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
第五章语义第一节词义一、词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按照词汇中词和成语等固定语用的用途划分,可以把词汇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类:1.基本词汇一个民族的人民日常都使用的,不容易起变化的,比较稳固的词,可以归入基本词汇。一般情况下,基本词汇不包括成语等固定用语。基本词汇中的词,大多自古就有,一般都由一个词根构成,也就是一般属于单纯词。这些词根具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成为产生新词的基本语素。因此,基本词汇的特点简单地概括就是:全民常用,稳固和有构词能力。基本词汇主要包括关于自然界事物、人体各部分、劳动工具和生活通用品、亲属关系、方位处所和时间、事物的一般性质和状态、人或事物的行为和变化、数量、指称和代替、人类文化生活以及常用的虚词等。2.一般词汇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构词能力较弱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可以归入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所含词的数量要比基本词汇大得多,而且成分复杂,变化也快。一般来说,一般词汇可以分为新造词、古词、行业用词、科技术语、方言俚语词以及外来词等。学习一种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它的基本词汇,掌握了基本词汇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词汇的基础。但基本词汇里的词往往是意义最多和用法最多的,所以也是词汇中最难掌握的部分。(二)词的词汇意义词的词汇意义可以简称为词义。词义是指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义中有一种是以现实现象作基础的,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度,我们称为词的理性意义。如“人”的理性意义就是“用两条腿走路、会说话、会干活的动物”。词义中还有一些带进了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附加色彩。如“鼓励”和“怂恿”,理性意义基本相同,但却掺进了褒贬的色彩。(三)词义的概括性这里的词义指的是词的理性意义。词义的概括性有三个方面:1.一般性。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2.模糊性。由于需要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所以必须抹煞每个事物之间的微小差别,这样才能按照其共同的特征归为一体。3.全民性。由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在一个社会的内部交际就必须使用语言。同时,语言在使用时是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内部必须按照已有的“约定俗成”使用语言。由于这些制约,词义就必须是全民性的,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公认的。第二节词义的聚合一、单义和多义单义和多义是指一个词只有一种意义或多种意义。1.单义词。只有一个意义的词称为单义词。一个词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单义的。单义词在一种语言中往往是极少数。如“羊”、“太阳”、“原子”等。2.多义词。单义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慢慢就会变成多义词。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中,我们把其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如“兵”,我们可以查到它最早的意义是“兵器”;由本义逐渐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如“兵”由原来“兵器”的意义逐渐转变为“拿兵器打仗的人”。另外,在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中,有一种是人们在一听到这个词首先就想到的也是最常用的意义,我们把它称为中心意义(也有的语言学家称为基本意义),在如“兵”,现在我们一听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拿兵器打仗的人”,所以不管最早的意义是什么,“兵”的中心意义就是“拿兵器打仗的人”。派生意义的产生途径主要就是意义的引申。意义的引申通俗地说,就是意义之间可以引起联想。意义的引申有两种方式,隐喻和换喻。1.隐喻。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由此产生引申。如“眼”的本义是“眼睛”,小洞或窟窿有些像人的眼,所以“眼”就多了一个意义。2.换喻。两类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由于这种联系经常在人们心目中出现而固定化。如英语的“pen”本义是“羽毛”,由于欧洲人古时都是用羽毛蘸着墨水写字的,羽毛和书写工具就联系在一起了,因而“pen”增加了“笔”的意义。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在使用中一般不会引起混淆,因为可以从上下文了解其中最合适的一个意义,其他意义随之就被排除了。如“他蒙住自己的眼还在墙上钻了一个眼。”中根据上下文很容易区别“眼”的不同意义。多义词和同音词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同音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音相同,意义完全不同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内部有不同的意义,其中的中心意义和其他意义之间有引申和被引申的关系。如“把校徽别在胸前。”和“别了,康桥!”两个句子中的“别”就属于同音词,因为前一个“别”的意义是“用别针把东西固定在纸或布等物体上”,后一个“别”的意义是“再见”,两个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词,只不过读音和写法都一样而已。二、同义词同义词是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称为等义词,意义基本相同的称为近义词。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来词的结果。如“知道”和“晓得”,“话筒”和“麦克风”。等义词由于意义完全相等,只会增加人们的记忆负担。因此,有些等义词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细微的差别,如“医生”和“大夫”,前者已经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则常见于口语;有些随着人们使用习惯的统一,其中一个就逐渐消失了。如“水泥”和“士敏土”,后者就没有人再使用了。对于近义词,更重要的是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才能准确地理解各自表达的意义并准确的使用。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意义强调的重点和方面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属于理性意义方面的细微差别。如“成果”和“后果”,前者多用于表示事物顺应发展规律而达到最后状态,后者则多用于言语和行为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产生的结果。2.词语搭配的习惯不同。如英语的“many”和“much”都表示“多”的意义,但前者只能和可数名词连用,后者只能和不可数名词连用。3.意义之间有不同的附加色彩。附加色彩有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之分。感情色彩是指人们对同样的现实现象有不同的主观态度,或喜欢或讨厌,或褒或贬。如“教唆”和“教导”,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含有褒义。风格色彩是指适应不同场合和不同话题,或口语或书面语,或庄重场合或一般场合。如前面所说的“医生”和“大夫”就分别具有书面语和口语色彩。需要注意的是,一种语言中的词大多是多义词,而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差不多都有各自的同义词。因此,了解一个多义词的不同同义词还有助于了解这个词的不同意义。三、反义词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首先必须是两个不同的词。表达反义,有时可以用词组,如“好”的反义可以是“不好”,但这是语法问题而不是词汇学研究的范围。反义还必须是两个词的意义相互矛盾对立。如“飞机”和“高射炮”,高射炮是专用来打飞机的,但飞机并不是专用来打高射炮的。所以“飞机”和“高射炮”不能算作一对反义词。反义是人们的主观态度和习惯所决定的,并不一定是科学意义上的相反和对立。如“黑”和“白”一般认为是一对反义词,但从光学的角度分析,“黑”是由三原色构成的,“白”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构成的,没有任何对立和矛盾的关系。同样,由于一种语言中大多是多义词,因而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往往有各自不同的反义词。第三节词义的组合一、词语的搭配这里的词语搭配主要是指词义上的搭配。当然,词义的搭配必须符合语法规则,不符合语法规则时,词在词义上也是不能搭配的。词义是把特殊的、复杂的现实现象化做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但我们在使用句子交际时,总是个别的、特殊的。因此,具有一般、概括性的词一进入句子,就得和具体的、特殊的现象联系。如“吃”的中心意义是“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可以说“猫吃老鼠”但一般不能说“老鼠吃猫”,因为在具体现实中老鼠一般是是不可能吃猫的,尽管老鼠也能“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词义的搭配首先是理性意义的搭配。它牵涉到三个方面的问题:1.语义条件的限制。如“月亮吃苹果”就不能成立,虽然从语法上看符合述宾谓语句的结构,即“名词主语+(动词述语+名词宾语)”,但从语义上看,月亮根本不可能吃月饼,除非是童话中把月亮拟人化了。2.社会的使用习惯。如可以说“工作繁重”,但不能说“心情繁重”。3.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如带有褒义色彩的词不能用于表示贬义的搭配,“良好的行径”就不能搭配。二、词义和环境词义和环境的关系是指在交际时,词义体现出本身以外而由环境附加的意义。词义的环境大致可分为两类。1.交际时的语言环境。如“我去上课。”教师这样说是指去教课,学生这样说是指去听课。2.社会文化历史环境。如“他是一个老实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好人”的意思,在今天则往往成了“不聪明”的委婉说法。三、“言内意外”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并不是说思维在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语言,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些意思也可以用其他非语言的工具来表达。如可以用皱眉来表示不高兴等。这就是说还有“言不尽意”的现象。由于语言表达时有“言不尽意”的现象,即在表达时留下意思上的空白,所以人们在文学作品或其他一些场合特意利用这一现象,创造了“言外之意”这种语言运用的特殊手法。“言内意外”是指:有的时候,特殊的、个别的东西的复杂性难以用言辞一一穷尽地表达出来,因而在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一些空白,由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去补充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词、辛辣的讽刺等,都属于“言内意外”的现象。但在法令章程等语体中,是不能使用“言内意外”的手法的,因为法令章程应当避免留下意思上的空白,使执行者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本文标题: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2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