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表演专业教学大纲7.11
1《戏剧表演课》教学大纲课程阶段表演基础素质训练角色创造基础人物形象创造毕业剧目排演课程编号133001133012133023-6133037课程学时144144864240课程学分995415总学时:1392总学分:87适应专业: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表演课程是高等艺术院校培养戏剧、影视演员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及时代的发展,各门类艺术都在迅猛的变化中发展生存,艺术教育也不例外,尤其是人文科学系统中的戏剧艺术,想在社会大环境中生存壮大,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观众的精神需要、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培养专业演员的艺术院校,在演员的培养方面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步伐,为艺术市场输送有竞争实力、有永久创造力、高素质的表演艺术人才,是表演艺术教育的天职。因此,表演专业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以传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培养演员的现实主义创作为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同时又要关注戏剧、影视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表演艺术形态的新发、新变化,在继承传统演员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表演理论和经验,注重演员素质教育和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从而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演员培养新方式、新途径。二、课程性质与课程教育目标表演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其不同在于整个创作过程都由演员自身去完成,演员既是创作者,还是创作工具与材料,又是创作成品。“攻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谓利其器,即是开发演员“这块材料”的创作天性与技巧。为避免匠艺式的技术培养带来的弊病,要置2“利其器”过程于素质培养和创造能力培养之中,使学生在分段式教学中,既能有元素基础训练的阶段性,又融创造于一体,使学生通过四年科学、系统的艺术学习、创造,能自如地操纵材料本身,运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表情、台词、内外部技巧,刻画出鲜活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要达此目的,外部的技术技巧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演员(创造者)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演员决不是导演的工具。为此,要注重培养演员的主体创作意识与个体生命的投入,这样才能在四年的学习中把学生培养成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潜力、有无限创造力的表演艺术人才。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要求是根据每学期的任务和内容来制定的,不同的任务和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应在每阶段严格的制定,严格的要求并要严格的执行,教学要求的制定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教学任务和内容能否完成的重要依据,所以每一阶段的教学必需要有严格统一的教学要求。每阶段需解决的教学问题也应一并严格列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教学任务和内容,同时在教学中也应将要解决的问题列为重点任务去教学,使教师和学生能清楚地认识问题,有地放矢地去解决教学的难点或疑点问题,并能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为重点去突破,同时也能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解决和消化掉。(一)教学形式:课堂训练为主。采用随堂即兴练习,命题练习,观察生活练习,学生自编创作小品练习,基础素质训练和文学、戏剧作品排演。(二)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练习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基础课教学内容,把握各种戏剧体裁风格和艺术特色。最大限度开展和解放演员的创作天性。要使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细微观察,使学生明确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从生活吸取创作素材和艺术营养,将其转化为舞台生活,并有机地在舞台规定情境中真实地生活、真实地感受、真实地行动起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采用观察生活小品,自编创作小品、中外小说片断、中外戏剧片断、独幕剧或小剧场戏剧,戏剧文学作品创作排演和理论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状况,由任课教师提出或给予一些材料由学生课堂来完成,循序渐进地掌握课3堂上的教学内容。内容要丰富多彩,即让学生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教学目地。同时根据每学期的教学目地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学期:表演基础课教学及素质训练(真实与信念、注意力集中、判断、感觉、规定情境、假使与想象情绪、情感与自我感觉、节奏与交流、组织舞台行动,重点强化素质训练与开发,教学周数为15周。教学重点为组织舞台行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懂得行动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舞台行动与规定情景的关系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舞台行动内心和外部动作的统一是创造完美人物形象的基础。第二学期:表演基础理论及角色创造基础课教学(进一步巩固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加强观察生活小品的训练,结合小小说、微型小说改编创作的戏剧小品寓言小品,综合自编创作小品练习)。教学周数为17周。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进入角色培养,寻找自我感觉,建立舞台感。第三学期:舞台人物形象创造,(小说片断、中国当代戏剧影视作品改编)。教学周数17周。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创造舞台人物形象,寻找人物形象共性与个性。第四学期:舞台人物形象创造,鲜美舞台人物形象创造(小说片断、中外作品、中外剧本片断)。教学周数为17周。教学重点是鲜明的舞台人物形象,强调舞台语言,形体节奏的综合能力。第五学期:影视表演基础与实践,多侧面舞台人物形象创造。教学周数为17周第六学期:剧目排演,多重性格舞台人物形象创造。教学周数为17周。第七学期:毕业剧目,完美舞台人物形象创造。教学周数为17周第八学期:毕业论文选题写作、答辩、毕业实习。教学周数为17周论文选题要求:视野空阔,角度要有创造性、学术性、找寻戏剧表演理论领域的空白点,论点要鲜明、新颖,论据充分、可靠,论证符合逻辑。语言通畅,具有较高的艺术理论价值。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写作。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的安排第一学期一、教学任务与目的教学任务:通过游戏教学和演员天性素质的开掘,加强表演元素技巧的基础训练,释放学生们的有机天性,了解和掌握舞台表演创作特性。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台行动的特性、4组织舞台行动方法和能力。舞台行动是戏剧表演艺术的基础元素,也是核心元素,正确掌握心理和形体统一的行动过程是创造人物形象的基础,正确感受规定情景,感受舞台对手,感受舞台任务和剧情发展的心理和形体统一的创作感觉,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真实有机自如地在舞台上生活与交流。同时,通过观察生活小品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建立一种形象创作意识,为将来的人物形象塑造奠定基础。教学目的:在舞台行动中建立起正确的演员舞台自我感觉和角色自我感觉,培养学生在舞台上完成舞台任务几在行动中情绪情感的自然流露,培养生活、自然、真实有机的行动能力,学会组织舞台行动。二、教学内容与单元划分表演基础及素质训练1——5周:真实与信念,注意力集中6——9周:判断、感觉、规定情境、假使与想象、组织舞台行动10——14周:情绪、情感与自我感觉,节奏与交流15周:合成汇报考试理论题:什么是舞台行动?舞台行动的特性及如何组织舞台行动。二、教学形式:以课堂训练为主。集体与单人即兴练习。采用多留作业,回课检查形式来完成。三、教学要求1、建立演员对假使、想象和规定情境的信念。2、训练学生判断和想象的能力。3、舞台感受要真挚、感觉要准确,表达要鲜明、自然而又有机。4、舞台行动环节要有正确的逻辑顺序,掌握舞台行动及舞台行动的规律。四、考试内容及形式1、即兴小品练习(教师指导出题)2、观察生活,3、考试:百分制。4、防“包装式”教学为夯实基础以基本训练为主,本阶段考试不对外表演。五、教材选用1、教师准备集体与即兴训练方法及内容。52、学生观察生活练习与小品。3、教师与学生自编舞台行动小品。第二学期一、教学任务与目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巩固第一学期所学的技术技巧,加强学生天性释放的培养,加强组织舞台行动的训练,使学生真正的了解舞台,驾驭舞台,真正的与对手在舞台上真实地交流起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天性,强化训练学生素质能力,加强模拟生活和观察生活的练习,加强肢体语言的开发,结合动物模拟、寓言小品及小小说改编舞台小品等综合性训练。教学目的:训练和培养学生与对手在舞台行动中的交流与适应能力,通过观察生活捕捉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和动物形象,使学生结合语言与形体的表现力,展现具有魅力的形态感和人物个性。二、教学内容与单元划分表演基础理论及角色创造基础1——8周,进一步巩固第一学期的技术技巧,小小说、微型小说改编创作。9——15周,模拟练习与观察生活小品,寓言小品。16——17周,合成汇报考试理论课:1、舞台交流与适应。2、事件、事实与矛盾冲突。三、教学要求1、人物个性要相对鲜明、准确、有机、合理。四、考试内容及形式1、前8周进行考查(占50%)2、17周考试任选(占50%)五、教学形式与教材选用1、教师指导、改编、创作练习与观察生活小品综合练习。2、教师指定与学生改编文学作品相结合。3、教师与学生共同创作。6第三学期一、教学任务与目的教学任务:限于学生的阅历、知识储备,如果直接进行剧本的舞台实践,学生很难把握复杂的内心和人物性格及行动依据。小说则交代了大量人物的信息,背景等,有助于表演创作者通过小说把握作品及人物的内涵,人物命运的前因后果,人物性格的来龙去脉,人物行动的心理、动机等,有助于分析、组织、理解人物性格、人物心理、人物情感,使创作者能尽快感受、体验到角色的感受和体验。本阶段是基础课过渡到人物创造的一个桥梁,要在片断教学中所学的基础内部技术技巧运用在人物形象创作中,重点放在外部技术技巧训练与人物形象创造,通过片断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和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创作能力。同时,本阶段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小说的改编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认识、判断力,从而对戏剧的本质特征有更深入的把握。在改编小说的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动笔,动脑、动心,使学生的整体综合艺术素质得以提高。教学目的:通过片断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和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划分1——8周,小说片断(中国现代)9——16周,戏剧影视剧本片断改编(中国)三、授课内容:行动任务、行动线、人物思想感情线、贯穿动作、人物关系,影视剧本规定情境,角色主要个性特征。以上内容要结合一些理论课。什么是行动任务?行动线,人物思想感情线与贯穿动作的关系是什么?规定情境与人物关系。四、教学形式排演教学片段与小品基础训练相结合。五、教学要求运用所学元素初步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初步掌握分析剧本、分析人物的方法,片断要简短不超过20分钟左右。六、考试:期中、期末各占50%。7七、教材:由教师研究,教研室通过。第四学期一、教学任务与目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塑造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通过剧本的排练,进一步增强学生创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物形象感,把握任务性格化的技术技巧。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整个创作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对各种不同风格题材的作品的创作排练方法及过程有初步的了解。教学目的:1、进一步增强学生创造人物形象的能力。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整个创作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尝试、了解不同风格的作品。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划分1——8周,自选剧本片断(中国近现代现实主义作品)9——16周,自选剧本片断(中国古典片段)三、授课内容:体裁和表演风格的确立。剧本题材的把握与初步构思。创造出鲜美的舞台人物形象。理论课:(1)人物形象的构成。(2)怎样分析人物性格。(3)个性化人物的塑造。(4)作品的体裁、风格。四、教学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五、教学要求:感受体裁并寻找准确的表达方式和手段。六、考试:自选片断、剧本片断各占50%。七、教材选用:教师和学生自选。第五学期一、教学任务与目的教学任务:随着影视等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深入人心,作为培养表演艺术人才的专业院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艺术市场的需求,培养多方位全面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艺术人8才,让学生熟悉影视剧的拍摄,掌握影视表演的特征,并体会其与戏剧表演艺术的区别,对戏剧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影视剧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完整剧本或小剧场戏剧的排练,使学生掌握完整的人物艺术形象的创作方法
本文标题:表演专业教学大纲7.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8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