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经济政治·职业生活》期末试题A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物美价廉”表示了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双重追求。()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无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3、对劳动者来说,专业技能素质比思想道德素质更重要。()4、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5、老李自己开的杂货店属于私营经济。()6、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7、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是由人民直接行使的。()8、要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做到国家机关立法,全本公民守法。()9、国家间关系随着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10、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即多党联合执政。()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下列对按劳分配认识正确的是()A.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根本原则B.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为尺度进行分配C.按劳分配是可以完全避免收入分配的差距D.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下列不属于商品的是()A.过春节时,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B.奶奶送来了自家养的鸡和种植的大米;C.爸妈在饭店请大家吃年夜饭D.外卖披萨3、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A.求同心理B.求实心理C.求异心理D.求名心理4、关于消费观,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只要是自己赚的钱,怎么消费是自己个人的事情B.消费是一门学问,要用科学消费观来引领自己的消费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是要尽量少花钱D.环境保护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和我们的消费行为没有关系5、现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A.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C.按劳分配和多种方式相结合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部分企业生产和经营冒牌产品的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法院8、当今世界的主题是()A.竞争与协作B.发展与科技C.和平与发展D.环保与发展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社会互助D.社会救济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科教兴国B.要以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C.发展战略D.发展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价值规律的作用()A.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2(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C.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D.商品价格的变化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2、市场经济的缺陷有()A、自发性B、盲目性C、滞后性D、灵敏性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经济B.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4、关于纳税人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B.纳税人应该自觉履行纳税义务行使纳税人的权利C.纳税人应该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进行监督D.纳税人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属于多此一举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有()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剥削、民族压迫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8分。)1、古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当今社会,有人拜倒在金钱的脚下,为了钱,违背道德,触犯法律;有人自己生活节俭,却捐钱捐物给慈善事业。请说说你对金钱的看法?你认为金钱应该如何获得?2、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与精华。(各举3个例子)3、列举现实生活中,你能做到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小事。(写6个事例)五、论述题(12分)现在,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利率较低,加上利息税的征收,这对个人投资的影响增强,人们不只是在存款和购物上进行选择,而是更多地寻找“钱生钱”的途径。(1)居民的“钱生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6分)(2)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认为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本文标题:《经济政治·职业生活》期末试题A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1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