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植树问题应用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1《植树问题应用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张彩艳(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八册)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本课中我大量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植树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本节复习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理清思路,拓宽眼界,扩展知识面,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与广阔的展示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按、按、按”信息反馈系统,一方面,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够掌握,另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特点:本节课时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所上的一节复习课,所以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四年级学生相应比较活跃,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于具体、直观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学法研究:在本课教学中,采用实际练习和“按、按、按”信息反馈系统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反馈,使教学由具体变抽象,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2、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练习法:在上这节课时,我主要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做题,联系旧知,分析题目类型,思考解题思路,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如语言表达练习、实际操作练习、解答问题练习等),达到巩固旧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目的2(2)操作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按、按、按”反馈系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在做题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通过反馈系统,体现出来,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3)自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出示新题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三、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1)复习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两端不种及种一周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巩固所学,理清思路,拓宽眼界,扩展知识面,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进一步提高。(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难点a.“植树问题”的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应用。b.能够分析数量关系(2)相应对策a.运用反馈系统教学,掌握学生的做题情况,以便进一步知道,帮助学生完成具体—抽象的认知过程。b.通过学生实际思考、练习,自己发现探索规律,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回忆“植树问题”的三种题型,及书中例题所用的公式,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2、多种方式、巩固、拓展知识(1)课件出示“两端都种”类型应用题的基础题型,让学生熟悉解题思路。一条马路长60米,在它的一边从头开始每隔1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a.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b.它是“植树问题”的哪种类型?公式是什么?利用反馈系统挑人回答。师板书。3(2)利用公式变形解决“两端都种”这种类型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一题:小明从一楼爬到三楼用了40秒,照这样的速度,从一楼爬到六楼要用多少秒?学生自己思考这是哪种类型,动手做题,利用反馈系统学生选择和自己答案相同的选项。利用反馈系统,挑人,列式。第二题: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从一端开始每隔12米种一棵,共种121棵,这条路全长多少米?学生分析题型,自己动手做题,利用反馈系统显示学生的做题情况。(3)课件出示“两端都不种”类型应用题的基础题型,让学生熟悉解题思路。在相距50米的两楼之间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共种了几棵?(提示:因为在两楼之间种树,所以两端不种)a.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b.它是“植树问题”的哪种类型?公式是什么?利用反馈系统挑人回答。师板书。(4)利用公式变形解决“两端都不种”这种类型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应用。一个木工用锯子锯一根15米长的木条,都锯成3米长的短木条,需要锯几次?学生自己思考这是哪种类型,动手做题,利用反馈系统学生选择和自己答案相同的选项。(5)课件出示“种一周”类型应用题的基础题型,让学生熟悉解题思路。在周长100米的圆形广场四周每隔10米种一棵树,共需多少棵?a.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b.它是“植树问题”的哪种类型?公式是什么?利用反馈系统挑人回答。师板书。(6)利用公式变形解决“种一周”这种类型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一题:一个圆形花坛周长40米,每隔2米放2盆花,一共可放多少盆花?学生自己思考这是哪种类型,动手做题,利用反馈系统学生选择和自己答案相同的选项。第二题:在一个圆形广场四周安装路灯,每隔20米有一根灯杆,共有15根。这个圆形广场地周长是多少米?学生分析题型,自己动手做题,利用反馈系统显示学生的做题情况。(7)出示磁扣问题的应用题,学生分析题型,动手做题。书法小组24人都同时展出一张书法作品,分为4行,4个角都钉上图钉。共需要图钉多少个?4学生分析题型,自己动手做题,利用反馈系统显示学生的做题情况。3.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那些知识,师补充。(2).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五、作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过程中评价在知识的引入阶段,采用复习法法从而较好的结出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以前所学的“植树问题”的基础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公式变形,解决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按、按、按”信息反馈系统在课堂中的优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综合运用性评价巩固练习紧扣知识点,对基础知识起到了巩固作用。“爬楼梯、锯木头、把花盆、按磁扣”以旧知识为基础,具有趣味性、思考性、拓展性,意在因材施教,提高智能,开发智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
本文标题:《植树问题应用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7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