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4)改变某些药物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5)纯净药材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2.药物的性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即四气(寒、热、温、凉、平)、五味(辛。甘、酸、苦、涩、咸、淡)、升降沉浮、归经、毒性等3.举例说明中药苦味的作用。能泄能燥、能坚阴,具体指是清泄(热邪),如栀子清热泻火;通泄(大便),如大黄通导大便;降泄(肺胃肝之气上逆),如杏仁止咳平喘。苦寒燥湿;苦寒燥湿,如苍术燥湿健脾。坚阴指的是泻肾火存阴,如黄柏4.辛味药具有哪些作用?分别举例说明。辛味有能散能行的作用,能发散风寒,如黄麻,发散风热,如薄荷;行气,如木香,行血如红花等作用。5.试述妊娠用药禁忌的一般原则。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在妊娠期治疗用药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妊娠禁忌,一般是大辛大热、破气破血、辛香走窜、芳香开窍、药性猛烈、毒性较大的药物。6.应用退虚热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常配养阴药及清热凉血药同用。因引起的虚热原因的主要为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配养阴药同用,可以标本兼顾,另外温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已伤也可致虚热,此时单纯退虚热则邪热尚未尽,故配伍清热凉血药同用,既退虚热,又清湿热7.大量应用凉血止血药时常须配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大量应用凉血止血药时,常须配伍活血药同用,以防止血留淤。8.应用活血祛瘀药时常配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应用活血祛瘀药常配行气药用,因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行气药可加强活血药的作用。9.应用化痰药时常配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应用化痰药时常配健脾药同用,因为脾为生痰之源,健脾则能减少痰的生成,为治痰之本;亦配行气药同用,因为气行则痰易化,故常配此两类药同用10.应用补血药时,常配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常配补气药同用,因气能生血,配补气药同用,可加强补血之功。11.应用收涩药时,常配伍何药同用?为什么?常配补虚药同用,因为收涩药为滑脱证而设,偏治标,补虚药能治本,滑脱病证宜标本兼治,故配补虚药后能标本兼顾。12.清热药分为哪几类,请分别叙述其适应证,并举药物说明。清热药分五类:清热泻火药:用于热病邪热气分之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湿热证以及脏腑火热证,如石膏等。清热燥湿药:用于湿热证,火热证,如黄连等。清热解毒药:用于热毒或火毒致痈肿疗疮,丹毒,瘟毒发斑,痄腮,下利,虫蛇咬伤等,如金银花等清热凉血药:用于营分、血分实热证,舌绛,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脉细数,神昏谵语,斑疹,出血等,如生地。清虚热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寐及温热病后期夜热早凉,舌质红绛等,如青蒿等。13.简述黄柏与知母治骨蒸潮热的不同机理。黄柏知母均能泻肾火,退骨蒸,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证,常相须为用。黄柏苦寒之性较强,泻肾火力强,其用治骨蒸潮热,为治标之品;知母苦寒之性较弱,但其质润,既能滋肾,又能泻火,其治骨蒸潮热,为标本兼治。20.大黄与巴豆均属泻下药,二者在泻下方面有何区别?大黄与巴豆均能泻下,且泻下力强。但大黄苦寒,既沉降泻热,又善治热结便秘;巴豆则辛热,功能峻下冷积,主治寒积便秘。21.温里药、清热燥湿药、化湿药均可治脾胃疾病,区别在哪?温里药药性多温热,入脾胃能散脾胃之寒邪,主治外寒入侵,直中脾胃的里寒实证,或脾胃虚寒证;清热燥湿药药性苦寒,入脾胃能清脾胃之湿热,主治脾胃湿热证;化湿药药性多苦温,且气味芳香,入脾胃能化脾胃之湿浊,主治湿阻中焦证。22.利水渗湿药分为哪几类,请分别列出各自的适应症并举药加以说明。利水消肿药:用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如茯苓用治各种水肿。利尿通淋药:用治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膏淋等,如车前子,滑石。利湿退黄药:主治湿热黄疸,如茵陈蒿等。23.峻下逐水药与利水渗湿药均可以治水肿,有何区别?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均有毒,用治水肿重证,亦治胸胁停饮,鼓胀,只宜于体质壮实者应用,且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利水渗湿药作用平和,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无毒,一般来说体虚之人亦可应用。24.简述清热凉血药与凉血止血药的异同点。两类药均入血分而清血分热邪,治疗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常配伍使用。清热凉血药清热力强,主清营血分之热,用于营血分的实热证;凉血止血药止血作用好,清热作用不强,以治出血证属血热妄行为宜。25.根据讲义,活血化瘀药分为哪几类,请分别列出其适应症。分为四类,均治瘀血病证。活血止痛药:主治气血淤滞所致的痛证,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痹痛,跌打损伤淤痛等。活血调经药: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产后淤滞腹痛。活血疗伤药: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伤,金疮出血等。破血消癥药:主治瘀血程度较重的癥瘕积聚等证。26.止血药可分为哪几种止血方法,分别列举药物加以说明。止血药分为凉血止血,用治血热出血,如白茅根;化瘀止血,用治瘀血出血,如三七;收敛止血,用治多种出血证,如白及;温经止血,用治虚寒出血,如艾叶。27.巴豆制霜,荆芥炒炭,生地制熟,百部蜜炙的炮制目的是什么?巴豆制霜:目的是降低或消除其毒副作用。荆芥炒炭:目的是止血。生地制熟:即为熟地,改变药性。百部蜜炙:加强止咳作用。28.分别论述知母配石膏,知母配贝母,知母配黄柏的功效及主治证。知母配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治气分实热证。知母配贝母:清热润肺止咳,主治肺热咳嗽,阴虚燥咳。知母配黄柏:泻肾火,主治肾经虚火骨蒸潮热,遗精等证。29.简述附子配干姜,附子配肉桂,附子配人参的功效及适应症。附子配干姜:回阳救逆,温里散寒,主治亡阳证。附子配肉桂:补阳助火,散寒止痛,主治肾阳虚及里寒证。附子配人参:益气回阳,主治阳气衰微证。30.活血,凉血,补血,止血各适应于何证?举药物说明。活血——血瘀病证——川芎。凉血——血热病证——赤芍药。补血——血虚病证——当归。止血——血溢病证——三七。32.比较温里药与补阳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属温热药物,均能温助阳气,治疗阳虚证。温里药热性突出,味多辛,不仅助阳,更善祛寒止痛,主治里寒证,尤以脾胃寒症应用最多;补阳药温性为主,多具甘味,作用缓和,专于温补肾阳,主治肾阳虚诸证。部分药还兼益精血,温里药则不能。33.请分别举出清肝热,平肝阳,息肝风,益肝血的不同药物,区别其应用。清肝热——决明子——肝热目赤。平肝阳——牡蛎——肝阳上亢眩晕。息肝风——钩藤——肝风惊痫。益肝血——酸枣仁——肝血不足34.举出五种均能治水肿的药物,区别其机理和应用。黄芪——补气利水消肿——气虚水肿。泽泻——利水渗湿——水湿水肿。附子——补火助阳——阳虚水肿。麻黄——宣肺发汗利水——风水水肿。京大戟——泻水逐饮——水饮水肿实证。茯苓——健脾利水消肿——脾虚水肿。益母草——活血利水消肿——水瘀互结水肿。桑白皮——利水消肿——水肿实证。35.收涩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分述其适应证及代表药。固表止汗药,常用于肺脾气虚的自汗证及肺肾阴虚之盗汗证,如麻黄根。敛肺涩肠药,常用于肺虚喘咳和肺肾虚喘证,亦用于大肠虚寒和脾肾虚寒所致久泻久痢,如五味子。固精缩尿止带药,常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等证,如山茱萸。36.除痹(桑寄生鸡血藤巴戟天薏苡仁蕲蛇威灵仙附子木瓜防己):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鸡血藤:舒筋活络,行血补血,用于血虚血滞致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湿,尤益于肾阳虚而风湿痹痛。薏苡仁:祛湿除痹,尤善治湿痹。蕲蛇:祛风通络,用于风湿顽痹,风寒湿痹,行痹。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通行十二经脉,善治行痹。附子:散寒止痛,尤善治寒痹痛剧者。木瓜:舒筋活络,为治湿痹筋脉拘挛的要药。防己:清热,祛风湿,尤善治热痹。37.止痛(肉桂红花白芍川弓冰片延胡索香附细辛甘草蜈蚣):肉桂——通经散寒止痛——寒凝气滞或寒凝血瘀所致的痛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疼痛等各种瘀阻证。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血虚经行腹痛,或肝气不和,胁肋腕腹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等证。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各种血瘀,气滞,风邪所致疼痛。冰片——清热止痛——热邪壅盛的各种疮疡,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疾等证。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气滞血瘀诸证。香附——疏肝调经止痛——肝郁气滞,胁痛腹痛。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头痛,牙痛,痹痛。甘草——缓急止痛——腕腹,四肢挛急疼痛。蜈蚣——通络止痛——顽固性头痛及风湿痹痛。38.止呕(生姜藿香芦根半夏吴茱萸):生姜——温胃止呕——胃寒呕吐。藿香——化湿和中止呕——湿浊呕吐。芦根——清胃止呕——胃热呕吐。半夏——降逆化痰止呕——痰饮或胃寒呕吐。吴茱萸——疏肝,温中止呕——肝郁犯胃或胃寒呕吐。39.安胎(紫苏黄芩桑寄生杜仲白术)紫苏——理气安胎——气滞胎动不安。黄岑——清热安胎——胎热不安。桑寄生——补肝肾,养血安胎——肝肾虚损或血虚之胎动不安。杜仲——补肝肾安胎——肝肾亏损,下元虚冷胎动不安。白术——补气健脾安胎——妊娠脾虚气弱,胎动不安。40.止泻(车前子莲子益智仁苦参白术木香白头翁补骨脂柯子葛根大黄金银花黄连):车前子——渗湿止泻——暑湿泄泻或湿盛的水泻。莲子——补脾止泻,又能涩肠止泻——脾虚久泻。益智仁——温脾暖肾止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苦参——清热燥湿止泻——湿热泄泻。白术——健脾燥湿止泻——脾虚湿盛泄泻。木香——行气止痛——气滞腹痛泻痢里急后重。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补骨脂——温补脾肾止泻——脾肾阳虚泄泻。诃子——收涩止泻——虚寒久泻久痢。葛根——升阳止泻——脾虚泻痢。大黄——泻下攻积——湿热痢疾初起病症。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热毒血痢。黄连——清热燥湿——湿热泻痢。41.平喘(葶苈子厚朴苏子麻黄沉香磁石地龙白果杏仁):葶苈子——泻肺平喘——痰火痰涎壅盛喘息。厚朴——消痰下气平喘——肺气不降,痰饮咳喘。苏子——降气化痰平喘——痰壅气逆之喘。麻黄——宣肺平喘——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喘。沉香——纳气平喘——肾虚肾不纳气之喘。磁石——纳气平喘——肾虚肾不纳气之喘。地龙——清热平喘——肺热喘息。白果——敛肺平喘——虚喘。杏仁——止咳平喘——多种咳喘证。42治疗咳嗽(桑叶款冬花五味子杏仁陈皮)。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肺热燥咳。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用于多种咳嗽,以寒咳多用。五味子:收敛肺气止咳,用于久咳。杏仁:宣降肺气止咳,治疗多种咳嗽。陈皮:燥湿化痰止咳,用于湿痰寒痰咳嗽。43治疗肠痈(大黄桃仁薏苡仁败酱草牡丹皮)。大黄:清热解毒,泻下活血化瘀,用治肠痈,使热毒下泄。桃仁:活血化瘀,用治肠痈,因血脉凝滞者。薏苡仁:清热排脓,用于肠痈脓已成病证。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用于肠痈脓已成者。牡丹皮: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用于肠痈因血热血瘀者。44.治水肿(麻黄桂枝猪苓附子甘遂)。麻黄:宣肺利水消肿,主治肺气壅遏,腰以上水肿。桂枝:通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行之水肿。猪苓:利水渗湿,主治水湿滞留水肿。附子:补火助阳,主治脾肾阳虚水肿。甘遂:峻下逐水,主治水饮停蓄之水肿实证。45.治水肿(麻黄黄芪益母草桑白皮)。麻黄:宣肺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茯苓:健脾利水消肿,用于脾虚水肿。黄芪:补气利水消肿,用于气虚水肿。益母草:活血利水消肿,用于水瘀互结之水肿。桑白皮: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实证。46补虚(党参当归杜仲麦冬莲子)。党参补气:用于脾肺气虚病证。当归补血:用于心肝血虚病证。杜仲补阳:用于肝肾不足病证。麦冬补阴:用于肺胃心阴不足病证。莲子补益心脾肾:用于心脾肾诸脏虚损病证。47.淋证(车前子金钱草石韦萆薢海金沙)。车前子:利尿通淋,善治热淋。金钱草:利尿通淋,善治石淋。石韦:利尿通淋,凉血止血,善治血淋涩痛。萆薢:利湿去浊,善治膏淋。海金沙:利尿通淋,用治各种淋证,尤善止尿道疼痛。48.治疗大便秘结(大黄决明子肉苁蓉当归麦冬)。大黄:泻下通便,用治热结便秘。决明子:润
本文标题:中药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8080 .html