45%,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2.5万吨。4、节约了大量资源,提高了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2019年以来,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加资源供给可持续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19年,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9.01亿吨,综合利用量达到12.35亿吨,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65%。粉煤灰、冶金渣几乎全部被综合利用制造建筑材料。2019年全国水泥熟料产量8.9812亿吨,利用冶金渣、粉煤灰等废弃物作为添加料达到近5亿吨,使水泥总产量达到14亿吨,节省4000多万吨标煤,节省石灰石近6亿吨。2019年万元GDP取水量为307立方米;2019年万元GDP取水量下降到255立方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降低了17%。由于全面实施循环用水技术,2019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耗用新水5.09立方米,比2019年的8.03吨下降36.6%。2019年全国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了1621亿元。从试点单位的微观上看,循环经济增加了资源供给来源。例如,木材是制约造纸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资源,而草浆造纸循环经济模式的成功可以减少造纸业对木材的需求量,是造纸业具有可持续增长的条件。5、技术创新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催生了新技术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已经被世人所可定,但是,中国还远非世界技术创新中心。循环经济的发展逼迫企业必须引入新的技术。由于发达国家再循环利用资源方面并不比中国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这给中国企业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催生了一批新技术,也促进了一批成熟技术在资源循环利用和再制造中的扩散和应用,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仅以山东四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为例即可见一斑。山东泉林纸业集团独立自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浆原色纸生产技术体系,甩掉了草浆造纸高污染低效益的半世恶名,彻底改变了草浆造纸的面貌。山东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引进欧美再制造专用设备、管理模式、营销体系,与国内装甲兵工程学院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发和应用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表面工程技术,使中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山东莱钢应用转底炉技术处理钢铁厂含铁粉尘,解决了保护高炉炉衬的问题。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几年来几年来,共完成各类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及系统优化项目800余项,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提高了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物质再生利用效率。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在到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专门把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作为重要内容,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立了循环经济专项领域,设立了20多项重大攻关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9年以来,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的连接技术开发方面,在共生资源的综合回收、冶金渣的金属回收与渣的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化工副产品深度开发利用、余压余热梯级利用、焦化和黑色冶金等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
本文标题:中国循环经济模式与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8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