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详细(正在修订)
1《基本乐理》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院系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无论学习声乐、器乐或是作曲,没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就无法透彻地达到学习的目的,也就不能进一步学习和声等更深一层的理论和技法,更不能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乐曲。它是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和技能的主要基础。1、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通过教学,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巩固的理论基础。(3)能熟练地运用理论基础知识,以适应各种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需要。(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并培养审美情趣。2、教学重点难点乐理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各门音乐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乐理学习的重点内容是记谱法、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记谱法是音乐学习的起步;音程及和弦是学习和声的准备,也是理解乐曲结构的必备知识;调式调性是分析、理解乐曲重要环节之一,这部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的综合,各种调式的特点首先是要由感性去体验(通过唱、奏或听赏),然后在理性上理顺出它们的脉络和规律。乐理教学的难点是真正学懂和掌握上述内容的概念与原理。并能够将上述内容运用于歌唱和演奏、音乐学习与创作的音乐实践中去。3、教学的质量标准作为音乐学科的一门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课,基本乐理教学要做到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掌握,熟能生巧,学以致用。应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理论性的知识一定要使学生弄清其概念。模糊的概念,决不可能有明确的理解,而一知半解更无法有目的地去指导实践。因此理论的阐述一定要与具体的实例分析、与作品的理解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概念明确,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其二,理论学习与做题实践同步进行,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乐理学习在基本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关键在于做题,而且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要与做题实践同步进行。做题是检查概念性知识是否真正弄懂的重要环节,是灵活掌握要领、2避免死记硬背定义,最大限度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唯一途径。理论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它能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其三,在熟练运用概念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各种不同题型的乐理题,以全面提高应用能力。同一理论、同一概念,反映在习题或试题上,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即题型是多种多样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必须进行各种不同题型的乐理题的学习与训练,并达到熟练掌握、熟能生巧的程度。具体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如下:第一讲通过本讲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及音高的概念及音产生的物理物理性质,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区别,掌握乐音体系、音列、音级等知识的定义及意义,能够识别各音组的区别、位置。第二讲了解音律的概念,理解三种音律的定义与区别,掌握十二平均律、半音与全音的类别等概念,并能构成和识别不同类别的半音、全音。第三讲通过教学,学习、了解音符的写法、形状、名称、意义等记谱方法,理解五线谱、谱号、谱表的概念、写法以及各种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及其他延长记号、各种省略记号、演法记号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并能准确的演唱和正确的使用各种省略记号和演法记号。第四讲掌握旋律中的重音、拍子、小节及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的概念、特点,能分清各种拍子,并按拍子的要求对音符进行正确组合。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的概念以及各种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能够熟练地运用与准确的演唱(奏)。第五讲掌握音乐速度与力度的标记符号,理解音乐速度与力度标记符号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能够正确识别与运用力度标记,从而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第六讲掌握音程的概念,理解音程的度数、音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能够在基本音级上构成并识别各种基本音程,掌握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的区别;单音程与复音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等音程的概念,并能构成和识别等音程。能区分音程的性质、分类以及熟练的进行听辨与演唱。第七讲掌握和弦、三和弦、七和弦、等和弦的定义、概念、种类,理解各种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掌握大小调中的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在调式中的作用及其特性。为进一步学习调式中的和弦与和声课程打下良好基础。3第八讲掌握调的概念、定义、名称及调式音级的特性,理解、认识各种升号调与降号调的产生及其调号的识别,掌握等音调及五度循环圈的形成与意义。第九讲掌握调式的概念、定义、名称及调式音级的特性,理解认识三种大、小调与五声调式等基本知识,掌握等音调及五度循环圈的形成与意义。掌握和声大小调与旋律大小调的定义及表现特性,认识和分清大小调的表现特征、调式关系,掌握民族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以及六声调式的定义,能够识别民族五声调式和六声调式、七声调式,并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理论。第十讲掌握调与调式的组合,理解各调式音级的进行特点、关系大小调、同宫系统各调式、同主音调、等音调的概念及应用。掌握识别与分清各种不同的调式与调性的理论与方法。第十一讲掌握调式中的音程概念,理解、分清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以及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定义及性质及其区别,能够熟练地进行特性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解决。掌握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表现特性。第十二讲掌握调式中的和弦、属七和弦与导七和弦的概念及种类,理解七和弦的解决方法,掌握识别和构成各种和弦的能力。第十三讲了解转调的概念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能够理解各类转调的性质及其转调的类别、调与调之间的关系,分清近关系调与远关系调式的转调区别。能够分析并掌握各类转调。第十四讲了解调式变音与半音阶的定义、意义、形式、种类及特征,能够分清调式音级与调式变音,掌握半音阶在大调与小调中上行与下行的正确写法。第十五讲了解移调的目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各种移调的方法,懂得移调在音乐实践中的作用及应用,能够在音乐实践中熟练地运用移调方法进行移调。各章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内容分析第一章乐音体系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及音高的概念及音产生的物理属性,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区别,掌握乐音体系、音列、音级等知识的概念及意义,能够识别各音组的区别、位置,为以后知识学习打下基础。本章重点4音、音的性质、泛音、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的分组。本章难点1、乐音体系、音级、音列、音域及音区的概念及区分。2、泛音的概念及理解,乐音体系中音组划分与各音位置的识别。讲授内容第一节音及音高1.音的产生2.音的物理性质第二节乐音与噪音1.乐音2.噪音第三节乐音体系1.乐音体系2.音列3.音级4.基本音级5.八度6.半音与全音第四节音名与音组1.音组划分法2.各音音组的标记方法3.变化音级第五节音域与音区1.音域2.音区3.各音区的特性第二章音律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律的概念,理解三种音律的定义与区别,5掌握十二平均律、半音与全音的类别等知识,并能够识别与计算。本章重点音律、十二平均律、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等音本章难点1、十二平均律、纯律、五度相生律的概念及区分。2、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的识别与构成。讲授内容第一节标准音与中央C1.标准音2.中央C第二节复合音与分音列1.复合音2.基音3.泛音4.分音列第三节十二平均律1.十二平均律2.等音第四节五度相生律1.五度相生律2.纯五度第五节纯律1.纯律2.三和弦定律第六节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1.自然半音2.自然全音3.变化半音4.变化全音6第三章记谱法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音符的写法、形状、名称、意义等记谱方法,理解五线谱、谱号、谱表的概念、写法以及音符、休止符等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与音高时值等概念,掌握各种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及其他延长记号、各种省略记号、演奏记号的定义和作用,并能准确的演唱(奏)各种记号的音符和正确的使用各种省略记号和演奏法记号,为进一步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打好基础。本章重点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五线谱、谱号、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变音记号、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等。本章难点1、各种音符、休止符的写法、时值关系及应用。2、各种增长音值记号的形状写法及时值关系。3、各种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的写法、作用及应用。讲授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记谱法1.记谱法2.记谱法的种类第二节音符与休止符1.音符2.休止符3.音符与休止符的种类第三节增长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时值的记号1.附点2.延长记号3.延音线第四节五线谱的线与间1.五线谱2.加线与加间7第五节谱号1.高音谱号2.低音谱号3.中音谱号第六节变音记号1.升记号2.降记号3.重升号4.重降号5.还原号第七节省略记号1.移动八度记号2.重复八度记号3.长休止记号4.震音记号5.反复记号第八节演奏法方面的记号1.连音奏法2.断音奏法3.保持音奏法4.琶音奏法5.滑音奏法第九节装饰音记号1.短倚音2.回音3.波音4.颤音第十节乐谱的正确写法1.谱号的写法82.音符的写法3.休止符的写法4.附点的写法5.连谱号的写法6.音符与休止符的纵、横排列法7.乐谱的书写格式第四章节奏节拍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旋律中的重音、拍子、小节及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的概念、特点,能分清各种拍子,并按拍子的要求对音符进行正确组合。理解交替节拍、自由节拍、一拍子的特点与区别,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的概念以及各种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能够达到将上述知识熟练地运用与准确的演唱(奏)。本章重点1、拍子的划分及概念。2、音值组合法。3、切分音的形式及各种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本章难点1、各种拍子的概念及区分。2、切分音、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二连音、四连音的划分及准确演唱。讲授内容第一节节奏与节拍1.节奏2.节拍3.节奏型4.强拍与弱拍5.弱起小节第二节各种拍子1.单拍子92.复拍子3.混合拍子4.变换拍子5.散拍子6.一拍子第三节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音值组合法规则共七条第四节节奏中音的强弱关系1.二拍子的强弱关系2.三拍子的强弱关系第五节切分音切分节奏1.切分音2.切分节奏3.切分效果第六节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1.基本划分2.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九连音3.二连音、四连音、五连音第七节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第五章音乐的速度与力度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速度与力度的标记符号,理解音乐速度与力度标记符号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在学习与音乐实践中,能够正确识别与运用力度标记,从而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本章重点音乐速度与力度的标记的记忆。本章难点音乐速度与力度标记的掌握与运用。10讲授内容第一节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第二节音乐速度的标记1.基本速度用语2.变化速度用语第三节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第四节音乐力度的标记1.基本力度标记2.变化力度标记第六章音程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音程的概念,理解音程的度数、音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能够在基本音级上构成并识别各种基本音程,掌握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的区别;单音程与复音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等音程的概念,并能构成和识别等音程。能区分音程的性质、分类以及熟练的进行听辨与演唱。本章重点音程的度数、音数、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单音程与复音程、等音程。本章难点1、音程的度数、音数计算法。2、音程与变化音程的概念及区分。3、单音程与复音程的计算。4、等音程的计算与构成。讲授内容第一节什么是音程1.音程2.和声音程3.旋律音程第二节音程的名称与标记111.音程的度数2.音程的音数3.音程的名称、种类、标记第三节单音程与复音程1.单音程2.复音程第四节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1.自然音程2.变化音程第五节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1.识别与构成音程2.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第六节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1.协和音程2.极完全协和音程3.完全协和音程4.不完全协和音程5.不协和音程第七节音程的转位1.音程的转位2.音程转位的规律第八节等音程1.等音程2.度数相同3.度数不同第九节怎样识别与构成音程1.识别音程2.构成音程第七章和弦12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弦、三和弦、七和弦、等和弦的定义、概念、种类,理解各种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掌握各种和弦的音程结构及特性。为进一步学习调式中的和弦与和声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本章重点三和弦、七和弦、等和弦的作用及其特性
本文标题: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详细(正在修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4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